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人生_围棋与人生感悟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55: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围棋与人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围棋与人生感悟”。

围棋与人生

人都有好斗的天性,空闲的时候,借下棋来发泄一下,释放一下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绝对有利于身心健康。从而免去了许多尘世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世间岂不是多了几分美丽与和谐。

一、围棋的起源与含义

围棋历史悠久,有关围棋起源的传说很多,大家比较认可的是起源于尧帝。晋代张华在《博物志》里说:“尧帝创造了围棋,用来教育他的儿子丹朱。”据说丹朱性情急躁,猴子屁股坐不住,不学无术。但下围棋后,性情大变,性格变得沉稳、老练,由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变为一个有为的社会青年。这也充分体现了围棋有陶冶情操,教人向善的功能。

围棋纵横十九条线,共计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这是模拟农历一年的天数。围棋有四个角,这是模拟四季。把棋盘平均分成四份,每块又有九十个交叉点,这是模拟每一季度的天数。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是在仿效阴阳。

棋局是方形的、静态的,棋子则是圆形的、运动的。“外圆内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不是老于世故,而是一种高超的处世艺术。人生是在大海中搏杀,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我们是不讲策略,不计后果,拚个你死我活,还是巧妙化解,争取最后的胜利?事事计较者往往成不了大事。所谓“外圆”就是在交往中学会必要的容忍、合理的妥协、把握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圆”是心胸的开阔,“圆”是生活的轻松。“方”是情操的独守,“方”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只要心中的憧憬不灭,我们何妨在无关要紧的问题上作出若干变通让步。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不为小利所动,不为琐事分心,一心追求自己既定的目标,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围棋的游戏规则

就围棋的游戏规则而言,主要有三条:

1、两个人每人一手,轮流下子,先行者贴七目半,它遵循的是公平原则。

2、两个眼活棋,棋有气就可以生存,气尽棋亡。它作为一种生命法则,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以气为本的生命观。

3、空多为胜,一切战术皆围绕吃子与围空来展开。地多为胜,正是原始时代生存法则的再现。

围棋,作为两个人的战争,正是围绕这些“规则”而展开。围棋是竞技,同时又被称作“手谈”。一方面,对弈双方,都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均衡法则,这就构成了围棋的定式、正常分寸等等。对话性,决定了围棋是讲求平等竞争的一种智力游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精神。无论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都是直线攻杀型的,以吃子、最终困死对方的首领为目的,颇有些赶尽杀绝的意味。围棋也是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战争,但在“围地”的过程中,并不是你死我活,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一盘棋下完了,常常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处的态势。和而不同,是现代社会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相处中需要提倡的。

“手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法:冲突中的和谐。真正的对手既是敌人,又是朋友,真正的棋局,也是双方在不断的冲突中最终走向和谐。下棋如此,人生也是一样。

就现代企业的生存法则来说,平等竞争,和谐相处,方为正道。企业要获得长期的良性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何加强自己,而不是消灭对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人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营造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和谐氛围,以超越竞争对手。真正的胜利,是达到工作目标,而不是战胜对方,不为争赢而取胜,这是看不见的哲学。

三、棋与每天进步1%

从古到今,下棋过程中从未出现过相同的棋局。围棋又被文人墨客戏称为“木狐狸”来形容它高深莫测。它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又称“日日新”。所以,棋手应该用心思考,分析探求胜败的原因,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才能够达到前人未曾达到的水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象松下,索尼,本田等公司都很想发展的快一些。于是就邀请了美国的管理学权威——戴明博士到日本讲课,并问他管理的秘诀。戴明博士说:“没有别的,只是要求员工每天进步1%。”结果几年下来,几家日本公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并在与美国同行业竞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鉴于戴明博士对企业的突出贡献,日本企业最高奖叫做“戴明博士奖”。

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成功。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群老鼠为了求生,研制出一种机械老鼠来对付出没无常的大花猫。

这些老鼠每次出洞前,先放出机械老鼠,让大花猫疲于奔命地去追赶,然后它们才一个个钻出洞来,大胆地去偷东西吃。这一天,它们还和往常一样,放出机械老鼠后,又在洞中静静等待大花猫离去的脚步声。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大花猫的脚步声越走越远,小老鼠便想走出洞去。可大老鼠说:“等等,今天大花猫的脚步声不大对劲,小心其中有诈!”

老鼠们又等了一会,洞口又传来一阵阵狗叫声。既然有狗在附近,那只大花猫一定跑了。老鼠们这才放心大胆地钻出洞口。那想到大花猫居然还守在那里,当它们出来后,全落入大花猫的爪下。大老鼠心中不服,挣扎着问大花猫:“我们明明听到狗叫,你怎么还敢守在洞口?”

大花猫笑着说:“你们都进步到会制造机械老鼠了,我要不赶紧掌握几门外语,还不早失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存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你只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就势必被社会所淘汰。你只有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步,顺应潮流,才能获得成功。

四、从职业棋手的棋风所想到的:

职业棋手的棋风多姿多彩,大家经常听到有: 聂卫平的均衡、武宫正树的宇宙流、高川格的流水不争先、曹薰铉柔风快枪咄咄逼人、马晓春妖刀的神鬼莫测、坂田荣男剃刀的锋利、赵治勋钻地老鼠的神出鬼没、林海峰两枚腰的坚毅、忍耐、石田芳夫电脑的精确与冷静、李昌镐石佛的从容龟步……

这么多鲜明的风格看起来可能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三种,讲究大局,不拘泥于小节的宇宙流,代表人物为武宫正树;酷爱实地,擅长战斗的实地派代表人物为赵治勋;外势与实地相对均衡的代表人物为中国的聂卫平。而其他人都在这三种棋风的空档里有属于自己的位臵。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好像为围棋而生,天赋异禀,是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物。任何一种棋风都不能代表他的棋,他是大师中的大师,这位就是由中国东渡日本的吴清源大师。他的棋风属于自然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随机应变去争取最后的胜利。他遍读儒家、道家经典,他对信仰的孜孜以求,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一切,造就了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吴清源。吴大师在鼎盛时期横扫日本棋坛,击败了与他同时代的日本所有名手。

围棋中的实地不妨看成是人生的眼前利益,即现实可以获得的利益。而外势不妨看作是理想,长远的利益。人生如果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之,只注重长远利益而忽视眼前利益,则可能失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必须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达成一种均衡,才可能实现成功的人生。

五、下棋与专心致志

下棋心中不能有杂念,讲求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是一个有关围棋的故事。说得是,有两个人一起跟围棋国手弈秋学习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认真听老师讲课。另一个人则一边学棋,一面思想开了小差。身体坐在教室里,可脑子里却在想着天上的大雁,想着如何能用弓箭把它射下来。三年下来,两人的棋艺不可同日而语。两个人的智商差不多,但因为专注的程度不同,棋艺产生了很大的差别。围棋虽然是小道,但不专心却下不好。人生从事任何工作又不是这样呢?

目前获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选手是韩国的李昌镐,无论棋局如何变化,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的变化。他外表柔弱,不苟言笑,不论赛前还是赛后,也不论失利还是获胜,都喜怒不形于色,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和镇定,脸上的表情永远是那么一种谦逊的木讷(ne)。据说一位记者在李昌镐下棋的时候为他拍了一卷照片,希望能挑出一张表情不同的照片,结果发现整整一个卷居然都是一个姿势一个表情,于是李昌镐有了个绰号“石佛”,其实“石佛”这个名字是用于描述李昌镐沉默而坚忍的性格,他的心灵,他的意念似乎已不属于你我的世界,一切世俗仿佛都远离他的心境。但在沉默寡言的背后,他暗藏着打败天下无敌手的无形杀气。这些,得益于他面对棋局超乎常人的专注力。

吴清源大师在棋里棋外,似乎永远都保有一颗孩童般的纯真的心。他下棋当然是为了争胜负,但他很少去考虑胜负之外的功利的东西,反而使他心无旁鹜,一心投入到棋中,无执无我,心棋合一,结果成就了一代大师。“不搏二兔。” 7 这是吴清源大师给鼎盛时期的聂卫平的题词。提醒老聂专心围棋,提高棋艺,而不要整天不务正业,玩桥牌,忙于逢迎。

我曾经看过一篇描写艺术家罗丹的文章,令我感动了很久。作者茨威格是这样描述的:他的工作室,是一间简朴的屋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立刻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雕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这个身材魁梧、宽肩膀、白胡子的老人仔细看着塑像。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皱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再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好像在创造世界的上帝。最后,带着感叹,他扔下刮刀,带着一种温情和关怀,象男人把披肩披到爱人肩上一样,把湿布盖在雕像上。这时,那个身材魁梧的老人才转身要走。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我,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的时候他微笑了,用手抚摸着我的肩头。

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学到的东西都多。从此,我知道了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做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眼看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空间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成就一切艺术与伟业的秘诀所在——就是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必须具备把易于分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发觉至今在我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了,即缺少把一切都忘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激情和热忱。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面对任何工作,我们必须要求自己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拥有这样的习惯,你才有可能超越他人取得成就。

六、人生如棋

围棋如人生,人生似围棋。

人生的开始就象是围棋的序盘阶段,先占角,后占边,然后再向中腹挺进。每个人的布局应当堂堂正正,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站稳脚跟才能战斗。

人生的中期就像是围棋的中盘阶段,必须思想明确,算路清晰,勇于奋斗,敢于拼搏,必要时还可放出“胜负手”,在劣势下反败为胜。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时是人一生当中最为成熟的时候,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骗招”、“试应手”所迷惑,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动则已,动则击其要害,如击蛇之三寸,令其无还手之力,一举奠定胜局。

人生的后期就像是围棋的收官阶段,应当“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一时的疏忽可能将前面的优势全部葬送。吴清源有句名言:“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晚的输棋。”聂卫平往往就是因为后半盘的“昏招”而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人。

人生如棋,黑与白的交错,生与死的交融。一盘棋,输赢乃兵家常事,赢了不必张狂,输了也该拿得起放得下。输一盘棋可以重来,人生之路走错一步,会造成终生之恨,但也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

人生如棋,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调和。漫漫人生,变幻不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使伟人也难免举棋不定。

人生如棋,人如棋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棋下到最高境界要神游局外。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在别人头上,与自己毫无瓜葛时,你便可以开导别人,妙舌生花,头头是道。而真正轮到自己头上时,道理明白,可仍是想不通,愁眉苦脸,一副世界末日的模样。这告诉我们,是否可以当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不妨静下心来,退身局外,把它看成是别人的事情,难题或许迎刃而解。而能做到这点,谈何容易,需要人的修养功夫。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棋局,在局中有着局外人的潇洒,那需要你的努力和机遇。

流水不争先是一句棋谚,令我受益匪浅。人生岂不也是需要象流水一样平明自然,畅快而不勉强,一招一招平凡的累积,方可化腐朽为神奇。请注意这并不是随波逐流,流水是一种自发的运动,而不是来自外力的推动。人们常说:“功到自然成”,“瓜熟蒂(di)落”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下棋要敢于向高手学习和挑战,才能进步得更快。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强大的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注定碌碌平生。有了强大的对手,你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强大的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注定要被淘汰。这样看来,拥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他的存在,令你不敢懈怠,他会激发出你更加旺盛的精力和斗志。

围棋讲求大局观,对棋局的发展有洞察力。往往为了顾全大局而在某个局部舍弃一些利益,有句话叫做“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切抉择都围绕着最后的胜负权衡,不能面面俱到,有所舍弃才会有所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不得终不得也。人生也是这样,伟人注重整个人生的成功,决不会为一些平常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患得患失,忧愁烦恼,浪费生命。

围棋讲求意在子先。一个人做什么事情也应该有个打算,然后便有了努力的方向,而后成功。若昏昏沉沉,不知所向,东一头,西一头地乱闯,整日里象一只没头的苍蝇一样,那注定要碌碌平生。

围棋有句话叫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下棋时要有慎之又慎,如临深渊的心境。现实生活中也应有这么一种严肃认真的心境,值得做的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切不可随波逐流,游戏人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的人生做新的冲刺、新的搏争。

下围棋有定式,合适的应手称做正着、本手,要想下好围棋,多背点定式,多看点棋书是基础。处世也有基本原则,12 做人要有基本人格,你想在世上光明正大地活着就必须熟知这些原则。

人生一番胜负。一局终了,胜负何在?一生终结,荣辱胜败,富贵贫贱,悉归尘土。在人生路途中,切不可过分执着于胜负、名利、得失。要有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物外的心境。佛经中有句话人生并非百年,而只在呼吸之间,它教会我如何珍惜现在,把握当下,以积极充实的态度度过人生每一个瞬间。

七、围棋的以柔克刚

围棋是一种忍耐性极强的游戏,对手出错是棋手的胜因之一。试想,在长达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比赛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在规则上都是公平的,你我轮流下子,如果双方都不出错,那么最后总是平手。而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样,下棋的每一方,在下每一着棋的时候,都在用自己的棋,为对手准备出错的机会。

进攻的棋,是在威胁对手出错;而防守的棋,是在静中观动,是不变应万变,怀着希望等待对手出错。自己心中无招,才能看清对方的意图,从而确定制敌的策略。后发制人,先发者受制于人。李昌镐的棋就有这种防守的味道。

这就象是老子以柔克刚的哲学。相传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临死的时候,问他的学生,是牙齿硬还时舌头硬。他自己回答说,是舌头。他张开嘴,嘴里已经没有几颗牙齿,但是,舌头依然完好无损。

他强调人的低调,后发制人。他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说,只有地位的低下,才能成其大,如海洋,如山谷,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昌镐的胜利观,是同老子一样的。他在棋盘上,总是一副慢慢吞吞的样子,走得很厚,他好象永远走在对手的后面,但是对手所走的每一步,他都看得很清,他了解对手在想什么,他也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能够赶上去。他就象山谷,象海洋,首先是低姿态,然后取胜。

棋评家赵之云在评述李昌镐的棋风时说:“李昌镐有句名言:棋局如人生,下棋时,布局越华丽,就越容易遭到对手的攻击,生活中,少犯错误的人,要比华而不实的人更容易成功。由此可见,李昌镐其人其艺已浑然一体,在他的棋中,表现出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般说,李昌镐的棋风朴实无华,是一种本身不出错并耐心等待对方出错的„后发制人‟的棋。他有极强的实力,但又不轻易动武。当然,棋要下得„几乎没有破绽‟,难度极高。如果一名棋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与长距离作战的耐力,就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对李昌镐来说。这一切他早已具备。”

八、围棋的平常心

围棋复杂多变,纵横十九格的棋盘,蕴涵着千万的变数,起手有大斜千变、晓春妖刀、大小雪崩定式;布局有小林流、中国流、宇宙流,中盘有声东击西、弃子转换、打入腾挪;收官则要精于计算,善用手筋,巧夺先机……面对着跌宕起伏的棋局,对弈者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不能心浮气躁,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为人一生,从呱呱坠地开始,有天真无邪的童年,有绚丽多彩的青春,有厚重坚实的中年,有世事练达的老年,漫漫的人生,就如一局棋,波涛起伏,气象万千。人生需要的是平静的心态,就是围棋上常说的平常心,要在平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地去铸造人生的伟大,企盼着一夜成名,那是一种幼稚的梦想。

黑子、白子躺在棋盒时不过是一颗颗石子,而当我们下棋时,它们将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自己的生命,它们与我们心灵相通,休戚与共。你永远不能用一颗烦躁的心去指挥它们,它们是如此的灵异,它们宁愿再次的沉睡,变成一颗颗没有生气的石子,也不愿与一颗烦躁的心共同沉沦。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曾说过,学习围棋的人,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只要下了大约一万次围棋,也能达到初段的程度。松下觉得,关键是下棋的人通过对局的磨练具有了平常心。下棋要求心境坦然,心平如镜,要有平常心,尤其不可有贪恋心。当你处于劣势的时候,你更应该善于保存自己,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以一种“卒(cu)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要知道,冷静的头脑是对付恶劣局势的法宝,克制浮躁和沮丧的情绪,竭尽全力地创造机会,以仅剩的机会,坚持周旋下去,你仍有希望化险为夷,出奇制胜。当你处于优势的时候,要积极进取,攻击敌人,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负。否则,骄兵必败,被即将到手的胜利冲昏的头脑会影响你敏锐的思维,你会因一个不经意的疏忽,让对手有机可乘,点击你的死穴,断了你的后路,让眼看稳操胜券的棋局,最终一败涂地。

九、天才棋手的勤奋

人们只是惊羡(xian)世界冠军赢得头衔和巨额奖金时的荣耀,但又有谁知道,他们私下里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每一份私下的努力,在将来都会获得加倍的回报。

先说成绩。李昌镐迄今为止获得了16个世界冠军的头衔,在决赛中只失手过一次。而内外棋战的41连胜,单项比赛19连胜的纪录也是前无古人。这些成绩除了用“超人”,“天才”形容恐怕没有别的解释方法。冰心老人有段话令我很 16 受感动:“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吴清源大师早年由于终日打谱,长时间持续拿着沉重的棋书,两只手的中指都变了形,略有些弯曲。

李昌镐是个天才,但他用在棋上的时间每天起码10多个小时。天才加上勤奋,就是他赢棋的秘诀。中国围棋也不乏天才,但多数的棋手却没有李昌镐那种“一生悬命”的精神。在当今这个功利而浮躁的社会里,能像吴清源那样谦和与淡薄、虽腰缠万贯但寂寞简朴的棋手很少,然而,李昌镐做到了。在这个围棋和金钱的结合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密的时代里,李昌镐不改淡薄、谦和本色,从不曾有不良嗜好,从不曾有什么绯闻,每天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就是吴清源再世,也不过如此。

他的老师曹熏铉说:李昌镐属于努力派。虽然身上没有天才的那种闪光点,但他却懂得天才来自勤奋的道理。我在日本也是这样学围棋的,该玩就痛痛快快地玩,该学要比别人更加拼命地学。

当然,我还没有看到能像他那样用功的人。远离父母的孩子都会说想爸爸、妈妈之类的话,而他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如果不到吃饭的时候,他从来不会从房间里走出来,或者干别的什么事儿。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棋盘上,不浪费一分一秒。但李昌镐不是那种外露才气的棋手,他天才的一面深深地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一种内在型的天才。这种内在型的天才,要比外在型的天才可怕得多。

总之,从围棋中我可以体会到面对艰难保持从容、镇定的可贵和不易;体会到身临沙场,短兵相接,两强相遇勇者胜的冲天豪气;体会到绞尽脑汁,用竭精力,精打细算,全力以赴去一决胜负的那种快乐;实践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静制动的踏实作风;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体会谋划、实行、成败的演变。总之,我越是深入围棋,越是入迷。

棋理与生活哲理相通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详述了。但我希望通过我今天的介绍,大家对围棋棋理有所了解,对大家的人生有所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最后希望大家热爱围棋,热爱生命!

围棋与人生

围棋与中国文化论文 马泰坤 2012011224棋——棋与人生前言棋之一字,在现代指各种包含棋子的桌面游戏。但在古时候,棋,也称弈,专指围棋。棋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和代表......

围棋与人生美文

下围棋可以悟出许多生存与发展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生平好贪图小便宜,那么,他的目光就很短浅,在下棋的时候,总是死死盯住眼前几个棋子的死活,而忽视了全局棋势的发展,这个人必败无疑......

围棋与人生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围棋与人生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围棋与人生作文

围棋与人生作文下围棋可以悟出许多生存与发展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生平好贪图小便宜,那么,他的目光就很短浅,在下棋的时候,总是死死盯住眼前几个棋子的死活,而忽视了全局棋势的发展......

围棋与人生美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围棋与人生美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围棋与人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围棋与人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