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司法所司法行政服务标准化实施细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规范化司法所标准”。
高邮市司法所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服务标准化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邮市司法所文明服务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基层司法行政干警规范服务意识,塑造公正廉洁执法良好形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我市司法所创建标准化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的基本准则,是考核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依据之一。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高邮市各乡镇、园区司法所和全体在职基层司法行政干警。
第二章规范服务标准
第四条基层司法行政服务的基本要求是:公正廉洁、热情主动、亲切和睦。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具体情节,使用打招呼语言、解答语言、宣传语言、商量语言、安慰语言、鼓励语言和感谢语言。对不同群众的称呼要礼貌得体,对外地群众要讲普通话。
第五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要做到“三坚持”、“五不得”、“七个做到”、“两确保”。
(一)“三坚持”:坚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坚持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坚持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二)“五不得”: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不得吃请受礼。
(三)“六个做到”: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
(四)“两确保”:确保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8%以上;确保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
第六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六个一”,确保“五有”。
(一)发放普法小册子、编印《农民普法》小报、发放《普法惠民一卡通》等,实现农村每户家庭有一份学法资料;
(二)为每个村聘请一名法律顾问,使每个村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工作中有“把关人”;
(三)结合农“农家书屋”工程,在每个村设一个“法律图书角”,法律书籍不少于100册,相关法律报刊杂志不少于10种;
(四)每个乡镇建设一个法制长廊,每个村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组一块黑板报,并定期更新内容;
(五)为每村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培训辅导、布置工作等举措,他们在法制宣传、纠纷调解、信息勾通中发挥作用;
(六)每季度组织一次法制巡回宣讲,依托乡镇法制宣讲团到各村宣讲。
(七)确保农村普法有计划、有资料、有阵地、有队伍、有成效。
第七条社区矫正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三个一”制度、做到“三个到位”、把好“三道关口”、推行“五知工作法”,实现“制度监管不失控、人性矫治少再犯”的目标。
(一)在接受社区矫正对象时认真落实“三个一”制度:与每个社区矫正对象见一次面;谈一次话;建立一个档案。
(二)在实施矫正工作中做到“三个到位”:教育到位;感化到位;监管到位。
(三)在整个矫正过程中把好“三道关口”:把好“衔接关口”,强化与公、检、法的衔接,确保矫正对象一个不漏纳入矫正范围。把好“执行关口”,认真落实请假报告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定期走访制
度;严格落实“周汇报、月考核、季评议”日常管理措施。把好“奖惩关口”,与公安、检察组成联合考核组,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正确实施奖惩措施。
(四)推行“五知工作法”:
“一知基本情况”,通过查看资料、与矫正对象谈话、与其原工作单位联系等途径了解矫正对象的成长环境、工作经历、犯罪的前因后果、思想动态等,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使矫正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知家庭成员”,通过走访矫正对象家庭,了解其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的情况,并确定监管人,使之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
“三知人员交往”,通过与矫正对象所在村、社区矫正志愿者、邻居、知情者中获得其平时社会交往信息,得到更多、更真实、更具体的思想和行为信息,并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四知经济来源”,掌握矫正对象从事的职业,本人及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状况,并及时帮困解难,做好感化工作。
“五知矫正方案”,熟知每个矫正对象的矫正方案,并对重点个案进行及时修改、调整,使矫正措施行之有效,实现动态追踪管理。
第八条帮教安置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三帮一”措施、做到“六个清楚”,确保“两率”。
(一)“三帮一”制度:一名乡镇领导、一名派出所民警、一名村干部(或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三人帮教小组,结对帮教一名刑释解教人员。
(二)“六个清楚”:对每个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底数清楚、基本情况清楚、思想动态清楚、生活来源清楚、交往关系清楚、现实表现清楚。
(三)确保“两率”:确保帮教安置率达100%;确保近5年内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6%以内。
第九条基层司法行政干警不允许讲服务禁语,做到文明用语、依法行政、规范办事,实现服务人性化、执法规范化。
第十条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实行办事依据、办理程序、工作职能、服务承诺、投诉渠道“五公开”制度。
第十一条司法所实行首问责任制。
第三章廉洁自律标准
第十六条基层司法行政干警职业道德标准和公正廉洁执法纪律要求。
(一)基层司法行政干警职业道德标准。
1、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在其位、尽其责。
2、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要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勇气和信心;弘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作风和激情。
3、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同事之间相互理解、干群之间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服从大局,服从工作分配。
4、勤奋学习,精通业务。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本岗位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二)公正廉洁执法纪律。
1、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做到依法办案,严禁各种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守法遵纪、清正廉明。严禁“吃、拿、卡、要”的行为。
3、刚正不阿、执法为民。树牢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消除特权思想,自觉抵制说情风,对待群众诉求严禁有冷、硬、横、推等现象。
4、公正执法、积极作为。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树立大局意识,杜绝机械执法、趋利执法、影响发展环境的现象;消除形式主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5、坚持原则,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与党中央保持
高度一致,讲组织原则;严格执行廉政纪律,严禁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坚持依法办案,坚持文明执法;严格遵守社会道德,抵制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
第四章服务承诺标准
第十七条为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司法所实行公开服务承诺制度。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做到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
(二)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勤奋学习、举止文明。
(三)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基层司法行政职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司法所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和司法行政工作一线窗口的作用。
(四)加强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处中心建设和村(居、企)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加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力度,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98%,重新犯罪率控制在6%以下。
(六)强化法制宣传职能,积极实施依法治市方略,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
(七)积极完成社区矫正工作,严格教育、监督、考核、奖惩等各项制度,认真落实监督措施,严密防范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政务公开等制度。
第五章考评奖惩标准
第二十条局机关每年组织考核小组对照《服务标准化考核表》,对每个司法所进行百分制考核考评。并根据考核成绩优劣,结合市纪
委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民主评议结果,分别给予奖励或责任追究。
(一)考核内容及标准。考核成绩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即:考核得分为90-100分(含90分)的为“满意”;85-90分(含85分)为“基本满意”;85分以下为“不满意”。
(二)考核办法
1、听汇报。各所根据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认真做好总结汇报,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和问题,进行自我评价。
2、组织综合考核。局机考核小组依据考核标准,查看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组织民主测评。
3、评分:(1)自我评估。各所对照考核细则逐项进行自我打分。
(2)考核小组综合考评。考核小组根据各所工作汇报情况、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组织民主测评的情况,以及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照考核评分细则进行逐项考核和综合评分。考核小组综合评分为年终考核成绩。
(三)年度考核成绩评定为“基本满意”及以下的司法所,取消该单位当年各种“先进单位”评选资格,司法所长在当年的各种考核中不能定为“优秀”。
(四)年度考核成绩评定为“不满意”的司法所,对司法所长给予全系统通报批评。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基层司法行政干警要严格要求自己,熟悉并正确理解本细则的内容,经常自省、自律、自励,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自觉行为。
第二十二条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012年司法所司法行政工作汇报镇司法所镇党委县政府的直接指导和上级营业部分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实践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党的十七届和十七大 中全会精神......
**乡2015年司法行政工作计划2015年,我乡司法行政工作以中央、省、市及县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县司法行政机关和乡党委、政府既定工作安排,以 “强化业务、服务大局、创......
**司法所2010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区司法局:今年以来我镇的司法行政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关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司法所2010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一年来,××司法所在党委政府和新罗区司法局的双重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
××司法所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一年,对于××司法所来说,这将是个承前启后的一年,有机遇更有挑战。“五五”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