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语文组 李成林
读完《倾其所有只为捐资助学》这篇报道(2005年6月28日《中国青年报》),我被深圳市青年歌手丛飞捐资助学的事迹深深打动了,眼睛里分明有种润润的东西。然而,部分受助人得知丛飞身患重病不仅不伸出援手,反而出语让人心痛:“任何人做事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指丛飞)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猜到。”“难道你对以前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的承诺后悔了吗?难道你就忍心看着这些孩子因为没钱而重新失学吗?”“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这样毫无人情味的话还很多,我不想摘录下去了。一些受助人如此绝情,让稍有良知的人始料不及。俗话说,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丛飞捐资助学的初衷并不需要别人的回报。假如他有点私心的话,他就不会落到这样尴尬的境地。捐出去三百多万,欠债十七万,自己的住房贷款还不起,女儿的托儿费交不上。每次去贫困山区,都捐光了外衣和钱物,到头来身患重病却交不起医疗费。如果丛飞要是有所图的话,他用不着倾其所有捐资助学,凭他的歌手地位就可以名利双收,何必苦了自己滥得虚名,让别人说三道四,戳脊梁骨。尼采曾经说过,圣贤有两种:生来的圣贤和出于恐惧的圣贤。生来的圣贤对人类有一种自发的爱;他行好事是因为行好事使他幸福。我个人认为丛飞就是生来的圣贤,可从丛飞的善举来看,他绝对不喜欢我冒昧给他扣上的光环。
不晓得什么时候,我们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现象喋喋不休。然而当“善”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总要怀疑别人是不是披着“善”的外衣别有用心。一旦“善”是事实成就了自己,便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慷慨。不管什么原因,即使像丛飞濒临死亡,也不应该中断。接受别人的行善而不知感恩,认为别人行善理所当然。难怪中国慈善事业举步维艰,不是有能力行善的人的道德素质跟不上,而是的确有些不如意的现象叫人望而止步。这些个别现象应验了尼采的疯话:同情弱者是罪恶。或许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应该,但愿文章开头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只是暂时的。
在功利的社会,我们不能不承认,有人被名利迷失了方向,朦胧了眼睛。因此,对丛飞倾其所有捐资助学的高尚行为,部分受助人往往要戴上有色眼镜,以自己功利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固执地,甚至不负责地说: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话语冷漠行同陌路,好人的结局难道只有流血流泪?行善人不需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但作为受助人,最起码不要在行善人面临困境时,口吐诛心话,使其伤心寒心。在别人的帮助下度过了难关,不言感谢,却质问别人的帮助是为了图什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良言一句三冬暖,简单的道理只能针对别人而不能针对自己。骨子里充斥冷漠的人,大学毕业走出校门又能为社会做什么?
丛飞图什么,他倾其所有的善举就是最好的诠释。也许我这番感慨在他的善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庸俗无比。他现在身患重病对自己的善举依然无怨无悔。他是当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在镜子里:高尚的人愈来愈高大,丑陋的人愈来愈渺小!
作者邮箱: xjbclcl@sina.com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
篇1:丛飞事迹简介 丛飞事迹简介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
丛飞事迹简介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媒体报道后他所捐助的一个学生......
丛飞事迹简介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