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建国60周年的征文”。
小时候,观看蚂蚁搬家,很有趣昧。想不到参加工作后,自己也曾搬过几次家。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从此地走向彼地。”这是哲学家海德尔说过的话,就我一生劳碌奔波而言,随着工作环境、住宿条件的变迁,搬家几次,一次比一次更有诗意,一次比一次更感幸福。
回眸*年代,因工作需要第一次搬家,请家乡的一位兄弟帮忙,把
家里结婚不久的大床连同全部家当,用一辆自行车拖着后面的木板车,走乡间小道,过长石板桥,连拖带拉,车到单位指定的15平方米宿舍里,一床一台两凳总算是把家安顿下来,结束“牛郎织女”的分居生活。
几年后,女儿长到5岁,我夫妻俩又调返家乡,单位按排一间一厅一房30平方米的房子,木箱台凳、油盐柴米载满一辆手扶拖拉机搬家,天真的女儿挥着小手笑:“搭哒哒车返乡啦!”我们也算“衣锦还乡”。
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单位还鼓励员工自建房屋,采取扶持政策,建房者经申请批准可廉价配售一定数量的钢筋水泥。儿子入学读书那年,我们倾其全部积蓄,筹建自己的安乐窝,一家四口终于住进了自建的新居,儿女都有自己的房间。家从公产房搬出来时,得几位同事的帮忙,用1.5吨的工具车来往搬家半天,又摆设安置半天,深感舒服妥当,从此,安居乐业20年。
后来,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年轻人创业去了,留下两老到退休,逐渐发现自建的房子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发展,珠三角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邻居先后迁住到新城区,把原建的房屋变成出租屋,附近又新建了几座员工楼。儿媳从省城回乡劝说我们去广州住,我们舍不得乡情和友情;女儿返娘家时建议我们重新装修房子安享晚年。
经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后,我们选择了交通方便、环境优雅,靠近中心城区文化广场的家乐居住宅小区,购买了二楼一套一厅三房的商品房,稍加装修,元旦前乔迁新居过新年。这回搬家,我们电请了新城区“人人搬屋公司”帮助,讲好380元费用包干,那天,派来6个大汉,一辆5米长大货车,从旧屋搬到新楼房,用不到半天就搬妥。一些残旧、劣陋的家具不带走,伴随我多年的几箱书籍,包括《红楼梦》、《世界简史》、《中国近代简史》、《古文观止》、《四库全书精华》等珍品,以及登载过我文章的有关报刊,则随我而行。这些书籍,可堂以皇之摆上书架,感受状元论文叙“架上有书随我读”之意境神韵。
如今,我俩老算是享清福了。每天清早起来,步行到文化广场融入老人的晨练队伍中耍乐,再往酒楼叹早茶至九点,然后老伴一帮人去附近超市选购物品,我则往图书馆或电脑中心寻觅爱好。中午返家,一个手巧制作美食,一个摆弄花草龟鱼。儿孙们节假日回来,滔滔不绝诉说省城里的新闻趣事,我们与他们谈古论今,共叙天伦之乐。昔日,“阶级斗争”的年代,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有如此幸福的晚年。
我曾引领草鞋时尚小时候穿过很多的草鞋,都是父亲为我精心制作的。在解放初期,我这个农村的穷孩子,要想穿上一双布鞋子,实属不易。因为鞋面布要花钱买,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里有钱买......
60年婚变自有制度开始,婚姻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大概很难有什么问题像婚姻问题这样,让人们保持如此经久不衰的兴趣和持久争论的热情。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或......
黑白电视变液晶年轻时喜欢时尚,只要是喜欢的都追。我初次看电视,还是在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为了观看追悼会的实况,厂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我就想,攒起钱来先买电视机。80年代......
最近,笔者和孙女饶有兴致地游览了乌巾荡公园。一进公园大门,屹立在公园大道东端土坡上的无坝碑跃入眼帘。无坝碑高15.4米,象征着**154万人民兴修水利的丰碑。底盘莲花状,标明了1......
(一)受欺受压受煎熬,盼得东方亮了天。百万雄师跨天堑,投身革命启荣篇。(二)火红年代炼真金,斗志昂扬洒激情。请战西征不避险,一枪热血为人民。(三)军行沙市缝开国,庆祝欢声动地狂。亿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