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_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48: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简要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对策,进而提出健全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化硬环境和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加强实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对策。指出信息化是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出实现高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一般途径。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教学信息化;趋势

教学信息化是指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教师借助教学媒介(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组织起来的系统过程[1]。教学信息化的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观念、运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电子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从而拓展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求 “把教育信息化纳人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2]。近年来,教育部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不仅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2]。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校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实验室在承担大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发回来主要作用,高校实验教学与理论课教学不同,受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推行实验教学信息化有一定难度。实现和推行实验教学信息化似乎更难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理念和手段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有力支撑。为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高校优质实验资源共享、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相关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对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发展,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高校校园网覆盖和接入速度均大大提升,访问互联网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室设备价格大大降低,高校多媒体教室比例极大提高。多媒体电脑、上网本、智能平板等计算机终端形式日益多样化且价格低廉,广大师生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逐渐使移动教学成为可能。另外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精品课网络资源和优质的视频公开课。

1、实验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验教学得到了普遍重视,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概念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扩展到了经济与其他科学领域;实验教学成本大大降低;信息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实验教学。

2、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部分教师过于担心课件知识产权,不利于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不仅反映在学校之间,甚至在一个学校的不同院系之间也存在。

3、硬件建设与教学需求脱节。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中过于追求高标准,没有认真考虑教学实际需求和用途,导致硬件建设投入性价比不高。有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很少使用造成较大浪费。

4、教学管理制度制约。教师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这无疑要占用教师的时间。但课酬计算、职称评定等管理制度并未考虑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工作,这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5、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所遇到的瓶颈看,教学信息化基础虽然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同时缺乏相应的制度配套保障,从而制约了先进信息化设施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实验教学对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和时间的依赖性较强;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多局限于教材的电子化、CAI课件的制作等;实验教学模式依然陈旧,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演示实验步骤(程序)、学生按部就班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的方式。这样的实验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对策

实验教学信息化主要依靠两个因素。一是外因,即动力机制,如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育体制、资金投入、教学的信息环境和人文氛围等方面;一是内因,即执行机制,如教学资源生产的电子化(虚拟化)、传输网络化和应用的共享化以及教学过程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等。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健全实验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激励机制

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学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氛围,健全实验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激励机制。

2、加强硬环境和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教学软硬件资源必须根据专业和课程教学需求进行合理配置。硬环境的建设方面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设施、宽带网络、计算机的购进和配置。在软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首先必须组织和规范有关教师搞好各种教学资源的生产、组织、传送和利用,如开发各种软件平台、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及教学音频和视频)、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电子文献(包括图书和报刊杂志)的积累和建设。当然,软资源的建设,可以不拘泥于资源的数据量和体现的形式,但应尽量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目标的无缝结合。

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

要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成为一个重点[4]。实验教学信息化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信息技术;不仅要懂得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还要能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本专业信息化实验教学和其他相关研究;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接受信息环境给原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挑战。可见,实验技术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的任务之重。

三、教学信息化是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信息化,通俗地讲,就是以信息环境的支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革新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创新举措。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实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方式。

引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实验室整体规划、资源共享、宏观监控、管理透明的建设目标的最好载体。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能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财物方面的管理水平,缓解各种矛盾和压力,能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促进实验室的全面发展。将这一工作做好、做扎实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理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国栋, 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 [J].现代教育技术,2003(5).[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0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4] 詹福建,许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共享,促进实验室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 343-345.

高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高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姚坦 信息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将吸取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起点上实施"跨......

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金融机构发展趋势1服务机构虚拟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广泛运用,营造出一个全新的不同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而未来的金融机构将会呈现出显著的虚拟化......

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

下载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