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年少有梦优质课件”。
第一课第二节 少年有梦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2)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3)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4)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能力目标:
(1)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3.知识目标:
(1)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懂得努力就会有改变的道理。(3)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掌握梦想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探究法
四、【学情分析】告别小学,跨进中学的大门,学生步入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开启生命成长的又一段旅程。站在成长的节点上,学生思虑很多。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度的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从学生入校的实际表现来看,一方面,他们跃跃欲试,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在新集体中展现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惴惴不安,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对于那些需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的学生来讲,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因此,从生命存在的角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小学向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既要坦然面对,又要懂得这个阶段对于自己一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义的中学时代。
五、【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2.教学难点:是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有梦想我们就有希望。但是梦想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有梦想?我们怎样实现梦想?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进入“少年有梦”的学习。
师:同学们知道梦想是什么吗? 生:畅所欲言。师:梦想就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人类最天真无邪、美丽的愿望。
(二)“运用你的经验”
老师找几名同学来角色扮演。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在空白气球上。师:现在,让我们打开梦想百宝箱来倾听你那美丽的梦想吧!生:分享所写的梦想。
生1:以后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成为一个白衣天使。生2:长大以后想当一名警察,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生3:长大以后想当一名旅行家,环游世界。生4:我想当一名电子竞技选手。
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梦想是我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只要我们还有梦想就有希望。虽然我们的梦想和现实会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会不切实际,但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梦想只有是使个人受益吗?梦想能不能使他人和社会受益呢?
让我们来一起来阅读P10的“探究与分享”,看看瑞恩的梦想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什么。
生:瑞恩因为听到老师讲到,非洲的孩子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没有干净的饮水,因此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建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为非洲的人民挖井,让非洲的孩子可以喝上干净的水。
师:从瑞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个人的梦想都和个人的人身目标紧密相连,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师: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下面同学们一起来阅读相关链接,来了解我国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教师总结:国家梦与个人梦紧密相连,国家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我们个人梦的实现也必须依托国家的富强,就像现在的世界,一些地方并不太平,像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地方仍然战乱频仍,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就更加谈不上个人梦想的实现了。因此,国家梦与个人梦紧密相连,让我们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相连,创造属于你们的更加光明的未来。
(三)探究与分享
师:梦想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这其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我们要怎样实现梦想呢?
师:下面课本P11的“探究与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几种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代表性观点,下面开始分组讨论,等一下我们来叫几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只有不懈的追求梦想、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四)导入名人故事,“探究与分享”,来阅读一下莱特兄弟的故事,让我们带着问题思考。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从莱特兄弟的圆梦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生:是他们的坚持不懈和努力进取,最终使他们取得了成功。师:同学们看一下相关链接中的古诗和方法与技能部分,一起来体会一下志向的伟大力量和努力的方法。教师总结: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坚持,必须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如果莱特兄弟仅仅只是在心里有了发明飞机的念头,而不去努力落实的话,他们最终恐怕也不会发明飞机,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坚持下去的恒心和毅力,才有可能最终实现我们的梦想。
师:努力既是态度,也要讲方法,同学们通过阅读应该得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能了吧。谁能来分享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生:时间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时间;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坚持落实;学思并进;要重视相互合作。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梦想,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希望同学们自觉的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应用与实际当中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让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
七、【教学反思】(1)进展过快,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能比较有限,不能消化所学的知识。(2)部分内容在进行时由于时间限制,学生未能充分自学,需要引以为戒。
八、【教学板书】 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2)努力就有改变
一、课标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
少年有梦教学目标:1、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2、知道有梦就有希望,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二)能力目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少年有梦教学反思这是七年级教材到了之后的第二课时,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用了进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了这节课。这节课的成功之处:1、准确地把握了教材意图,设计问题贴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