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有哪些(精选3篇)由网友“miff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有哪些
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有哪些
清顺治年间,八旗兵在京口扎营,把满族的风俗习惯也带到镇江,使镇江这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习俗更加丰富。
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是很有讲究的,与当地汉人有明显差异。他们的议婚方式不同汉人,没有请口契、八字贴等习惯,也不合婚,称作“天婚”,又作“闯婚做亲”。在请媒人前,要先请女家熟悉的人先去询问女方父母的主意。同意,才能请媒人说合,否则不提此事。对满人来说,请媒人是件慎重的事,要选有夫之妇中的“双全人”担当。媒人将受到上宾的待遇,男女双方的主婚妇均需向媒人行端钟礼。这种礼节的格式是左手捧着盛酒的杯子,右手放在耳旁,俗称“达子头”,如同关外时妇人叩首样。当然,媒人也很辛苦,要想婚事成功,至少要上门三次,女方才可以许婚。
满人婚姻中下聘礼很简单,不象汉人花样多,不过首饰四样,而且可金、可锡、可镀金,全看男家的力量大小,不勉强。行聘时,需遍请旗营中的亲友。男方中午办酒,女方晚间办酒,吃酒的亲友不送礼物。直到清末时,受汉俗的染化,才偶有少数亲友送糕作贺的现象。
婚事定下来后,满人也要选择嫁娶的吉日,即看年庚,又称看书。看书的权利在女家,女家许看书才能进行。看书的日子选定后,双方亲属要一起到茶馆饮茶,由男家会帐,然后同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根据亲属年庚八字推定吉日,告之双方后,男家要购红面绿里有套的大和合简二份,送给算命先生,由算命先生写成年庚贴交给男家。男家自留一份,送一份给女家,这种年庚贴就是满人的“婚书”。
满族迎亲前有送奁和谢奁的习俗。满族奁有橱柜,有钱的送四到六不等,无钱的也需备二柜。女家送奁具到男家,要有亲属男丁四人衣冠整齐护送,直至将柜铵钥匙交给男家翁姑。迎亲前,新郎要到女家谢奁,俗称“谢柜箱”。
迎亲的那天,新郎要自乘花轿往女家迎亲。花轿到女家门外时,女家亲属关门索喜封钱。男家请一位精通满语的人叫门,女家也请一位通满语的人应答,称为“拿门”。喜封钱把足后,女方才开门。在新郎的迎亲轿前,男家要选亲属四人打扮整齐在前引导。门开时,要这四人先进,女家捧茶敬上,四人饮完后出门在一便轿前等候新郎。新郎坐花轿进门后,花轿要直对新娘卧屋门。进新娘的卧屋也不能走泥地,而要从地上铺的布毡过。卧屋内由男方所请娶亲太太和女方所请送亲太太为新娘打扮。打扮好后,娶亲太太将女家准备的红筷子一把洒在床上,意为“快生子”。然后,新郎吃子孙饺,饺内有顺治钱一枚,新郎要带走。娶亲太太洒筷子后,即扶新娘入花轿。由新郎亲自搭轿门扣才能出发。新郎搭好轿门后要乘事先准备的便轿,又称“状元轿”先回。新娘花轿出时要放爆竹,娶亲、送亲二太太也同时乘大轿随花轿一起到洞房,伺候新娘。花轿到男家,也要放爆竹。接着由花轿前引导的女家送亲男丁向男方主婚人请安道喜。新娘花轿入门时,男家主婚人要备香烛炭火向花轿行一跪三叩礼。行礼后直立,向炭火奠酒,称之“迎喜神”。花轿入中堂要转三圈,将轿门对新房门,由娶亲、送亲太大扶新娘下轿,从地上铺着的红毡上走进新房。新娘上床与新郎对坐,同吃富贵面。吃面后,新郎、新娘出房,同拜天地君亲师,行三跪九叩礼。接着请主婚长者上坐受礼。长者一般要说四句吉利的话,再用手上的衡木将新娘的搭头布挑去。随后,新郎、新娘还要遍拜大小亲戚好友;均行一跪三叩礼,此时,才可退归洞房。
满族没有第二天回门的习惯,但有请“女家看开脸”的礼节。迎娶第二天的早晨,由女家事先请好的开脸、送茶二太太就坐轿,带领着挑“开脸”茶食的女拥上门。“开脸”太太入新房,送茶太太则向男家主婚妇敬献糖茶,然后入新房。主婚妇也陪同进房。“开脸”太太请主婚妇示意开何种脸面,主婚妇要谦让,需问亲家母;这时,新郎要便服赶往女家,请示女方父母,名曰:“请看开脸”。女母一般说“听姑之便”,或答以“从时尚式样”,新郎告辞回家,转告女母意思后方可开脸。
满族回门的习俗,与汉族不同。汉族是新婚夫妻一起回门,满人却不一样,迎娶的'第二天,名曰“下地”,女家要送“开脸”茶,所有女家的亲友女眷均要往男家酬应,名曰“吃下地酒”。第三日,才是回门日。这一天;女家要请一位女亲带一个女仆,持灯带轿在四更时接女回女家。婿则上午同媒人一起坐轿去女家;女家中堂也设有香案,婿先朝拜女家祖先,行三跪九叩礼;再拜女的父母,行一跪三叩礼;再遍拜女家各长亲,然后坐席吃酒。吃过酒后婿先回,女仍由女亲送回。到第四天,名曰“双回门”。仍然女由女亲带一女仆接回家;婿后往。不同的是,女不须浓妆艳抹;婿至也只要随茶便饭就可以了。
京口旗营满人的丧葬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以前,奉行火化制,丧葬的费用很少。遇有丧事,都用事益局出售的烧材,当日死、当日殓、当日即抬往北门烧人台火化。当时,事益局是旗红的称“红寿桃”。烧费仅二百文。一般在火化后三日检收余骨装入红布袋,用坛子装好,寄放在寄骨坛,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后,满人的火化习俗渐渐被汉俗同化,改为土葬,开销也日益增多。
满人遇父母妻丧,均需要一层一级地上报头领,直到都统,然后由都统批发照例借领济兵银两,开始办理丧事,成服成礼。死者的随身衣服用长衫,内不用短衫,多用白色,不用红色。男女穿衣都须三腰五领。只有外套袍褂要视死者的等级和贫富而定。满人棺殓之前,有迎棺入门的仪式,放棺也头朝外。大殓小殓都有拾棺人进行。棺材钉用三颗。男的在棺材左边钉二颗,右边钉一颗,女的相反。一颗的棺钉是主钉,钉头不全入木,上余钉头如扁桃式,露立棺盖之上。送葬时,至亲好友都送到坟地。亲友有设路祭的。陪送殡到墓地的人丧家须送关东菜一碗。
满人上衙门报丧后,归家要剃头换衣。父母丧、祖父母、曾祖父母丧都需一百天不剃发;期服百日后销假,办差上操要戴红纬帽,穿布靴。丧者未殓时,吊唁的人前往吊唁被称为“道恼”,入门后站在灵床侧,向孝子握手致唁。其余如敬七,百日“谢孝”等皆同汉俗。
篇2:推动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推动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的通知》统一部署,按照“三年整治、一年巩固”的总体要求,推动全市婚丧习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到xxxx年,xx%的行政村建有红白理事会等相关组织;xxx%的村规民约中包含婚丧习俗改革内容;婚姻登记机构与有偿服务彻底分离;婚姻办证和家庭辅导员服务进一步拓展;全市遗体火化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xx%的县(区)和行政村建有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安放设施,县县建有殡仪馆,基本满足群众骨灰安葬需求;办丧扰民、乱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墓区面积或格位占比分别达到xx%和xx%以上;建大墓、豪华墓现象基本杜绝。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红白理事会建设。指导各地将红白理事会作为农村办理婚丧事务的群众组织,推举热心服务、公平正义、崇尚文明节俭的x贤等人士担任理事会成员;指导各地制定完善理事会活动章程,确定办事程序和服务规范,确保依法依规办事;各级民政部门加强对理事会的业务指导,组织相关业务培训。
(二)推动村规民约制定。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征集活动,在符合当地风土人情、尊重社情民意、遵守婚姻和殡葬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指导各地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精神写进村规民约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倡导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喜事,遏制盲目攀比之风。
(三)狠刹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风气。抓住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与纪检、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建立部门信息通报、协查工作机制,协助处理不按规定申报、瞒报漏报婚丧事宜和冒领丧葬费等违规违纪行为。
(四)巩固提高火化率。把推进遗体火化作为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重点,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工作绩效考核和丧葬费、抚恤金核发,不断巩固提高火化率。进一步推广殡葬服务进社区和“一条龙”服务,引导在殡仪馆或指定位置集中办理丧事;按照“提标、扩面、增项”的原则,加快建立全民遗体免费火化制度和绿色殡葬奖补机制。
(五)推行公益性节地生态葬法。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生态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和殡仪馆升级改造;发挥绿色殡葬建设奖补激励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格位存放及骨灰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六)加大乱埋乱葬治理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三沿六区”乱埋乱葬坟墓进行整治,对成片乱埋乱葬坟墓采取整体迁移或植树遮挡、深埋去碑等措施,使视线范围基本看不到坟墓;对零星坟墓或无法遮挡的坟墓,坚决迁入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或指定的集中安葬点;对毁林造坟、毁田造坟以及违规建造大墓、豪华墓、“活人墓”的,协同公安、林业、国土等部门依法拆除。坚决杜绝新的`乱埋乱葬现象。
(七)规范殡葬活动秩序。以清明、冬至等节日为切入点,规范城市公墓管理。在公墓内做到“禁止燃放鞭炮、禁止焚烧祭品”,突出中心城区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和农村延伸。规范农村群众治丧和悼念活动,配合文明办、新村办、公安、城管等部门,齐抓共管全面管住办丧扰民问题,严禁在公共场所或公路沿线停放遗体、搭建灵棚、游丧闹丧、抛撒纸钱;依法打击“土八仙”,有效遏制办丧中的封建迷信活动。
(八)加强婚丧新风宣传。将倡导婚丧文明新风纳入婚姻登记机构和殡葬服务机构日常工作内容,在办理婚姻登记、提供殡葬服务时,积极宣传婚姻和殡葬法规,引导服务对象文明节俭办婚治丧;配合宣传部门开展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宣传活动;拓展婚姻颁证和家庭辅导员服务,引导群众珍爱爱情亲情;在清明节、中元节、冬至等传统祭祀时间节点,重点抓好文明祭扫、网络祭扫、社区公祭等活动,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精神传承上来。
三、具体步骤
(一)制度建设阶段:从xxxx年x月份开始,指导各地建立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写进村规民约,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配合纪检、组织、国土、林业等部门,完善部门间信息通报、协查机制。协助宣传部门做好婚丧习俗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文明、健康的婚丧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专项整治阶段:从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利用近三年的时间,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围绕婚丧习俗改革的主要工作任务,开展每年一次,每次为期x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违规土葬、乱埋乱葬、办丧扰民、重殓厚葬等丧葬陋习进行查处、督办、通报,积极推动婚丧习俗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巩固提高阶段:在xxxx年,对前期整治行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在继续保持良好工作态势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和活动举措,巩固和提升婚丧陋习治理成效,实现婚丧喜事简办、遗体火化率提高、殡葬设施配套、文明祭扫和生态安葬盛行的目标任务,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文明办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夯实民政系统推动婚丧习俗改革的工作机制。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婚丧习俗改革整体规划;乡镇党委、政府是推动婚丧习俗改革的第一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当地实施方案;县级民政部门结合基层政权、社会事务工作,加大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村规民约制定,加快红白理事会建设,促进婚丧习俗改革。
(二)明确工作责任。按照职责范围,积极和全市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进一步落实市民政局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配合国土部门查处非法侵占土地建墓行为,配合农业部门查处在基本农田上建坟,在流转土地中滥占地、乱建坟等行为,配合林业部门查处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建坟建墓的单位和个人,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完善殡葬设施建设规划,配合财政部门建立绿色殡葬建设奖补激励机制,配合城管部门要加大游丧闹丧行为的治理。对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按照职权范围通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
(三)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办法》精神,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推动婚丧习俗改革。落实党员干部及直系亲属办理婚丧喜事“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带头抵制“天价彩礼”,带头实行遗体火化,带头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带头推行丧事简办,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严格禁止乱埋乱葬。教育和约束直系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按要求举办丧事,主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
(四)强化宣传引导。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开展婚丧习俗改革和文明节俭风尚的宣传活动。及时提供办理婚丧喜事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宣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婚丧习俗和文化。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志愿者、殡葬服务机构和红白理事会、老年体协等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宣传教育、服务管理方面的作用,积极推动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各地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篇3:传统福州山区村落婚丧习俗述论--以闽清县村落调查为例
传统福州山区村落婚丧习俗述论--以闽清县村落调查为例
本文选择闽清县村落作为考察对象,对传统福州山区村落的'婚丧习俗作较全面的描述和论述.
作 者:吴碧英 WU Bi-ying 作者单位: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1 刊 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G03 关键词:婚丧 习俗 福州山区 村落一、传统中式婚礼习俗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
宁乡婚丧习俗 外国语学院2008级日语一班周方20084032037一、结婚: 结婚,俗称“红喜事”。“五·四”前,婚姻却是由父母包办,媒人撮合,新娘、新郎要到拜堂成亲时揭开新娘红绸头盖......
省亲古时叫归省,即女儿出嫁后,在节日或闲暇时期回到娘家探亲。栾城早有此俗。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女儿带领子女到娘家拜年,礼品贵重,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娘家称女婿为娇客,酒......
对前来参加"守灵式"的人要设便宴款待;对一同去葬场的人和参加埋葬仪式的人要请到自己家或到饭店吃饭;对司机或火葬场的工作人员等一般要用写上"志"的小纸袋装上一两千日......
婚丧倡议书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倡议书可以激起更多的人响应,在最大的范围内引人们起共鸣。写起倡议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婚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