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其他范文 时间:2024-08-04 08:30: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精选5篇)由网友“爱美人”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二、倍数与因数

1、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例: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如果a×a=c(两个a是相同的乘数),则a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例:3×3=9, 3是9的因数,9是3的倍数。

2、找因数的方法:找因数就是找所有能乘得这个数的乘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是这个数,直到两个乘数逐渐接近,没有其它乘数能得到这个积为止。(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就是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的倍数特征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

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2和5公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共同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先满足个位上是0,再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例:690,30,660,780,1110……

7、性质:一个数的倍数的倍数,依然是这个数的倍数。例如:3和9,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和8,8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

四、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3个因数)

五、10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97,99共50个奇数。

2、偶数: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6,84,88,90,92,94,96,98,100共51个偶数。

3、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合数: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 28,30,32,33,34,35,36,38,39,40,42,44,45,46,48,49,50,51,52,54,55,56,57,58,60,62,63,64,65,66,68,69,70,72,74,75,76,77,78,80,81,82,84,85,86,87,88,90,91,92,93,94,95,96,98,99,100

六:数的奇偶性

1、加减法中:同为偶,异为奇。

2、其他运算:自己举例验证。

3、若干个奇数相加,如果奇数的个数是偶数,则结果为偶数;如果奇数的个数是奇数,则结果为奇数。

4、运动过程中的奇偶性:物体在两点之间运动,奇数次后,与开始状态相反,偶数次后,与开始状态相同。

篇2: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小数?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的问题:

1、竖式写法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同学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了写。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5有个别同学认为得数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那是尾数是零,省去,所以是一位小数。

三、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

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四、积的近似值: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五、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六、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你能解答“25×3.2×12.5”吗?

篇3: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篇4: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 ②进一法 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篇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二、点小数点的方法: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点位数不够,就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数比原来的数小。

三、积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0,直接去掉。

2.205≈2 (保留整数)

2.205≈2.2 (保留一位小数)

2.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

四、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从左往右算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

4)不用算的先抄下来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a+b)×c=a×c+b×c

扩展:

(a+b+c)×d=a×d+b×d+c×d

数学怎么比较分数大小?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子比较大。

(3)什么是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4)什么是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5)什么是带分数?

由整分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带分数。

(6)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7)什么是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叫做约分。

(8)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小学数学乘法法则

1.一位数乘法法则

整数乘法低位起,一位数乘法一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乘法口诀是根据。

2.两位数乘法法则

整数乘法低位起,两位数乘法两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数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两次乘积加一起。

3.多位数乘法法则

整数乘法低位起,几位数乘法几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数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百位数乘得若干百,积的末位对百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几次乘积加一起。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法则

因数末尾若有0,写在后面先不乘,

乘完积补上0,有几个0写几个0。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1、零上 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2、像+4、19、+8844这样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每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0厘米也叫做1分米。(2)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即1米也叫10分米。(3)......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