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缩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陈家祠简介”。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的陈家祠。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清朝光绪16年动工,20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特别为书院成立专门的保护机制,并于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整体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书院建筑由深三进,广五间,包括9座厅堂,10座房子和6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组成。聚贤堂位于中央,其他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间以长廊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放的形式。总之,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底后高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的规矩和传统的艺术风格。因此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
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①多种建筑装饰艺术手段,即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琳琅满目。②建筑功能切合岭南气候特点,如长廊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感觉幽雅宜人,极具岭南风味。
那现在就让我来整体介绍一下陈家祠的“深三进”。
一,来到陈家祠的一进大门外,首先我向大家来介绍一下大门外的屋顶脊饰,屋顶脊饰色彩斑斓,富丽堂皇,极具民间艺术韵味。你们看:那蹲伏在屋沿垂脊上的六对一米多高的灰塑独角狮,全身朱红色,张口翘尾,就像要临空而下,气势雄伟。陈氏书院将灰塑独角狮装饰在垂脊之上,带有辟邪保平安的寓意。
接着就来重点了解下陈家祠的花脊和砖雕。陈家祠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灰塑,上层为陶塑。陶塑是佛山石湾烧制出品,采用玻璃釉彩。主要以黄,绿,宝蓝,褐,白五种颜色为主。石湾陶塑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眼无珠,不施釉彩。而且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在屋顶驳接嵌砌而成。请大家注意看,花脊的两端都有一对造型独特的动物,这种动物就是传说能防火避灾的鳌鱼,兼有“独占鳌头”的意思。
大家放远望去,会看到陈家祠正门两侧的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无不传神,雕工更是精细入微,是广东现存最好和最大型的作品。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下陈家祠一进的这两扇大门,两扇大门上所彩绘的门神为尉迟恭和秦琼,据说有镇邪保平安的作用。
二,跨进首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四扇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它立在大厅和庭院正中,不仅起到分隔内外空间的作用,透过镂空雕花更是令人产生一种幽深高雅的美感。这四扇屏门所雕刻的皆是吉祥如意的图案,如“创大业,儿孙永发”图,“五福捧寿”图,“青春发达,大器晚成”图和“渔舟晚唱”图。
转出屏风,视线豁然开朗,庭院满是花草树木,绿荫婆娑。沿着中轴线方向,前院架起了东西两道彩带般的长廊,连接首进和中进建筑。这条长廊不仅有如意吉祥的图案,更为可贵的是灰塑的装饰,灰塑工艺是以石灰作为主要材料,拌入稻草或草纸,制成草根灰和纸根灰,用铜线做骨架,以瓦筒为躯干,艺人直接在建筑装饰部位上制作,随意发挥技艺,最后绘上矿物质颜料而成。灰塑的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逼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充满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陈家书院的灰塑,题材十分丰富,塑艺精美,规模宏大,总长度为1800余米,居全省民间建筑装饰之上。穿过长廊,迈上台阶,两座建筑之间,山墙高耸,形成一条通道,此通道俗称为“青云巷”。青云巷美观而又实用,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及防火的作用。中座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聚贤堂是当年陈姓族人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以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三,后进是安放神主牌位和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共有十一座八米多高木雕大神龛,龛堂阶台上安放着众多牌位,正中最高者为陈氏远祖舜帝,列祖按序排列。另外凡是捐巨资兴建陈氏书院的陈姓族人,均可在此设立长生位。每年春秋两季,陈性族人在此举行合族祭祖仪式,以示对祖先的虔诚敬意。陈氏书院龛罩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
四,看完三进的主体建筑,我们可以简单地来游览一下东西斋和厢房,东西厢房是当年陈氏学子们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廊庑与厢房相连。厢房所用的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室内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前东厢为《滕王阁》,前西厢则为《夜宴桃李》,虽然只有两幅画,但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使书院更富诗意而显得雅致清新。总体来说,陈家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陈氏书院后感叹不已,附诗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对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给以极高评价。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陈家祠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1894年竣工落成。陈家词又叫陈氏书院,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从前面两个名称来年,显然是祠堂和学堂,且与陈姓有关。......
陈家祠概况: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名陈氏书院。清光绪16年动工,光绪20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氏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
陈家祠讲解线索:【简介】—【建筑特点】—【一进(大门外)】—【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后进】—【西斋和厢房】 【简介】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
陈家祠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陈家祠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