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复习资料一”。
大学语文重点
一 填空题
1、在大同思想中贯穿着一个道德递衰的史观,《礼记》是战国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大同》流露出对人类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爱之情
2、《七月》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3、《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乡土本色》是费孝通的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的第一篇,具有总领全书的意味。
5、《乡土本色》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伤势》写于1925年10月,是鲁迅惟一的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7、《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8、《牡丹亭》表现了剧作家汤显祖至真、至情、至美的人生与艺术追求。
9、《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五千言。
10、《陶然亭的雪》选自《俞平伯全集》。
11、俞平伯:浙江德清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家。著有《【红楼梦】研究》、《杂拌儿》、《燕知草》等。
12、《陶然亭的雪》表达出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感情。
13、《命若琴弦》表现了师徒两代人的盲目和孤独,是人在宇宙中困境的体现,他们的顽强求生,则投射着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
14、《命若琴弦》很巧妙地将哲学思考与故事叙述相结合,在平静的叙述下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15、史怀译对“敬畏生命”这一理念从伦理角度作了充分的发挥。《敬畏生命》认为自然对生命的过错在于制造了残忍的利己主义,但是生物并没有珍惜爱和帮助。
16、朱自清先生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最重要的理论”。
17、中国艺术精神的发展是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18、七言律诗至唐代杜甫始臻于精美完善。
19、《秋兴八首》体现了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为杜甫晚年“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诗学主张的完美体现,艺术上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界。20、杜甫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沉郁顿挫。
21、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由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
22、“以文为词”是辛弃疾词的突出特点,其中用典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23、《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集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儿编成的一本书。
24、蔡元培所概括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学术精神的坚守。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老子的《老子》五章中的《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的善,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自己的功劳,他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因此最接近大道.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老子的《老子》五章中的《有物混成》。意思是: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老子的《老子》五章中的《道可道》。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恒常的,可以用名去称谓,就不是恒常的名称。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论语》十二章。意思是:学习《诗经》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世事,可以使人们合群,可以学会如何抒发悲怨。
5、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意思是:春啊,你停下脚步,别走啊!但是春还是悄悄地溜走了。想召唤它归来,又听说春草铺到了遥远的天边,遮断了春的归路,春是回不来了。
6、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意思是:珍惜春光的我总怕花儿开得太早,何况眼前飘落红花无数。
7、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意思是: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没见杨玉环和赵飞燕后来不是都死于非命吗?
8、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10、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烛光半笼于翡翠与金丝的烛惟之中,光焰 黯淡而柔和;由麝香熏过的芙蓉帐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给华丽的景物蒙上了一层 朦胧色彩,具有一种虚幻的美。
11、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用了“长门事”、“玉环”、“飞燕”三个典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在对南宋朝廷的讽喻中有机结合起来,由“娥眉见妒”的感慨串联起来,以古托今,表达了个人仕途失意的怨恨和对当局昏庸的愤懑。
5、柳永词《八声甘州》的下片是怎样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望远思归之情的?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6、冯延巳的《鹊踏枝》是怎样表现出岁月的流逝的?在岁月的流逝中词人又是怎样表现心中的愁苦的?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旧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由“花前”到“青芜”、“堤上柳”,由“病酒”到“独立小桥”、“平林新月”,以景物描写的不断转移和词人行动路线的不断移动的双重线索表现时光流逝。词人心中的愁思在景物的描写和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增强,是词人内心的感情外化到自然景物上,同时由景物的观赏又增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
五、作品鉴赏
1、古代作品:欧阳修:《蝶恋花》 晏几道:《思远人》
王安石:《桂枝香》 苏轼:《定**》
秦观:《踏莎行》 范仲淹:《渔家傲》
2、现代作品:汪静之:《蕙的风》 舒婷:《双桅船》
郑敏:《金黄的稻束》 席慕容:《禅意》
徐志摩:《偶然》 沈尹默:《月夜》 戴望舒:《寻梦者》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班级 姓名一、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i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2.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ãng)地进行各种尝试。3.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班级 姓名一、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
三、小小美文家。(调动平时积累,完成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2、孔子有关复习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