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困惑[全文]_作文教学的困惑及经验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49: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作文教学困惑[全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作文教学的困惑及经验”。

寻找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广西贺州市富川县三小 陶梅英

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许多老师和学生就头疼,作文难,难作文,这是不争的事实。作文难,难就难在作文它是全面运用语文知识的一种综合性训练,是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需要依赖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作文指导的方法和策略上。作文始终是语文教学趟不过去的“河”,跨不过去的“坎”。在作文教学中我碰到最大的难题就是觉得现在的孩子一天天地失去生活的乐趣,写出来的习作枯燥乏味。习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干脆胡编乱造。面对作文,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老师也对怎么教,教什么很困惑。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指明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小学作文教学千头万绪,教学方法众多,关键在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作文中有乐趣有收获。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里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作文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知识面的狭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扩展学生的文化积累,增强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对此,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对症下药,创设出合理的情境。小学作文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几大类。写人、叙事的可用情景再现法,唤醒学生的情感。描景、状物类可通过现场观摩,实物展示,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春天,领着孩子们踏青,寻找春姑娘的足迹;秋天和孩子们到田野果园里,分享农民收获的喜悦。这些活动,自然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灵的弓弦,激发出感情的火花。情景再现法还有许多方式,如游戏、小品,或借助现代教育媒体,艺术性地再现生活。学生动情后,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怕作文,把写作文看成是苦差事。尤其是对于刚上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写作兴趣的培养。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以美文激情,在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景、事、人中激情等。学生开始写作时,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清规戒律束缚他们,努力消除学生学习习作时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二、加强朗读背诵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言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千头万绪,也难得片言只语。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厚积薄发”。一是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积累语言。课文中的选文都是经典之作,尤其是语言的典范,积累语言首先从课本开始。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积累课文中精妙的词语、语句,有特色的句群或文章的表达方法,可引导学生仿句、仿段、仿篇。通过模仿,掌握语言的范式。牢牢把握读写结合的原则,对精彩片段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练笔,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又让学生应用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要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要利用各种机会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养成做读书卡片、记读书摘要、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常为学生推荐好书、新书,让更多的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如佳篇欣赏会、经典诵读竞赛、读书心得交流、读书节等,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学校,让阅读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三、创设新颖、生动的习作形式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进行续写习作、想象习作、童话习作等多种形式的训练,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在生活中鼓励学生针对本班或本校的好人好事写表扬稿;针对同学们在校园里乱扔纸屑、果皮、瓜子壳„„影响校园环境卫生,写一则倡议书;针对学校里的不良现象,向主管教师或校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走出课堂,把习作指导课上得丰富多彩。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书本教学、理论教学、室内教学,把习作课上成劳动课、工艺美术课、手工课、表演课、写生课等,还会担心学生不喜欢吗?实践证明,语文老师只有不断的变换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口味,就一定能把习作指导课上得精彩纷呈,同样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

四、重视习作修改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修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修改是要达到一定的目标的,那就是修改完毕的文章是已经相对完善的。那么那些最终修改完毕的文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好文章。及时展示修改成果,对小学生增强作文自改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利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这个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亲自体验自己的进步,由此喜悦于自己的进步,不断地给自己鼓励。因此,修改完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在班级宣读自己的好词好句、好的段落,或者是整篇作文,他们都会特别高兴。展示他们的修改成果,这可以让学生知道,每个学生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就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找出了许多问题,也探索了一些改革的方法,但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不断进步的过程。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刚学写作文,要想一下子提高写作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作文教学中可能还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一)学生观察还不细致,不全面,很多东西视而不见,所以往往在作文选材时觉得无话可写。另外,有的孩子平时不喜欢看书,很少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以至于提起笔来却写不出心里想说的话,导致词不达意。

(二)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是这也给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的空间越大,老师们就越难把握。如每一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根本不提任何范围,学生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和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学生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就可以写什么。面对这样的习作,我们的老师犯愁了,这可怎么办,什么都可以写,那不就没有写作规定了吗?为了便于指导,有的老师把没有任何范围的习作统一为:写一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原来没有什么烦恼的孩子为了能达到这次习作要求,一个个都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三)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不管写得如何,可能都不会再作修改。大部分教师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粗略地写几句评语,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走个来回了。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几句泛泛而谈的评语。单一的评价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每次的作文教学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地走下去,需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反思,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用心去做,抓住新课程实施这个深化作文教学改革的良好契机,根据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区”,总有一天学生会愿写、想写、爱写、会写,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

作文教学困惑

寻找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广西贺州市富川县三小陶梅英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许多老师和学生就头疼,作文难,难作文,这是不争的事实。作文难,难就......

作文教学的困惑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快乐是生命最初的需要。而作文,让我们恒久地与外界保持最美丽的交流与沟通。写作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我的学生反馈给我,在他们那里得不到这样......

音乐教学困惑

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作为农村中学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随着课堂课改的不断深入,明显感觉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小组与大队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使每个孩子表现欲望增......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困惑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困惑“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王文静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

低年级教学的困惑

低年级教学的困惑、分析与对策 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小学 黄红丽 *** QQ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其间主要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工作,同时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状......

下载作文教学困惑[全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教学困惑[全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