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第五届优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6_银川市优质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31: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银川市第五届优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银川市优质课”。

银川市第五届优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

回乡风情

律动塞上

———教师指导方案

兴庆区第十六小学

马海瑾

【活动背景及意义】: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全国回族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有着中国“穆斯林省”的美誉。回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的习俗文化,绚丽多姿,独具特色。可是生活在城里的小学生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对回族的文化知之甚少。给学生创造一个了解回族文化的空间, 通过走进回族,探寻回族风情的研究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知家乡、爱家乡,弘扬家乡文化。并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主题】回乡风情,塞上律动

【活动课型】研究性学习

【实施年级】五年级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了解回族的乐器、回族的建筑、回族的经字画、回族的服饰的特点。并学会从搜集的资料中提出问题,并能从问题中确定主题。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分工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我参与能行的自信心。

【教法学法】

教法: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担当的任务是穿针引线,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法:以小组活动方式为主,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观察发现、动手实践、劳动体验、设计制作等活动方式学习。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回族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拜访传人、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搜集整理资料。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依据学情,发现问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在这片沃土上,生活着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回族。【课件出示】对于这个民族,同学们有哪些了解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梳理,引导学生从服饰、建筑、音乐、书法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2、明确主题

回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这个我们熟悉的民族,感受它的民族特色。【出示活动主题】

3、制定活动方案,组建团队

学生们从电视、网络、书籍等信息渠道积极主动的查找、搜集、筛选资料发现:泥哇呜是回族一种边棱性乐器,回族的书法被称为经字画,回族的建筑以清真寺为代表,回回帽、坎肩是回族服饰的特点。通过以上准备,学生们明确了调查研究的内容,我又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哪些是让你们最感兴趣的?你们准备成立什么实践活动小组,尝试什么形式的制作体验呢?前期准备哪些材料?

课题提出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最想探究的问题自行找合作伙伴,组成研究小组。小组内民主选举出信任的领导组长,给小组冠名,设定小组口号,进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

第一小组:回族书法

第二小组:回族乐器

第三小组:回族建筑

第四小组:回族服饰

4、师生共同制定实践活动计划 成立活动小组以后,由小组长负责,根据本小组的活动重点,讨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填写各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卡。

附:“回乡风情

律动塞上”综合实践活动

“回乡风情 小组名称 小组口号 成员分工 准备材料

活 动 具 律动塞上”综合实践活动

体 措 施

小 组 活 动 计 划 卡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实地参观,长见识

学生走进回乡文化园,纳家户清真大寺,通过解说员、阿訇的解说了解回族的建筑、回族书法等相关知识。

2、查阅资料,理思路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进一步了解回族乐器泥哇呜、回族经字画、回族建筑、回族服饰的相关知识。

3、拜访承人,学本领

①回族乐器组通过拜访泥哇呜的传人杨达吾德,了解泥哇呜的制作过程,学习了三种泥哇呜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泥揉成圆柱形左手握住泥,右手拇指从圆柱顶部的中间往四周按压,尽量把里面压平。然后用拇指把口按压合起来,修成牛头状,待泥稍干些,用铅笔在牛头上打孔。最后在上面雕刻花纹进行装饰。

扁豆哇制作:取两块大小相同的黄胶泥,制作成碗状,然后将两块碗装的泥合成一个扁圆形,用手将边缘修整齐。待泥稍干些,用铅笔根据握手的位置打孔,装饰。

牛角蛙制作:把黄胶泥揉成圆柱形,将一头搓成牛角状,然后把另外一头中右手拇指按压成空心状,最后取一块泥,用手掌压成饼状,把口封住,修整齐后,待泥稍干些打孔装饰。

②回族经字画组,通过回族书法传承人刘雪荣阿訇的指导,认识了阿拉伯文的28个的字母,学习了经字画用笔的制作方法。在阿訇的指导下尝试着进行简单的阿拉伯用语书写练习。

4、收集材料,做准备

各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收集能利用的的各种材料。

回族乐器:寻找黄胶泥 回族书法:硬卡片、木板、条绒布等有机理的布料。

回族建筑:瓶子、盒子、卡纸、及时贴、吸管等可利用的材料。

回族服饰:浴帘、一次性桌布、月饼盒、绳子、布袋等材料。

小组名称小组口号成员分工准备材料活动过程时间

5、特邀老师,解难题

建筑组的学生邀请学校美术组老师为他们的辅导教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废旧瓶子、纸盒造型的优势,节旧利废。从多种瓶子里精选出芬达,康师傅果汁两种瓶子,利用瓶身的特点,用及时贴剪成穹顶形状,做成门和窗,经过一番装饰邦克楼制作完成。用鞋盒制作大殿,用卡纸制作外部装饰。

服装组的学生也邀请了学生的美术教师为他们“指点迷津”,攻克难题。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成了他们创作的回族服饰的主角。浴帘、一次性桌布摇身一变成了回族姑娘头上的纱巾。废旧的布袋经过制作变成了回族小伙的帽子。还有生活中月饼盒上的图案,成了他们装饰的“宝贝”。

地点 具体内容

6、填写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记录卡

回乡风情

律动塞上”综合实践活动

小 组 活 动 记 录 卡

第三阶段

活动交流展示阶段

1、各小组汇报制作方法,展示成果

①回族建筑小组用他们制作的清真寺大殿和邦克楼打造了回族特色的舞台,并展示回族清真寺模型。

②回族经字画小组用他们制作的经字画为舞台装饰。

③回族服饰小组用他们制换装打造靓丽

作的服装为乐器组的同学们

舞台服饰。

④回族乐器小组穿着服饰小组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服装,带着他们亲手制作的泥哇呜上台表演

2、自我评价与感受

引导学生从参与态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总结

附:“回乡风情

律动塞上”综合实践活动

小组活动评价卡

参与态度 合作意识 社会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自评

小组评

家长评

教师评

3、教师总结

二、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管齐下有效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的知识、兴趣和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本次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获取知识。在走进回乡文化园实践体验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与回族文化传承人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在实施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自我建构,与他人优势互补。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到回族独特的风情,升华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交能力。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点,就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学的主动,学的快乐。

展示交流课时教案

一、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 幻灯片播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的图片

同学们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与收获。看、建筑组的同学用他们灵巧的双手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漂亮的回族舞台。瞧!书法组的同学们正用他们练就的经字画为我们的舞台“画龙点睛”呢。哇!服饰小组的同学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的小选手设计了一套套靓丽的回族服装。听!乐器组的同学们正用他们制作的乐器为我们诉说一段悠久的回族历史。

二、分小组汇报展示

1、请各组介绍制作过程

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一双小手创造了神奇的一切,让我听听他们是怎样创造奇迹的2、各小组汇报:

回族乐器:泥哇呜,回族边棱气乐器,又称泥萧、泥娃娃、泥牛埙,是埙的一种。2005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哇呜形状有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等各种各样的,因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流行于宁夏海原县一带。

我们小组用杨达吾德师傅教授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反复的揣摩,终于制作出能吹的响的牛角哇、牛头哇、扁豆哇。

回族书法:回族书法是用中国书法形式书写的阿拉伯文被称为经字画,它吸收了汉文的书法特点和表现方式,变化精妙深受回族人们的喜爱。在清真寺的殿堂门楣上火回族人家的屋里都会看到张贴或悬挂的醒目的阿拉伯书法作品。回族书法的书写与组编极为丰富多彩,在装饰形式上常以汉字书法常用的中堂、横幅、匾额、对联等形式表现。阿拉伯书法作品,内容都是《古兰经》和圣训中的警句、格言。阿拉伯文由28个辅音字母组成,书写时从右往左。阿拉伯文书法用的笔是不毛笔,都是硬笔,一般都是书写者就地取材。我们小组一部分同学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书法用笔,一部分同学按照阿訇的指导学习阿拉伯文的书写。

回族建筑: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回族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清真寺一般由壁照、邦克楼、大殿、沐浴室等部分组成。

(一)清真寺的风格分为:

1、中国传统式清真大寺

中国传统风格的清真大寺建筑,其格局以四合院为主,院落之间形成一组完整的布局,每一进院落有它独具功能和艺术特色。如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宁夏纳家户清真大寺、灵武的怀恩清真大寺

2、阿拉伯式清真大寺

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礼拜大殿的顶部建有一组浑厚饱满的穹顶,以绿色为主,也有黄色、白色。一般中间有一巨大的穹顶,四角设置四个较小的穹顶,顶上有不锈钢球和一轮弯月。比较著名的有南关清真大寺、回乡文化园清真大寺。

3、中阿风格的清真大寺

主要融合了中国传统式清真大寺和阿拉伯式清真大寺的建筑风格与一体,在突出宗教氛围的同时,又注重经济实用的中小清真寺。如银川西关清真大寺、灵武台子清真大寺。

(二)清真寺装饰颜色及寓意 清真寺建筑中一般以绿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见长。红色,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伊斯兰建筑是很少见的,但在宁夏回族形成了当地清真寺建筑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显示了宁夏回族穆斯林对红色的强烈包容。

(三)装饰纹样

建筑装饰纹样在题材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有几何纹样、植物纹样、阿拉伯纹样三大类。

我们小组发扬节旧利废,环保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利用薯片盒、芬达水瓶制作邦克楼,抓住回族建筑特点穹顶制作门窗,并利用回族喜欢的绿色、金色实践创作。

回族服饰:回族服饰是回族宗教信仰、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也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回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坎肩、戴斯达尔、准白、礼拜帽、盖头等。

回族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看有无檐小白帽、小黑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俗称缠头。因地区不同还有五角帽、六角帽等。回族男女都喜欢穿坎肩。回族妇女衣着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一般少女戴绿色的,镶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上了年纪的老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回族妇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看上去清新、秀丽、俊美。

我们小组根据回族服饰的特点,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如用浴帘做女式头巾,用月饼盒上的花卉图案做装饰,用布袋制作男式回回帽。经过我们大胆设计与制作,一件件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现代回族服饰完成了。

3、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

三、评价及教师总结

1、各小组展开评价,并评出最佳“实践小能手”。

2、教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3、教师总结。

山水钟灵秀,民间多风情。勤劳的回族人民用他们多姿多彩的文化,记录着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同学们用我们灵巧的双手,集体的智慧,创作了我们眼里最美的回乡风情。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积极动手动脑,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更美明天。

银川市第五届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活动7

银川市第五届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也来加入光盘行动》教师指导方案 兴庆区第六小学党莉指导教师:王吟雪一、活动准备阶段(一)发现问题 在家或外出就餐时,人们有多......

贵州省第五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

贵州省第五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生命启程》主题实践活动指导方案教师:王万智学校: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小学适用年级:六年级一、设计意图:说到成长,我们想到的是孩子呱呱落地到......

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活动学习反思

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活动反思5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县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活动,受益匪浅,作为年轻老师,让我更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

观贵州省第五届综合实践优质课比赛心得体会

观贵州省第五届综合实践优质课比赛心得体会——鱼塘中心小学玉定鸳通过这次参加贵州省举行的第五届综合实践优质课比赛观摩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说......

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评比交流活动有感

百花齐放 满载而归——暨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评比交流活动有感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王妙珍2014年9月15—19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

下载银川市第五届优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6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川市第五届优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