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_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24: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

题目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

姓名与学号 邹洵 3100100989

指导教师

陈向集老师

年级与专业 科技与创意设计实验班1004

所在学院

求是学院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是西方音乐的两个杰出的代表。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我们先从西方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说起。

一、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

西方艺术史上的古典时代大概处在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期,而古典音乐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古典”,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一直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但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的发现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新发掘出来的古希腊和南部意大利的神庙展现了一幅简朴、宏伟、宁静、有力、优雅的画面。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将它们称为“古典”并作为他们这一时代的典范,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紧随这一观念,于是大批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主题的作品诞生了。而在音乐领域,“古典”一词的意旨则显得有些暧昧不明。一般来说,古典乐派推重清晰、和谐、统一与平衡,他们的作品抛开了巴洛克时期错综繁琐的复调音乐,而更多地使用摒弃花饰的旋律与和声。

古典乐派的时代随着贝多芬的谢世宣告结束,音乐的发展进入了浪漫主义时代。“浪漫”一词源远流长。它源自古老的“浪漫曲”(在中世纪由吟唱诗人传唱的骑士传奇),人们用它来表示那类能激发情感,充满想象的作品。早在1666年,日志作家塞缪尔·佩皮斯面对一座城堡,就叹赏道“世界上最浪漫的莫过于此”。这个词具有宽泛灵活的涵义,到了十八世纪晚期,一群德国作家拿来为己所用。他们在“浪漫”与“古典”文学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这一特定的划分很快蔓延到艺术的其他分支。如果说古典主义是理性的话,那么浪漫主义就是激情。浪漫主义时期,激情压倒了理性。人们渴望无拘无束地表达权力,弃置克制压抑的陈规,奔放的想象翱翔至近乎神明的高度。浪漫主义运动解脱了对艺术家们的束缚,给予他们更多的控制权,堪称艺术上的“独立宣言”。

二、价值取向与选材

古典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古典”的历史事件、神话、宗教以及哲学思想对古典作品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歌剧的剧本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实、神话及英雄人物。古典主义美化生活,从理想的高度观察生活,给生活以永恒。它放弃自己所有过去和未来的权益,摒弃所有不安的渴望,以便能够生活在无始无终的现在。古典主义的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心健康,举止堂正,风度优雅;人意识到自身的内心和谐,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海这一点在海顿的音乐中体现无遗。海顿共创作62首奏鸣曲,其乐观、坦然的性格使他的音乐洋溢着质朴、典雅、轻松的情趣。每首作品里都包含了对音乐的热爱,对人生、世界、自然所持的豁达态度。海顿的奏鸣曲继承了巴洛克的遗风,表现出特有的中庸平和之美。在他的作品中,听不到复杂的对位式织体,也没有倾诉般的个人情怀的流露,而是处处荡漾着富有朝气、淳朴快乐的生命情绪。

而浪漫乐派的价值观念和古典乐派相去甚远,他们的美学对死亡和恐怖有特别的嗜好,疯狂、惊悚、超自然都是司空见惯的主题。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1830)中,作曲家想再现由吸食鸦片引起的一系列幻象。这些幻象逐步蛊惑心智,高潮是巫婆精怪的狂欢魔筵,女主人公在爱人的坟头起舞,中间还穿插了对天主教弥撒的粗俗模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浪漫乐派试图让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而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悲观主义思想的产生。敌视现实,生活沮丧,回避现实,自赏自怜和心理矛盾冲突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歌德曾说过,古典主义是健康的,浪漫主义是病态的。

但即使如此,我们很惊讶地发现浪漫乐派全心全意追求的另一个目标却是大自然。舒曼的《莱茵交响曲》就是范例,此曲歌颂了作曲家的居住地---风光旖旎的莱茵河沿岸地区。描画音乐风景的天才——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和《苏格兰交响曲》称的上是异曲同工,这是作曲家在两地旅行时的灵感结晶。他在1832年创作了《芬格尔岩洞》序曲,是受斯塔法岛怪石嶙峋的景观激发而作。古典乐派也以大自然为题材,但他们力图将自然元素规划得井井有条,营造和谐的效果;而浪漫主义者从不费心去修葺自然,他们只是记录下个人身处其中的所感所想,把自己看作是苍天恩慈下的一员,而不是去操控自然。

三、风格的迥异

从对同一题材——自然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看出,古典乐派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而不是机敏地或富有进取精神地创作出乐曲来使听众着迷或惊奇。如早期古典乐派代表作曲家海顿的《军队交响曲》中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沿用了传统的三拍子节拍,平稳的节奏进行富有典雅、均衡的特性。古典作品保持了自然的平衡,并无奇特或标新立异,仍然是表达一种普遍的思想需要。正由于信奉这种自然平衡的原则,使得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迥异于其他时期。

浪漫乐派则加重了古典乐派理想主义的主观色彩,强调对决定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注重表现个性,有一种自传特征,并试图让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他们音乐创作的原则是按理想的面貌来表现生活,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或补充现实的不足。因此,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总是表现出热烈、追求理想的境界,极力塑造理想化的形象,充满神奇的幻想和瑰丽的色彩。打个比方,作为古典音乐代表的《第九交响曲》,假如是由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谱写的,那么表现人类欢乐精神的结束部分就可能会采用其他表现自我意识的曲式,而不是采用合唱形式。

四、音乐作品

在古典时期,作曲家并不是很注重音色,在乐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旋律。古典音乐的旋律悦耳动听,较为平衡与对称(作品通常由两个长度相同的乐句构成),因此容易记忆。而浪漫乐派沉迷于丰富感性的声音,通过音色产生情绪与氛围的变化。浪漫时期管弦乐团也通常在编制上较之前庞大,相对地在音色上也有更多的变化,浪漫乐派在描述某些壮观场面时,采用了更多的铜管乐器。1824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只使用了九支铜管乐器;而1894年,古斯特夫·马勒在他的《第二交响曲》里,使用了25支。浪漫时期,和声体系内部的分化导致旋律的主导地位渐趋动摇,使其成为和声进行的组成部分,音乐创作完全成了转调手法的运用和对音色变化的表现。在人们看来和声仅持续发出协和音,但是管弦乐队却可以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效果。此外,浪漫乐派使用更为宽广的力度范围。古典时期的力度对比ff与pp已经不能满足浪漫主义作曲家的要求。为了获得更多的情感表达,他们频繁地使用渐强、渐弱以及力度的突然改变。音高的范围也同样得到扩展,很高和很低的音被用来表现声音的辉煌与深度。在速度方面,古典乐派的变化也要远少于浪漫乐派。

体裁方面,浪漫乐派依旧沿着古典乐派的脚步,继续创作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歌剧与合唱曲,只是在其中单个乐章倾向于比海顿、莫扎特的乐章更长。例如,一首典型的19世纪交响曲大约持续45分钟,而18世纪的交响曲只有25分钟。浪漫主义晚期的作品趋向于更长的篇幅,更丰富的交响乐配器和更复杂的和声。

浪漫主义作品区别于古典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民族主义。作为重要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影响了浪漫乐派的音乐,因为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恰好是突出个性的最佳选择。这种音乐摆脱了古典音乐的统一形式,而开始强调音乐的民族个性。典型的代表是韦伯的《自由射手》,它完全由德语演唱,借鉴了德国传统歌唱剧的形式,表现了德国普通民众心灵深处的情感,这与古典音乐普遍性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标题音乐的产生同样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一大特色。浪漫乐派十分注重追求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以音高、音色、音值、和声等音乐要素,借用文学里的意境来表达情感、人物、特定的故事情节。乐曲大都立有标题,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表现手法夸张、富于幻想性,有更大的自由性。如舒曼,他擅长于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自己作品的形象和主题,然后加以概括性地总结,从而获得一个更具代表意义的标题。如其代表作《狂欢节》,不仅有说明音乐的整个背景环境总标题,每一首作品还有小标题,一共有21个小标题。

五、作曲家及其听众

古典时期,我们可能很难想象,音乐就像木匠一样,是代代相传的技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父亲都是音乐家。浪漫乐派作曲家却多来自中产阶级,舒曼是书商的儿子,门德尔松是银行家的儿子,柏辽兹是医生的儿子,这是一种全新的现象。

同样发生转变的是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创作的出发点。浪漫时期前,作曲家的工作通常只是为特定的场合和听众创作作品,如海顿受聘于亲王,专为艾斯特哈兹家族的宫廷音乐会创作交响曲。而浪漫乐派大多是自由创作的音乐家,创作的出发点也不再是因为委托,而是出于表达某种情感的需要。然而,只有极少数作曲家仅通过创作就可以维持生存,所以,他们在走上音乐道路之前往往需要辛苦地说服他们的父母以获得认可。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同为古典乐派三巨头之一的莫扎特就选择离开宫廷乐团,前往维也纳做一个自由创作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第一位自由创作的音乐家,完全脱离了教会和贵族的赞助体系。

听众方面,古典时期的音乐是为少数富人和特权阶级服务的,因为这些人是音乐和音乐家的主要资助者。受他们艺术趣味的影响,古典主义讲求清晰和富有逻辑的音乐语言。到了浪漫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中产阶级在人数和财富上都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浪漫乐派作曲家开始主要为中产阶级创作。因此进入十九世纪,世俗音乐成了音乐创作的主流。宗教音乐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具有了显著的世俗特征。音乐创作的指导原则是逐渐迎合大众口味,音乐演出也渐渐集中在歌剧院和音乐厅。

六、结语

从古典到浪漫实际上并非一蹴而就。浪漫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延续和发展,十九世纪早期,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界限就常常晦暗不明,早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就已经带有了一定的浪漫主义倾向。贝多芬则更是横跨古典与浪漫两个阵营,将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连接起来的桥梁。在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浪漫主义就已经逐渐兴起。在贝多芬逝世的那一年,即1827年,施波尔的两部重要歌剧《浮士德》和《耶松达》就已经完成,门德尔松也创作出《仲夏夜之梦》的序曲,玛施奈尔的《吸血鬼》和《神殿骑士与犹太女》正在构思中,柏辽兹正谱写着《幻想交响曲》,1826年韦伯谢世,他是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26年,舒伯特也与世长辞。因此,早期浪漫乐派的两位杰出代表生活的时期与贝多芬创作时期大体一致。在贝多芬谢世后,浪漫主义音乐才逐渐进入鼎盛时期。所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划分和作品的创作年代没有必然的联系,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界限也难以划分。

浪漫乐派虽然与古典乐派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却并不是古典乐派的反面,只是古典主义中曾经固有的、积极的、但被驯服而保持着平衡状态的某些因素的发展。因为浪漫时期浮现到表面上来的那些非理性因素不是别的,正是从十七世纪以来人们看到的那些主观性的倾向。只不过它们激化时,我们感觉到和古典乐派的标准直接对立而已。因此,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之间在风格上的联系仿佛是早已决定了的。

浪漫乐派并没有创造全新的风格,他们只不过是片面地发展了某些形式,有些是用其他形式取而代之,有些则是给形式赋予新的意义和新的功能。浪漫乐派只在手段上是非理性的,目的并不是非理性的;浪漫乐派与古典乐派相比较只是在形式和秩序方面不守法,仅此而已。所以,浪漫乐派并不是古典乐派的对头。对于浪漫乐派来讲,贝多芬有许多东西是他们觉得可贵的,而且也是他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把对贝多芬的崇拜和他们自己的理想结合起来,他们只是把古典乐派的成就推进到不可实现的境界之中而已。

总而言之,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种音乐间的区别其实更多地源于非音乐的元素,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新思潮的影响为音乐风格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袤的空间。而在音乐艺术上,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创作出好听的音乐作品,给听众以美的享受。只不过他们信仰的美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了两者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在我看来,这些差异并无好坏优劣之分,而只存在欣赏者个人偏好的问题。音乐艺术本身,也正因为这些差异和传承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罗杰·凯密恩,王美珠等译,2008.《听音乐 音乐欣赏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保罗·贝克,陈小菊译,2009.《西方音乐的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约翰斯·坦利,谢立昕等译,2004.《古典音乐伟大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山东画报出版社

圣母院乐派

圣母院乐派:莱奥南(奥尔加农大全) 佩罗坦法国新艺术代表马肖 勃垦第乐派:杜费班舒瓦 法—佛兰德:若斯坎拉絮斯 罗马乐派:帕勒特那 威尼斯乐派:维拉尔特 柏林乐派:K.P.E 巴赫 曼海姆......

派乐多少儿英语

派其多少儿英语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NEW CHANNEL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ROUP LIMITED)是由中国英语培训界著名领军人物、英语教育专家胡敏教授率领一批国内外语言培训界精......

派乐多英语简介

派乐多英语简介派乐多 品牌介绍派乐多英语是胡敏教授亲率国内外一流的语言教育专家、社会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和社会文化学者共同为中国各地幼儿园、培训学校开发的幼儿......

派派乐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派派乐打工社会实践报告(合集19篇)由网友“世界第一山吹”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派派乐打工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1:派派乐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委托中......

俄罗斯钢琴乐派及其教学特点

俄罗斯钢琴乐派及其教学特点内容摘要:俄罗斯钢琴乐派在二十世纪世界音乐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涌现出许多世界级的钢琴家和教育家。这些成就得益于他们在钢琴教学......

下载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