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皇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西汉汉武帝后的皇帝”。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西永修三中 罗芳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
2、掌握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史实理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2、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思想和依据:
以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阶段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师讲解创设情境,通过启发和引导、体验和感悟,组织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当时中国从战国纷争到秦汉的统一,从汉初的弱到汉武帝的强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播及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友好交往之时,本课内容讲述的是由西汉初的弱小到汉武帝时的强大,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学好本课内容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与发扬意义重大,故它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情分析:
通过近期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学生们所获取的有关本课的知识,先前只是从祖辈传说,影视剧作品获得,这些与真实的历史有差距,需要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学生们的思维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教师利用这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多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基本教学思路:本课内容丰富,跨度大,涉及的知识多,这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自己理解体会教材。教师要起好主导作用,而不只是按教材内容重新复述。指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有关内容,秦施暴政,农民起义奋起最终推翻秦朝,从而建立汉朝,给学生指出汉朝的建立于发展都与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所在。学习本课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汉朝特别是汉武帝的书籍,观看反映汉朝大一统的影视作品,并交流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国封建社会有许多杰出的帝王,汉武帝,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中国思想文化、创办太学培养人才,大力拓展疆土,开通西域,使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多媒体展示: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是在什么背景下实现的?
(一)大一统的条件
让我们回到西汉初年看看那时的社会状况:
多媒体展示资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农民失去土地,国家闹饥荒,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皇位尊贵,反差),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1、西汉建立后的经济形势是怎样的?——荒凉,萧条,贫困。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形势?——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造成的。
(繁重的徭役迫使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沉重的赋税,使社会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你会怎么做?
(只有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经济,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
3、西汉初年统治者是怎样恢复经济的? 学生看书总结:
汉高祖和他以后的文帝、景帝都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景帝奖励耕作,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结果: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 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使得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朝实现大一统创造了条件,大一统是由谁来实现的?
汉武帝
(二)大一统的实现
展示大一统的概念: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分组探究: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1、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为什么要削弱诸侯国?
西汉初年,汉高祖为巩固统治,陆续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几十年过去了,这些诸侯国的权力膨胀,他们可以自己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举例:
阅读材料:梁王出行,引出“武帝时诸侯国仍有相当的势力,威胁中央的统治。”的认识。
汉武帝是怎样削弱诸侯国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使诸侯国越分越多,王国封地越来越小,权力也越来越分散,再也没有力量同中央对抗了,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情景设置: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思想还很活跃,对中央不利。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
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只要不是礼、御、书、数、射、乐这六种技艺之内,不是孔子传下来学问的,都把他们绝了,不要让他们发展,只留下儒家思想。)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儒家学说,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因为董仲舒将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就是说皇帝是天子,大家必须尊奉皇帝。这个思想有利于皇帝的统治。
为了推行儒学教育,汉武帝还怎么做了?
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允许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太学培养了大量统治者需要的人才,进一步巩固了儒家地位。从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讨论:你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好不好?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局限性: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
3、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小结:引导同学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用图示小结: 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为大一统奠定了物质条件,加上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促使了大一统的实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00多年之后,西汉逐步走向衰落。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三)东汉的统治。
启发并指导学生学习东汉部分然后列出大事年表。①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②东汉建立: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③光武中兴: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刘秀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④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⑤东汉瓦解: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灾荒连年,导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四)小结: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为大一统奠定了物质条件,加上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促使了大一统的实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100多年之后,西汉逐步走向衰落。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五)课堂知识巩固:练一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 诸子百家 B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D 道家和兵家 2 思考:汉朝大一统局面是如何实现的?
(六)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是锻炼能力的一个过程,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本课通过几段史料的投影,旨在使学生接触几段简单易懂的古文史料,并在我的帮助下阅读、分析且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即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学习过程中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学习,本课重在教导学生对知识点要随时质疑,经过自己思考并给出圆满的答案,另外注意对一个事物的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从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价,推而广之,在生活中我们看待一些事和一些人都可用此法,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日趋逻辑性、科学性。
总之,本课的教学在完成三维目标的同时,突出了重难点,注意了学生的学习特点,既锻炼了能力又学习了学习方法。但是有些局部教学环节有些不太适当,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汉武大帝汉武帝,大名刘彻,西汉第七任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他以赫赫武功、文彩飞扬闻名。然而与他的傲世功业相对照的,却是他的文臣武将们几乎都难得善终,而这似乎是汉武朝臣的宿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汉武大帝》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汉武大帝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陈宝国版汉武大帝经典语录:1汉武帝:你认为你真的了解朕吗?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已经发生了的,没有发生的。朕来不及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了。2.心怀怨恨者出一口怨气可以收回天下一......
读《汉武大帝》之后感2012年5月24日因为这本书太厚,所以当我看到最后的时候,前面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在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汉武帝的母亲如何遇见姚定国,然后姚定国如何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