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医药行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药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中国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
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一个快速的老龄化阶段,届时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率11.17%,未来20年我国还处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老龄化和城市化将推动我国药品市场长期的增长。此外,2009-2011年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投入到各级医疗市场当中,预计2010年因医保扩容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量将达到2000亿元。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500多亿元。
工行开发区支行帮扶医药行业初见成效
北京娱乐信报 2009年7月17日
“3000余万的资金虽然不太多,但用在了刀刃上!”日前,工行开发区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健欣慰地告诉记者,工行开发区支行重点扶持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作为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一直是工行开发区支行重点支持的产业。虽然,生物医药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由于他们具有科技含量突出、自主创新多、研发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投入生产应用,加快步入急速发展、快速扩张的阶段中更需要资金扶持。顺应时机,工商银行开发区支行适时把握时机,积极设计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产品,加强信贷市场拓展和支持力度,助力开发区新医药行业的发展,与企业携手同发展共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今年4月,工行开发区小企业服务中心成立,更是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首要服务的对象。据介绍,截至目前,工行开发区支行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资金支持已达3000余万元。
目前,在工行开发区支行近两年的融资支持下,小企业客户昭衍新药研究中心稳步发展,成为了国内新医药临床前评价项目最多的实验室之一,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美国FDA现场检查的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实验室,公司下一步致力于打造外包服务的国际品牌,力争用三年时间成长为一个知名的跨国公司。资金支持客户金豪制药在甲流疫情中,率先完成了甲流检测试剂的批量生产,试用效果良好,提供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214家流感检测实验室使用。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CDC惟一合作机构,共同研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荧光PCR和RT-PCR检测试剂盒,为全国各地的疾病控制中心提供产品。
今年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万亿
中证网 2009年11月6日
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在11月5日召开的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预计今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0000亿元,同比增幅将达到30%。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明德表示,尽管国内医药市场增长平稳,但在全球医药市场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创新药研发周期低谷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应该抓住国际上大量专利药到期的时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药,争取部分国际市场,摘掉“仿制药大国”帽子。
今年医药工业总产值预增三成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落实,我国国内医药市场在维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桑国卫预计今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0000亿元,同比增幅将达到30%,而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增幅是25.7%。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40%,同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而前百位生物制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68%。
医药工业的盈利水平也保持增长,其中生物制药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18%,其中生物制药的盈利增幅为43.4%。
桑国卫认为,随着经济复苏,我国药品市场的增速还将持续,其中医院药品销售增长将超过20%,药品零售收入今后两年将基本持平。而今年11月份修订后的医保目录将收纳更多药品进入,加上医保体系的扩大,都将带来药品市场的扩容。
2009年,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对我国原料药的需求大幅减少,使得近期医药出口受到较大挑战,一季度我国医药出口出现负增长(-0.45%),西药原料药出口下降了8.8%,中成药出口下降了13.74%,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下降了22.61%。同时,全球医药市场也面临着创新药出药数量降低、难度加大的问题。
“仿制大国”或逢“翻身”时机
强生集团全球副总裁Garry Neil表示,近年全球医药市场面临大量专利药品到期的问题,而创新药的出药数量却大幅降低,药品研发难度也越来越大。
于明德认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创新药的研发工作以及实现药品认证标准的升级,这样才能改变中国多年来“仿制药大国”的形象,转向“仿制结合”、“仿中有制”,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主动权。
他举例说,华北制药(600812)和海正药业(600267)瞄准人工重组白蛋白领域连续多年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功;而鲁南制药、恒瑞医药(600276)、先声药业在品种制药及产品标准设定上作出了较高贡献。桑国卫表示,未来需要加强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基本形成国家药物创新体系。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原料药出口受到影响。于明德表示,应鼓励中国医药企业从出口原料药走向出口制剂。
他建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支持百家医药企业通过国际药品质量认证体系,进行制剂出口,并申请在欧美进行注册,实现产品在当地上市;设立医药企业质量体系转向扶持基金,为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向国外出口制剂,对获得国际认证并实现出口制剂的企业,在国家确定指导价格时与进口药品享受同等政策。
医药行业: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09年11月12日
中药产业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然而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我国的重视,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国中药产业的若干政策》,至此我国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持开始搬上台面,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在得到大力扶持的中药产业未来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在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将突破万亿元。
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上年增长13.5%,而中药产业前三季度的生产值也比上年增长20%以上,随着回归绿色自然思想的影响,中药市场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中药产业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
郭凡礼指出,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投入8500亿的巨额投资,这里面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看重也将带动中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今年我国中药产业的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而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在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偏向,预计到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不过实现这样的目标仍然需要中药产业从规模到水平上都加大投入,实行可持续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药除了可以作为临床使用的药品,还可以作为保健品、饮料、食品添加剂等等,随着中药产业化的快速扩展,未来我国中药的市场规模将大大增长,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013年前中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中投顾问 2009年11月19日
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然而自从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出后,国外的跨国企业纷纷加大进入中国的步伐,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预计未来5年,我国药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到2013年,我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方案提出要投资8500亿用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这为药品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跨国企业想要分得新医改的一杯羹,09年上半年,多家国外跨国医药巨头如赛诺菲安万特、拜耳、礼来等纷纷加大对我国的投资。
郭凡礼指出,近几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的跨国药企都开始对投资有所收紧,9月15号,礼来公司宣布裁减员工总数的近14%即5500个工作岗位,然而在同一时间却宣布将在中国扩充现在人数一倍的队伍建立研发基地以全力投入到新医改中。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虽然现在跨国医药集团纷纷踏入中国,然而,他们的投资方向却有了较大的转变,新医改之前国外跨国药企只是投资在高端药市场,然而新医改提倡基础与基层,因此,如今跨国药企的投资方向正逐步向基层医疗体系转向。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如今我国在全球的医药市场排名第五,医药市场的总值有245亿美元,但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预计到2013年前,我国医药市场的总值将达到70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深圳: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列其中
深圳商报 2010年2月6日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深圳市将从城市发展兴衰的高度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今年,深圳市计划进一步落实新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三个领域的振兴规划及其配套政策,结合深圳实际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并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深发展;努力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促进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努力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今年深圳市将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一是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鼓励企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将科技创新成功应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彻底摈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循环、不协调”的粗放发展方式。二是全面落实《深圳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空间布局规划》;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商业模式转变、产业分工和布局重构,改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过度依赖出口以及被动追随国外技术的跟随战略模式的现状。三是深入开展特色工业园区认定和管理规范研究工作,建设一批产业升级示范区;积极推动老工业区改造工作,协调解决工业区改造过程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市工业园区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离不开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今年,深圳市将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重点目录,同时,巩固市区招商引资工作联动机制,协调解决重大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研究推动出台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解决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商关心的税收返还、落户奖励、培训补贴、土地及厂房供应与补贴等问题,推动更多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深圳。
2014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钟瑞珍2013033048 中药学院制药工程 一、经济环境分析(1)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269044亿元 增长7.4%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
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3.1 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
医药行业:药材价格下降推高中药利润增速行业1-9月份数据点评。2011年医药行业1-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220.54亿元,同比增长30.17%,环比1-8月份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
4.7.1 中国医药行业概况综述4.7.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非常突出,中......
一、"九五"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关系人民健康,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的重要行业。"九五"期间,浙江医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XX年,全省医药工业系统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