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_观察走进孩子的世界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43: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观察走进孩子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而我们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让这个游戏世界得以实现和日趋完善。2009年11月天宁区开展了幼儿创游活动展评,旨在将幼儿的游戏活动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层面都做一次提升。非常有幸能跟随胡敏主任参加评委工作,由此换了一个角度,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短短的四天半时间里,我们走遍了22所幼儿园,每一所幼儿园不同的园所特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每一所幼儿园组织的游戏情境,不仅呈现出园所游戏经验的积累,更体现出大家对创游的独特见解。本次游戏种类大致有:角色游戏10所,建构游戏7所,表演游戏5所,其中有的内容略有侧重,有的内容体现出各元素的综合。应该来说本次创游活动,每一个园所都是在经过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创游定位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的,幼儿的游戏水平虽有差异,但整体呈现出来的游戏基础还是比较扎实。即使是小班孩子也体现出出人意料的交往能力和角色意识。精彩纷呈的游戏犹如一顿丰富的大餐,让我在学习之余对创造性游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本次游戏展评所透出游戏信息,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有创意的教师才有创意的孩子——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有创意的老师才有创意的孩子”,这是我在此次活动中最大的感受。也许是游戏的原因,我们一直提倡进行退位指导和隐性指导,但有的教师对此种方法掌握有误,在游戏中显得无所事事,不过也有教师显得游刃有余。而往往一个游戏玩不玩的开来,有没有将游戏的价值进行提升,教师的引导作用犹如画龙中的点睛,起着关键的作用。

1、开始部分的引导。本次游戏中我觉得有的老师做的非常到位,他们有的用游戏的方式直接将孩子带入角色情境如:《停车场》游戏、《新羊村》游戏;有的会用游戏中角色身份开门见山的进入游戏情境,如:混龄游戏《娃娃游北京》中导游(教师);有的教师会用问题的语言引导孩子进入游戏:如《贝贝秀》中的猫妈妈的来信„„引导语简短精炼切入重点,而将大部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给孩子自由发挥。而有的教师则走入一种模式:总结上次活动、揭示本次活动、交代注意事项、讨论活动玩法、规则、角色分配。往往教师说的非常起劲,孩子早就跃跃欲试或者等的不耐烦了。从这个模式中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孩子游戏能力的怀疑。孩子的群体游戏从他入园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游戏基本的规则应该都是约定俗成,教师就不必要面面俱到。那么如何把握引导的尺度?从观察中我发现:孩子能力、游戏重点、难点不同,引导部分的侧重点就会不同。而孩子的兴趣点决定教师引导方式。引导语部分教师引导的好,会影响整个游戏的进程。

2、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1)观察者:游戏中的孩子创意随处闪现,游戏中的孩子状态千变万化,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注意游戏中突发情况、关注游离在游戏外的孩子、观察教师游戏预设目标在幼儿游戏中的体现„„本次很多游戏都采用了照片记录的方式将教师的观察记录下来,便于随时调整。如《游北京》、《我爱我家》等这是一个方式。但最常用的还是要依靠教师适时实地的观察和及时解决问题。如:《白雪公主》搭建中孩子出现争抢现象和搭建物体色彩搭配的问题,教师非常敏锐的发现了,就可以在过程中及时解决。

(2)协助者:当有了教师观察做基础,教师要做的就是协助孩子。

协助孩子提升游戏价值。游戏《贝贝秀》中教师一直是孩子服装创意的协助者,也许有些孩子的技能仅仅是随意的剪、贴,当教师引导孩子有序的黏贴、有目的的剪,那么孩子服装成品就会是意想不到的“作品”。《我眼中的恐龙园》也许孩子搭建的只是非常随意的几朵花、几只恐龙、几座建筑,但在老师的规划下就成了错落有致的恐龙园。

协助游戏情节的推动。幼儿游戏不是教师计划中的演出,我们在幼儿游戏过程会发现,每一次幼儿的游戏都会有新的东西增加或兴趣点的转移,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推动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在我园的《游北京》游戏中最初只提供了几个经典景点的游戏,但在“游”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会自己假想的进行拍照、会将食品街的食物拿在手上边吃边玩,那么教师就及时的提供照相机、野餐垫子、篮子,又新增加了景点摄影新游戏,协助孩子开展拍照、野餐、摄影社游戏。围绕着“游“北京,不断顺应孩子的兴趣点,游戏中孩子始终有事可做、有物可玩。《停车场》游戏,孩子的基础是搭建平面的停车场,如何将平面的建筑引导到搭建立体建筑,教师的游戏过程引导非常自然和机智。让每位孩子的汽车开进停车场,幼儿发现汽车在平面停车场停不了,转而自发的讨论搭建立体停车场。教师的引导自然的推动了幼儿游戏向更高层次发展。

3、游戏评价中的指导

游戏评价在我们本园的研讨活动中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评价既要解决本次游戏中问题,又要提升各方面价值,还要体现今后游戏的延伸。本次活动中很多幼儿园的评价方式值得借鉴。如用照片记录、过程录像、评选、作品(服装)展示等等。自然而又突出重点。不过也存在一些泛泛而谈的评价:今天的游戏开心不开心?(孩子的回答总是:开心)。我们今天的游戏你发现问题没有?(孩子在游戏中,他怎么会发现问题?)„„ 对于游戏结束时的评价,要做到有效,最主要的要把握好评价重点,这和你的预设目标紧密联系同时又是建立在游戏适时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二、材料是游戏的支撑——多元化合理化的投放材料是游戏的基础 开展创造性游戏,材料提供是整个游戏开展的支撑,材料提供的恰当,幼儿游戏的质量相对就高,成就感强。如:《家乡的路》,游戏虽然偏离了路的主题,但是幼儿搭建的成品质量较高,这在于教师提供的彩色插塑无论在色彩还是构建方式上都非常适合搭建建筑物。反之则会使游戏在某一个环节和层次上停留。怎样的材料才是适合孩子或如何提供给幼儿适合的材料呢?

本次展评中也有很好的做法。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当的材料。《我眼中的恐龙园》是中班幼儿,提供的就是多种小型插塑。《白雪公主》是大班的孩子就提供大型插塑和多种几何形木块。不管从手部肌肉发育和认知、能力方面都照顾到孩子的年龄特点。

2、了解孩子的能力提供有挑战性可操作性的材料。孩子的能力是长久积累的,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活动了解孩子的能力,再通过游戏来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去依靠一次游戏去发掘孩子的能力。我园的王府井美食一条街,是在幼儿平时蒙氏区域活动中制作过饺子、面条、糖葫芦的基础上开展的,在材料准备柜中,我们投放了制作原料,幼儿可根据经验进行选择。如果放到其他没有基础幼儿园就比较难开展。开汽车游戏本来对于大班和小班孩子来说都比较熟悉,如果材料仅仅是一个方向盘或者就一节车厢,幼儿兴趣就不大,我们就在车厢设计上给于挑战性。游览车设计的是4节,要能很好的开动出来,幼儿必须是四人合作,另外还必须兼顾小年龄孩子的位置,游戏中幼儿玩的饶有兴趣。

3、材料的巧思。材料的投放应该是推动游戏发展,而不能成为游戏的阻碍。这就需要教师巧思,攻克难点。《快乐游常州》中剧场,给幼儿投放了做成盒子形状的活动大书,幼儿可以参照图片进行讲述,观众可以边看画面边听,教师的设计将比较难开展的环节变成孩子平时的看图讲述,非常适合幼儿的能力,获得了幼儿的喜爱,改变了平常剧场比较冷清场景。

三、真正以孩子的角度提供游戏平台——游戏的主动性掌握在孩子的手中 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真正的将游戏还给孩子,但是往往我们还是摆脱不了对游戏的高操控。我们希望游戏是有序的,因此我们生硬的走游戏环节;我们希望游戏是热闹的,我们排练某些游戏场景„„然而要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游戏,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时的教师就如同是仆人,提供给孩子他所需要的材料,至于他选还是不选主动权在他手中;这时的教师是孩子头,领头玩一个新玩法,至于他跟不跟主动权在他手中。

将主动权还给孩子,就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考量游戏的内容的选择、游戏的玩法、评价,而所有的设置和选择都必须建立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这才不会发生我们认为有趣的游戏,幼儿无动于衷;我们创设的高雅情境,幼儿无所适从;我们提供的丰富材料,幼儿无从下手„„

四、关于表演游戏的探讨

本次展评中开展表演游戏的有5所幼儿园,大家对游戏的设置各有精彩之处,《梦幻舞台》装扮环节幼儿兴趣浓厚,特别是几个男孩子,对自己的装扮角色非常投入。《我为祖国来献礼》中幼儿对表演环节跃跃欲试。但亦有可商讨之处,我想摘录我园许雅聆老师对于表演游戏指导感悟,来探讨表演游戏教师的角色和组织形式等等方面问题。她组织的表演游戏内容是儿童表演剧。表演游戏《小红帽》

年龄段:中班 游戏设计背景:

我们班平时开展的创造游戏大多是“医院、餐厅、点心店”等角色游戏,孩子们玩得多了,也不是很乐意玩了。但是偶然我和华老师发现孩子们对小朋友带来的碟片上的童话故事很感兴趣,特别乐意模仿其中人物的语言。当我们从媒体上了解到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一些著名的戏剧都纳入表演课程,特别是在美国从幼儿园的教育到中学,对表演教育给予了原则性和具体的说明指导。它们认为:表演教育应该从儿童开始。戏剧不仅作为艺术学习的对象,更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技能。作为人类形象化和掩饰化世界的戏剧艺术,是儿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

在本次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我们通过前期学习知道:创造性游戏涵盖了幼儿的:表演、建构、模拟现实生活等内容。因此,针对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听、讲故事、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的情况,所以我和华老师想带领孩子们尝试一下在本次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开展戏剧表演性质的游戏。

游戏的选材背景的准备

我们首先根据我班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了表演的故事内容。中班幼儿的表达和交往能力较小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提高,表演游戏中的人物的形象应更丰富和形象。教师应选择情节简单生动,角色个性鲜明,对话明确简短的文艺作品作为表演游戏的剧本。

在众多的经典的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中,我和华老师就选取了《小红帽》、《狼和七只小羊》进行故事表演。因为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其中的人物形象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同时他们的外部形像打扮起来容易些,我们需要制作一些花草、树木、屋子等背景材料。为了提高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我们还请孩子们带些家里的丝巾、红帽子、手枪、猎人的帽子、玩具眼镜等简单物品到教室里来。

开展游戏的目标

1、在对经典文学《小红帽》《狼和七只小羊》熟悉、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幼儿表达文学作品的能力。

2、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来展现所要表现的内容。提供给幼儿表演的机会,使得幼儿通过个人扮演角色,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行为模式。

游戏的准备

接下来要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文艺作品《小红帽》和《狼和七只小羊》。只有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表演。我们通过口头讲故事给幼儿听,给幼儿看录像,使幼儿熟悉故事。可给幼儿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当幼儿对故事熟悉到一定的程度,能把故事中的对话表述出来时,就开始组织表演游戏了。

游戏的开展

------角色的确定

在最初的游戏中,我们先组织孩子认识角色、确定表演的角色。让孩子们根据我们大家准备的道具和装饰材料打扮自己。例如:小红帽就戴一顶红色的帽子、肩上背一只书包。外婆戴一副只有边框的眼镜,头上扎一条丝巾。妈妈戴一顶碎花帽子,腰上围一条布。老狼头上戴一个头饰。猎人就带一顶帽子、手里拿一把枪。

------需要老师带领和指挥

在刚开始的几遍游戏中,孩子们往往是需要老师提醒。前一个人说完,后面一个角色的小朋友不知道立马跟上去说,只有老师提醒比方说“该你说了”,“赶快说萨”后一个角色的小朋友才知道说自己角色的对白。而且有时老师一不注意另外没事干的几个角色,他们往往会开小差,自己玩自己的不会看你们在干什么。

游戏的继续进行

说实话按平时游戏过了就过了,但是这次园要开展创造游戏的评比活动,我们为这个游戏准备了很多,特别是背景的制作和人物形象的设计。所以我和华老师决定把这个的游戏继续进行下去。为了让孩子记住角色的对白,我不断分析故事人物中形象,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动作的方式让担任角色的小朋友记住自己对白。

游戏的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像何润元、朱秦天不仅能记住每个角色的语言,而且能很清楚每个角色的出场时间,有了他们的就不需要老师的“指挥“了。所以我和孩子们商量是否增加一个”导演“的角色。为了让导演更吸引力我把家里的点读笔带来,让导演提醒演员表演。孩子们在导演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心地表演着。

游戏的尴尬进行

在正式有客人老师来听时,在我们这些大人的眼里个表演游戏显的有些不尽人意,但是我发现孩子们玩的却很开心。

感悟一

这次游戏,虽然在我们成人的眼里也许不那么成功,看上去可能有点“乱糟糟”的。但是不知各位老师你们是否注意过欧美先进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看起来似乎都是“乱乱的“。其实这只是教育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过程,它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没有‘乱‘过程,又怎么会有成功的教育呢?

感悟二

其实这次表演游戏,我完全可以让这次活动看起来井井有条。我想进行一次传统意义上的表演,依我这几年来排练节目的经验,没有人会表示怀疑,但这是我们这次活动开展的宗旨吗?在《新纲要》实施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用十几年前的游戏模式来展现的活动吗?

感悟三

因此我借这次创造性游戏的机会。作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游戏前,我就预感到这次游戏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孩子们要非常熟悉故事里角色的对白,并表演出来。这对于每一个中班拿的孩子来说,都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其次,游戏中道具、服装的准备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具体到每个角色的出场,角色之间的协调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表演的效果,而我又不想过多地禁锢孩子们的想法。

感悟四

孩子们演一个他们想演的故事,动的重点,不是“表演”,不是为了让观看的人的满意。而是“演”,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我”的加值。从游戏开展的效果。基本达成了我预期的目标,小朋友比较顺利地表演完了故事。但是,受他们年龄特点的限制,缺乏表演能力,协调能力差。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他们表演的热情。

感悟五

让我认识到,游戏活动的“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孩子们“乱”了之后。老师也“乱”了。孩子们的“乱”在若干次游戏后肯定会有改观。但教师观念中“怕乱”的情绪却将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当然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游戏,仅仅是组织表演游戏的另一个思路,但是许老师让我感受到她很好的把握住了表演游戏的侧重点,不是表演而是“演”,要在游戏中让孩子们“主动”的动起来。

其实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我们会体验到不一样的教育心态,我们会感受到游戏“乱”中蕴含的成长,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当我真正走入孩子的游戏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发起游戏的起始,发掘游戏的过程、体验游戏的成功,我们会感受到游戏在孩子生活中的价值。我想本次展评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等奖、二等奖,而更多是对游戏活动的理性思考和实践层面的提升。

再次感谢胡敏主任给我这次学习和感悟的机会。

走进孩子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世界——参加幼儿园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一、让孩子在数学中玩 在五大领域中,数学活动在幼儿园是最难开展的。数学活动的要领是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认知,学会思维。幼......

走进孩子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世界——参加幼儿园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转)文章来源:垦利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文章作者:耿金铃此次在泰安举行的幼儿园研讨会即优质课观摩交流会进行了3天,3天中精彩的优......

让孩子走进阅读世界

让孩子走进阅读世界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一个人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能使我们吸......

走进孩子的世界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走进孩子的世界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日本育儿专家 鸟居昭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第一章 给母亲的绘画入门讲座——请先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绘画的态度1、是否要“听”孩子的画?孩子的画与成人的画不一样,孩子用画......

下载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