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练习题15篇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6 01:39: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初二语文练习题15篇

初二语文练习题1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唐雎( )2、韩傀( )3、免冠徒跣( )( )4、以头抢地( )5、彗星袭月( )6、天下缟素( )7、寡人谕矣( )

二、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______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否,非若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_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分析。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解释加点的词。

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

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

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

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

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的领土。

3.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_②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练习题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

(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

(2)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15、根据上下文,为文中括号处选填一个词语。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A、严谨B、严峻C、严密D、严厉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

伯诺德夫人:

大儿子杰克:

小女儿杰奎琳:

1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分句,分别运用了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成分写出了德军的。

18、第⑤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来了”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

19、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表达实践

20、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故事情节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参考答案

14、(1)名词(2)形容词

15、C

16、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小女儿杰奎琳:说要睡觉,拿走蜡烛。

17、夸张;紧张憎恨;凶恶

18、厄运指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必遭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19、机智、勇敢、镇定

20、略

21、一只和平鸽,从长城上飞过,上方写着“不要让和平蒙上鲜血”,下方写着“热爱和平,热爱我们的家”,其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平鸽是和平的象征,这告诉我们,要热爱和平,热爱祖国。

初二语文练习题3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媵人持汤沃灌 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腰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备容臭容 容臭: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而乡邻之生日蹙

②色愈恭,礼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披坚执锐

④奉命于危难之间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衾拥覆

B、木以物喜,不以己悲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选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患:担心,忧虑

②汤:热水

③腰:挂在腰间

④容臭:香袋

2、B

3、①我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意思正确即可)

4、①叩问之难;

②求师旅途之艰;

③生活之苦

初二语文练习题4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崇()和谐()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③饮jiàn()④ɡǒnɡ()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这是一篇,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结构,强度。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崇拜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证明表明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5.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

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举例子B 打比方C 列数字D 作比较

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选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和

()作者也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但其说明的角度不同:

作者是从说的;张嘉贞的话是从说的;张鷟的话是从方面说的。

2、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3、下面这句话中加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②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③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4、本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5、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7、赵州桥充分体现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美观的特点。

8、赵州桥的设计最富有创意的是大拱上加小拱。请根据

文中赵州桥特点(一)和(二),用弧线在右边的方框

内画上大拱和小拱,完成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略。(要求:大拱和小拱的数量和位置正确;用弧线;图形整体效果好。)]

9、请写出赵州桥小拱设计的好处。每条不超过8个字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10、“桥”在字典中被解释为:“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现在还可指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商桥等,请再写一个有这样比喻意义的带“桥”的词语,并解释它的含义。

词语:词语解释:

11、有人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老的石拱桥都应当被新型的斜拉索桥淘汰。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不超过60字)

12.赵州桥第二个特点中的“不但……而且”能否删去?为什么?

13.本文段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列举出三种。

14.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标明层意。

15.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

(三)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它的四个特征是:、、、

2、划线的三个句子分别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3、把这段文字分层,简述各层意思

4、“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特点。

6.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7.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8.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从现象到本质D.从主要到次要

9.这段文字介绍桥长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介绍桥面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10.“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排比、比喻B.排比C.排比、比喻、拟人D.排比、拟人

1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填空。

⑴《中国石拱桥》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文章通过对________和________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_______为顺序。

2.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水经注》提到了的“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3.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③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④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语句中不能体现石拱桥结构坚固这一特点的是()

A.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B.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C.这座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D.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5.本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为什么题目不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你由此可以推断出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吗?

三、课内阅读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通称。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专供行人通行的“人行天桥”,专供自行车通行的“自行车天桥”,专供机动车通行的“立体交叉桥”,也有自行车、汽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大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桁架结构天桥、斜拉桥结构天桥等等多种。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叶型、环型、喇叭型等多层立体交叉或定向型及半定向型的立体交叉。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天津的“蝶式立交桥”就被天津人引为自豪和骄傲。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方面的巨大作用。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我国自1964年在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体交叉桥以来,现广州已有各种立交桥9座,人行天桥、高架桥16座,目前已动工的广州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路系统,长达7公里。北京现有立交桥20座,上海有人行天桥13座,跨铁路人行天桥6座,连过去被人们称为“地无三尺平”的贵阳,也于1986年10月1日建立了全省第一座人行桥,成为山城的一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桥的“乐章”还远未结束。未来的天桥将是一种立体化的综合结构,天桥将把整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人们可通过天桥从这个商店走到那个商店,从家里走到医院、学校、办公楼,降低了高层建筑之间的“相对高度”。将来的天桥还将由露天变成透明圆罩的封闭式,宽敞的天桥两旁设有各种饮料店、小吃铺、花坛、靠椅等设施。人们既不用担心日晒雨淋,又不用担心白天黑夜的差别,尽可在天桥这“空中长廊”中,自由、安全、舒畅地通行,去上学,去工作,或者去走亲访友,或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

1.文章说明的内容是天桥的()()、()()、()()、()()和天桥的()()。(每空只许填写一个字)

2.在原文中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3.文章最后一段中“降低了高层建筑之间的‘相对高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文章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⑴大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⑵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

☆新题探密

用天气预报的语言介绍下面的天气。选出其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时分,天气突然阴暗下来,下午还时不时下起濛濛的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A.多云转阴,午后有间断小雨,风力1-2级

B.云间阴,下午有雨,伴有短时微风I-2级。

C.阴有云,午后有轻风吹拂,细雨连绵,风力1-2级。

D.以阴为主,风雨交加,气温明显转凉。

答案:A

☆写作小练笔

仿照示例,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下“黑板”、“书本”、“飞机”或“网络”。(任选一个)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仿写:

☆作文素材

悲情英雄——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反英斗争中,年仅17岁的阿拉法特自告奋勇,从沙漠部落中购买武器,偷运到巴勒斯坦,一时成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毅然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战争中。在战火硝烟中,他看清楚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惨命运,认识到革命是惟一的出路。此后十几年的时间,他一直为保家卫国的理想舍身奋斗。

自由,比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宝贵。阿拉法特朝着理想国度勇往直前,1993年,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第二年,他结束2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阔别多年的加沙。1996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连任至逝世。

参考答案:

一、1.⑴B⑵A⑶A⑷B⑸B⑹A 2.D(A项中的“才”应为“材”,B项中的“祟”应为“崇”,C项中的“优”应为“悠”。) 3.⑴D⑵A⑶C⑷C⑸B 4.⑴雄跨⑵雄姿⑶推崇、欣赏、奇观⑷杰作 5.⑴打比方⑵列数字⑶作引用⑷举例子⑸作诠释

二、1.⑴事物赵州桥卢沟桥特点及光辉成就⑵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时间 2.A(应在“建成”前加“大约”,在“是”前加“可能”。) 3.②①④③ 4.B(只是写了卢沟桥的建筑形态方面的特点,并没有体现出结构坚固这一特点。) 5.因为本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只是代表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两个典型的例子。可见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三、1.B2.①历史悠久。②结构精巧。③强度高,坚固耐用。④形式美。3.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4.“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四、1.分类;结构;形状;作用;发展2.每一段的第一句话。3.“相对高度”的意思是指由于天桥将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了,免去了上上下下的麻烦,虽然实际高度并没有降低,但相对的高度降低了。4.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5.⑴说明大桥结构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不是一时的或阶段性的发展。⑵说明这些结构形式是人行天桥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初二语文练习题5

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的.确(dí)解剖(pōu)不逊(xùn)邮差(chāi)

B、泄漏(xiè)瞥见(piē)捕获(bǔ)教诲(huǐ)

C、绯红(fēi)芋梗(gěn)发髻(jì)系住(jì)

D、匿名(nì)霉菌(jūn)畸形(qí)诘责(jié)

2、选出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不逊A、无礼B、差C、谦逊()

(2)深恶痛疾A、疾病B、痛恨C、疾驰()

(3)油光可鉴A、鉴别B、鉴赏C、当镜子照()

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

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

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

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

4、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A初中物理、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

(1)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3)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4)第四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6、说说下面句中加黑副词的含义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

B、“实在标致极了。”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C、“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练习题6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弧形(gū)长虹(hóng)拱桥(gǒng)

B.匀称(chèn)绝伦(lún)和谐(xié)

C.饮涧(jiàn)石砌(qiē)桥墩(dēn)

D.雕刻(diāo)陡坡(dǒu)推崇(chǒng)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题后改正。

(1).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势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论。()

(3).远望这座桥就象“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3.为下面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这种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3).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各拱相联,

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4.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1)无独有偶——

(2)残损——

(3)懒惰愚笨——

(4)重视———

5.解释下面的词语:

(1)惟妙惟肖:。

(2)独一无二:。

(3)古朴:。

(4)巧妙绝伦:。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7.仿照例句,用“……不是……而是……因而……”这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例]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造句:。

8.填空。

(1).说明事物的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中国石拱桥》属于说明文。

(2).《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的专家。

【综合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赵州桥的特点B.中国石拱桥

C.赵州桥D.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

2.选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对其所起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A.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制造奇特。

B.引用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

C.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表明赵州桥早在唐朝就受到了人们高度的赞扬。

D.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唐朝人才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3.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赵州桥的形式优美B.赵州桥的长、宽及结构特点

C.赵州桥很坚固D.赵州桥的桥拱

4.选文中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下定义B.下定义作比较

C.列数字打比方D.打比方分类别

5.根据赵州桥的第(二)、(三)两个特点,可以概括出中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优良传统是

6.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答: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拄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予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1.文段在介绍卢沟桥时紧紧扣住《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惊人杰作”这一点。如写形式优美,就摹写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写,就用“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与“

”作比较。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因为它是中国石拱桥中典型的石桥。

2.选文第一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列数字B.列数字打比方

C.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下定义

3.说明的语言必须准确。加点词“几乎”是的意思,这一副词的作用是。

4.“永定河上”四字主要用来说明卢沟桥的。文段中介绍的还有卢沟桥的修建年代、长度、宽度及。

5.文段引用马可·波罗的赞语和“卢沟晓月”。都是说明卢沟桥的特点,且侧重于说明卢沟桥的。

6.从卢沟桥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杰出成就是用料省、、,这也是古今中外桥梁建筑以及任何建筑所一致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选出正确答案。()

A.从现象到本质B.从原因到结果C.从特点到用途

D.从整体到部分E.从主要到次要F.从概括到具体

3.确定这种顺序依据文中的哪些关键词语?将它们写在横线上。

答: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的这个例子说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写在横线上。

答:

5.文中加点词,“极其”和“各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拓展练习】

一.阅读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OoC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若日照增长,气温稳定在3oC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OoC等温线以南,8oC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oC—6oC,冬季旦平均气温OoC的天数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10oC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1.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

2.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选文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6.选文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

7.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想一想,写在下面。

二.作文

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与海洋……生活的色彩是丰富的,红的热血,绿的生命,蓝色的梦幻与安宁……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

请你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500-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小编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练习!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1)
2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2)
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3)
4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4)
5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5)
6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6)
7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7)
8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中国石拱桥练习题(8)

怎么样?上面的题你会了吗?希望看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可以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基础练习】

1.B

2.(1).式(2).伦(3).像

3.(1).不但而且甚至

(2).不但而且还

(3).由于所以

4.(1)独一无二(2)完整(3)勤劳聪明(4)轻视

5.(1)描绘得分逼真精妙(2)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比拟的(3)朴素而有古代风格(4)(方法和技术)等灵巧高明超过寻常,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6.B7.略8.(1)事物(2)茅以升桥梁

【综合练习】

(一)1.C2.D3.B4.C

5.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坚固耐用

6.赵州桥桥洞设计得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还有一个创造性的设计,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另外,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二)1.结构坚固;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联拱2.C3.差不多;表程度

4.位置(或方位,地理位置);石拱数5.形式优美(或建筑优美)

6.结构巧;强度高

(三)1.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2.E

3.首先,其次,再其次。

4.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5.“极其”表明了工艺精巧的程度;

“各种”。表明了石料种类多,便于建筑取材。

【拓展练习】

1.此题为开放题,

无惟一答案,能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比喻即可,如“像碧玉”、“像宝石”等。

2.雁到衡阳不再南飞的原因

3.列数据。4.逻辑顺序。

5.提出了“北雁南飞到衡阳为止”的现象;使语言更富于表现力。

6.从气温条件、地理环境、大雁体力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7.“衡阳雁去无留意”。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1)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时候,就要多做一些同步练习。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中国石拱桥练习题(2)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崇()和谐()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③饮jiàn()④ɡǒnɡ()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这是一篇,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结构,强度。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崇拜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证明表明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5.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

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举例子B 打比方C 列数字D 作比较

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选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和

()作者也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但其说明的角度不同:

作者是从说的;张嘉贞的话是从说的;张鷟的话是从方面说的。

2、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3、下面这句话中加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②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③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4、本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5、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7、赵州桥充分体现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美观的特点。

8、赵州桥的设计最富有创意的是大拱上加小拱。请根据

文中赵州桥特点(一)和(二),用弧线在右边的方框

内画上大拱和小拱,完成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略。(要求:大拱和小拱的数量和位置正确;

用弧线;图形整体效果好。)]

9、请写出赵州桥小拱设计的好处。每条不超过8个字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10、“桥”在字典中被解释为:“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现在还可指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商桥等,请再写一个有这样比喻意义的带“桥”的词语,并解释它的含义。

词语:词语解释:

11、有人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老的石拱桥都应当被新型的斜拉索桥淘汰。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不超过60字)

12.赵州桥第二个特点中的“不但……而且”能否删去?为什么?

13.本文段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列举出三种。

14.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标明层意。

15.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

(三)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它的四个特征是:、、、

2、划线的三个句子分别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3、把这段文字分层,简述各层意思

4、“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特点。

6.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7.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8.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从现象到本质D.从主要到次要

9.这段文字介绍桥长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介绍桥面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10.“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排比、比喻B.排比C.排比、比喻、拟人D.排比、拟人

1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初二语文练习题7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秩序(chì)调运(diào)

悬崖勒马(lè)惊魂甫定(pǔ)

B.折本(zhé)喟然(wèi)

并行不悖(bèi)酩酊大醉(dǐng)

C.差劲(chà)拙劣(zhuō)

似是而非(sì)数见不鲜(shù)

D.殷勤(yīn)囤积(tún)

春色撩人(liáo)蒙头转向(mēnɡ)

【解析】

A项“秩”读zhì,“甫”读fǔ;B项“折”读shé,“喟”读kuì;C项“数”读shu。

【答案】 D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5分)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庖

B.勤检弱不经风整饬历久弥新

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

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夙兴夜寝

【解析】

A项“誓死如归”应为“视死如归”;B项“勤检”应为“勤俭”,“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C项“举步为艰”应为“举步维艰”;D项“夙兴夜寝”应为“夙兴夜寐”。

【答案】 B

3.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5分)

①由于年龄小,兄妹又多,全仗母亲独力________了。

②母亲似乎把一世的________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③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准则,什么事都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________。

A.抚养 委曲 界线

B.抚养委屈界限

C.哺养委曲界限

D.哺养委屈界线

【解析】

抚养:爱护并教养。哺养:喂养。委曲:a.河流、道路、曲调等弯弯曲曲;b.名词,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界线:分界线(具体的)。界限:事物区别的分界(抽象的事物)。

【答案】 B

初二语文练习题8

一、基础知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叱咄(duō)缥碧(piǎo)弗之怠(dài)

B、烨然(huá)泠泠(léng)轩邈(miǎo)

C、皲裂(jūn)箪瓢(dān)辄尽(zhé)

D、婵娟(chán)黔娄(qián)汲汲(jí)

2.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衔觥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3.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舍(学舍,书馆)容臭(气味,臭味)

B、铁未销(销蚀)把酒(端起)

C、期在必醉(期望)甚箭(快)

D、戾天(至,到)何许人(处所)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绝:天下独绝()

百叫无绝()

(2)好:好鸟相鸣()

好读书()

(3)至:礼愈至()

至舍()

(4)而:既醉而退()

足肤皲裂而不知()

5.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

(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6.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7.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初二语文练习题9

初二语文春酒练习题八年级

初二语文春酒练习题1、注音和释义

家醅()薏米()煨炖()枸杞()两颊()

如法炮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马当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名思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与理解

(1)作者都回忆了儿时在家乡的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回忆的事中,作者都描写了哪些人?这些人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在文章中画出来,并概括一下。

描写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赏析:

例子1:到了喝春酒的时候,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呦!”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添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分析:这里运用了语言描写,特别是“呦”语气词的运用,写出了母亲的自豪之情也表现出母亲的和蔼可亲;“呀”字写出了母亲在善意提醒“我”,以及对“我”的关怀呵护;总之这两句话,让我们读到了一位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

例子2:其实我还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分析:“伸”和“舔”等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幼年的“我”贪喝八宝酒情态;“偷偷”写出怕被母亲发现的心理,总之这些细节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的特点。

练习分析加黑部分:“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练习题10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饮水与健康

李复兴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2/3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人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出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玲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1/3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饮料中含糖,喝多了会抑制摄食中枢,人容易“反食”。

(选自《自然与人》,有删改)

12、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问题?

1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14、文章第⑤、⑥段大量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15、文章结尾说“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中含糖,喝多了会抑制摄食中枢,人容易‘厌食’”。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喝饮料代替喝水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读了本文,你对喝饮料代替喝水的现象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本文饮水知识和身边生活现象简要谈谈。

表达实践

16、观察日出或日落,然后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中考链接

17、下面的句子是个病句,并且有—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指出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拍摄“锦绣河山”的电视节目由凤城电视台和方正集团联台录制,目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说明句子病因并修改:

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语精华

☆古诗中的夕阳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10、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赵翼《太湖暮归》

11、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李白《登新平楼》

12、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苏曼殊《吴门》

13、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14、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5、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汪元亮《湖州歌》

参考答案:

12、着重说明了饮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和饮水要注意的问题。(意思相近即可)13、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的:①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②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④喝足够的水,可延缓衰老,利于长寿。14、参考:①“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人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作用:用数字准确具体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②“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作用:精确说明了特定体重的中年人每日的排水量。③“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或:每日“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作用:精确说明了人一天所必须的饮水量,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5、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谈出自己的认识,结合了本文饮水知识和生活中喝饮料代替喝水这一现象即可。16、略17、说明句子病因并修改:“拍摄”与“录制”重复,应删除“拍摄”。标点符号修改:“锦绣河山”是电视剧名称,应用书名号。

初二语文练习题11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洢(yī) 器皿(mǐn)

罔(wǎnɡ) 贻(yí)

轩敞(xuānchǎnɡ) 峨冠(é)

矫首(jiǎo) 黍米(shǔ)

八分有奇(jī) 轩(xuān)

箬篷(ruò) 糁之(sǎn)

多髯(rán) 衣褶(zhě)

袒(tǎn) 诎(qū)

椎髻(jì) 壬戌(rénxū)

甫(fǔ) 篆章(zhuàn)

二、词语释义

明有奇巧人:手特别巧。

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因,就着。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舟。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启窗而观:开启。

石青糁之:涂。

东坡右手执卷端:拿。

东坡现右足:露出。

佛印绝类弥勒:极像。

左臂挂念珠倚之:靠。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

其船背稍夷:平。

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三、语句解读

1.通假字:

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诎右臂支船(“诎”同“屈”)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同“父”)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

2.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特殊句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

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

则题名其上(省略句)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句)

四、作家作品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嘉善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他生活在明朝晚期阉党横行的年代,其父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宦魏忠贤结党朋奸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阉党威逼悲愤而死。著有《茅檐集》。

1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之处是:。

13.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1)简洁:

(2)周密:

(3)生动:

14.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5.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核舟雕刻的是的故事。

16.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17.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和,引出核舟的;第二段说明核舟的和。

18.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19.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20.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二)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鲁直居。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手执卷端,手抚鲁直背。鲁直手执卷末,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足,鲁直现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膝,诎臂支船,而竖其膝,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1.给下列各字注音。

髯()卷()弥()属()

22.在文段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

23.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

A.大苏B.泛C.赤壁D.大苏泛赤壁

24.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

A.先总后分B.先分后总

C.先中间后两边D.先两边后中间

E.先上后下D.先下后上

25.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原句写在横线上。

(1)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2)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

(3)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26.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

(三)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27.给加点字注音。

季弟()山坳()城巅()洞敞()

28.下列兄弟排行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季叔仲伯B.仲季伯叔

C.伯仲叔季D.叔伯季仲

29.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指出在句中的意思。

(1)长五分许许:

(2)向背皆山向背:

(3)楼门洞敞洞敞:

30.给下面的语句补写上省略的成分。

山坳插一()城。

31.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A.拿起鼓槌,像冻得不能忍受的样子。

B.拿起鼓槌在打鼓,像冻得不能忍受的样子。

C.拿着鼓槌在敲打,像是不能胜任寒冷的样子。

D.拿着鼓槌,像不能胜任寒冷的样子。

(四)

居安思危

司马光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32.本段文字短小精悍,只有两句描写,却深刻揭示了一个的大道理。

33.画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通,意思是

(2)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

通,意思是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傥遽自放纵遽:

(2)今中国幸安幸:

(3)四夷俱服夷:

(4)唯惧不终终:

(5)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故:

35.翻译下列句子

(1)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2)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三、写作

36.选择一件工艺品,仔细观察后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一、1.mǐnshǔwǎnɡyíruòsǎnxuānránzhémíyǐjíjìzhuànrénxū

2.(1)顺着,就着模仿,这里指雕刻

(2)赠

(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

(4)语气助词了

(5)举不相类似

(6)平

(7)清楚明白

(8)竟然满

5.(1)有又(2)诎屈(3)衡横

6.(1)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明说明

(2)“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

7.D8.B9.B10.C

11.(1)c(2)b(3)a(4)a(5)c

12.(1)苏东坡、黄鲁直一起观看一轴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把桨。

(3)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4)总计在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子。

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13.(1)文字少,传播信息量大。如第2段用380多个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物。

(2)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如船尾与船头关联、照应。“楫”与“居右者”“居左者”照应,“左手倚一……”与“右手攀……”关联,“右手执蒲”“左手抚炉”关联,“其人”与“居左者”照应。

(3)本文有些段落运用了描写,写出特点,把无生命的核舟描绘得生动、传神。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写出东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攀趾,若啸呼状”写出舟子的姿态特征。

14.(1)因势利导(2)独具匠心(3)栩栩如生

二、(一)15.魏学洢说明文“大苏泛赤壁”

16.(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2)(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桃核刻成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4)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7.生活时代姓名精湛技艺来历大小格局

18.数字说明(列数字)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19.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0.船在中间处高起,上有箬篷覆盖,两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开关,有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分别刻有8个字。

(二)21.ránjuànmíshǔ

22.右左右左左右右左右右左左

23.A24.ACE

25.(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左手抚鲁直背;苏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3)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26.生动描述核舟上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三)27.jìàodiānchǎnɡ

28.C

29.(1)左右(2)正面和背面(3)大开

30.座31.B

(三)32.对话安邦治国

33.(1)傥倘倘若(2)希稀少见、少有

34.(1)立即(2)幸亏(3)东部民族(4)长久地保持(5)所以

35.(1)唐太宗对左右近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虽然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2)国内外太平安定,我不认为值得高兴,惟独高兴的是陛下身处安稳境地,还考虑到危险的时候啊!

三、36.(略)

初二语文练习题12

【课内阅读】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说说下面例句中两个高墙不同的意味。

①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②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小英雄的影像也忽地模糊了,但我想着想着,沙地、天空、圆月又出现在眼前。为什么影像会模糊?从全文来看,我真的不留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联系全文,说说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对新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希望,为什么闰土的希望切近,而我的希望茫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处划线句中都说到了路,我的路和最后一句中所说的是同一条路吗?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练习题13

一、基础知识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骇( )破了胆 掳( )去 炙( )烤 诘( )词

惧惮( ) 震悚( ) 粗拙( ) 孤孀( )

2、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B、辟头:开头

C、干戚:干,盾牌;戚:一种工具 D、孤孀:指寡妇

3、选择正确的词填空:

⑴我们家里一有些小(),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A、事情B、麻烦C、问题D、风波

⑵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的敬意。

A、空前B、巨大C、无比D、强烈

⑶“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

A、庄重B、郑重C、凝重D、正式

4、理解语句,回答问题:

⑴“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这个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分号前一部分写“我”如何称呼阿长,可以使读者了解什么?分号后的句子又可以体现孩子怎样的心理?

⑵“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做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回忆一个人,却不知道她的真名实姓,这样写真实吗?如何理解。

⑶“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

母亲这样问阿长,用意是什么?

⑷“最讨厌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对阿长的这段描写会令你想到哪个形容词?妇。“我”对阿长这模样是真心讨厌吗?这样写是否与后文“我”对阿长衷心的怀念与敬意相矛盾?为什么?

5、作者在文末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感情的?

二.创新能力运用

(一)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的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6、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7、阿长是我的长辈,可是我憎恶她时便叫她阿长,这说明了什么?

8、第二段介绍阿长名字的由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我为什么不大佩服阿长?“实在”一词有何作用?

10、“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11、从作者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2、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什么心理?

13、“三哼经”买回来时,我又是什么心理?

14、“伟大的神力”指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15、《山海经》为什么是作者“最为心爱的宝书”?

(三)

⑴1920年10月,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英国西岸的洋面上,一艘小汽船跟一艘航船相撞后沉没了,11名乘务员和14名旅客下落不明。

⑵督察官马金纳从下沉的船身中被抛了出来,他在黑色的波浪中挣扎着。救生船这会儿为什么还不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气息奄奄了。

⑶渐渐地,附近的呼喊声、呼救声低了下来,似乎所有的生命全被浪头吞没,死一般的沉寂在周围扩散开去。就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歌声。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歌曲丝毫没有走调,而且也不带一点儿哆嗦。那歌唱者简直像面对着客厅里众多的来客进行表演一样。

⑷马金纳静下心来倾听着,一会儿就听得入了神。

⑸教堂里的赞美诗从来没有这么高雅;大歌唱家的独唱也没有这般优美。寒冷、疲劳刹那间不知飞向了何处,他的心境完全复苏了。

⑹循着歌声,他朝那方向游去。

⑺靠近一看,那儿浮着一根很大的圆木头。几个女人正抱着它,唱歌的人就在其中,她是一个很年轻的姑娘。大浪劈头盖脸地打下来,她却仍然镇定自若地唱着。这时,一艘救生船也因那优美的歌声导航,穿过黑暗驶了过来。于是,马金纳、那唱歌的姑娘和其余的妇女都被救了上来。

⑻遗憾的是,谁也不知道那位姑娘的名字。

⑼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多半当场就消失了;而这位姑娘的歌声,却长长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6、给这段短文加上标题,恰当的是( )

A、惊心动魄的夜晚 B、歌声

C、一个年轻的姑娘 D、督察官获救

17、对第五段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表明马金纳对歌声所持的看法。

B、抒情,赞美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姑娘那镇定优美的歌声给人的鼓舞力量。

C、叙述,使情节连贯;否则故事无法继续下去。

D、描写,对黑夜中的歌声进行切合实际的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18、从第三段中找出与第七段中“镇定自若”相应的具体语句。

19、对结尾那句话你怎么理解,为什么姑娘的歌声令人难忘?

20、对待生命,短文两篇突出了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和敬畏,本文则突出了主人公对即将失去的生命的 和 。

21、如果你是当时遇险人员中的一个,听到歌声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地写出来。

答案:

1、hàilúzhìjiédànsngzhuōshuāng

2、C

3、DAB

4、⑴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和阿长的特殊关系。体现了儿童率真、纯朴的心理特点。⑵真实,因为作者是以儿童的眼光来写的。⑶用意是提醒阿长睡觉多注意,别太挤着我了。⑷长舌妇;是真心讨厌;正因为写出了人物实实在在的缺点,人物才显得更真实,更生动。表面上与后文矛盾,实际上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普通妇女的形象。

5、怀念之情。阿长对童年时的作者关怀之至,虽然有时显得烦琐,但只有她才愿意为作者做别人不愿甚至不能的事,使作者感到温暖,因此令作者怀念。

6、介绍阿长的身份。

7、阿长地位低下。

8、突出地位低。

9、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还向母亲告状;睡觉时占据我的位置。表强调。10、讨厌到极点。

11、地位低微、纯朴、善良

12、我认为对阿长说没有作用,甚至有些不屑。

13、惊讶、激动

14、做别人不愿做不能做的事情;阿长给了作者深深的爱。

15、因为这是作者童年时期第一次最关心的事,它吸引了作者,同时本书上倾注了作者的感情。

16、B

17、B

18、歌曲丝毫没有走调,而且也不带一点儿哆嗦。那歌唱者简直像面对着客厅里众多的来客进行表演一样。

19、因为它是在非常时刻出现的,它表现了一个人在死亡面前的坚强、自若,让人深思,催人奋进。

20、珍惜和热爱。

21、略

初二语文练习题14

一、基础部分

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砾()_________窖()_________烁()_________窑()_________拂()_________截()_________沸()_________载()_________

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1)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

(2)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3)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3~9题。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的烛光。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3.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围巾的颜色有何意味?

4.“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中“又”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第四自然段属于_________描写,表现了老妇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6.第五段“他们小声地谈论着”,试想像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

7.第六段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破折号,效果如何?

8.为什么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老妇人”改为“母亲”?

9.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初二语文练习题15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①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②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那么,煎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煎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什么?形体上的优点有哪些?(答案不得超出方格)答:①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②优点是: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说出画浪线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有(不得超出方格):

答案:

1、①脚瘦小,难以支撑身躯;②身躯成流线型,翅膀窄又长,尾巴长,身躯轻巧。(答出三点即可)。2、描写。3、①列数字;②举例子、打比方。4、(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饮水,喂孩子(吃饭)。

初二语文练习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二语文练习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二语文练习题

初二语文练习题初二语文练习题1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唐雎( )2、韩傀( )3、免冠徒跣( )( )4、以头抢地( )5、彗星袭月( )6、天下缟素( )7、寡人谕......

初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初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精选初二上册语文第21课......

初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二语文练习题精选

初二语文练习题精选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下载初二语文练习题1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二语文练习题1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