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卷七·七发的原文及翻译
卷七·七发
作者:洪迈
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傅玄又集之为《七林》,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柳子厚《晋问》,乃用其体,而超然别立新机杼,激越清壮,汉、晋之间,诸文士之弊,于是一洗矣。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扬雄拟之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至于崔骃《达旨》、班固《宾戏》、张衡《应闲》,皆屋下回屋,章摹句写,其病与《七林》同,及韩退之《进学解》出。于是一洗矣。《毛颖传》初成,世人多笑其怪,是裴晋公亦不以为可,惟柳子独爱之。韩子以文为戏,本一篇耳,妄人既附以《革华传》,至于近时,罗文、江瑶、叶嘉、陆吉诸传,纷纭杂沓,皆托以为东坡,大可笑也。
译文
作者:佚名
枚乘的《 七发》 ,创意新颖,语言优美,已与名篇《 离骚》 相近,作为文章的典范,这是十分可喜的。其后,继之而来的,如傅毅所写的《 七激》 、张衡写的《 七辩》 、崔骃所写的《 七依》 、马融所写的《 七广》 、曹植所写的《 七启》 、王粲所写的《 七释》 、张协所写的《 七命》 等等,都是依仿《 七发》 ,亦步亦趋,毫无新意。傅玄又将上述文章进行汇集,取名为《 七林》,由于格调一样,使人读起来感到无味,还没读到最后一篇,就往往略过数页而不读,束之高阁。但是,柳宗元则不同,他所写的《 晋问》 一文,亦是采用《 七发》 的文章格式,但他并不受其约束,而是站在新的高度,大胆创新,文章构思新颖,布局奇巧,高亢激烈,清秀雄伟。汉、晋之间,文坛上那种华而不实的弊病,为之一扫而光。东方朔所写的《 答客难》 一文,自认为是文章中杰出的一篇,扬雄仿依这篇文章,写成《 解嘲》 ,尚有纵横驰骋自得之妙。至于说崔骃所写的《 达旨》 、班固所写的`《 宾戏》 、张衡所写的《 应闲》 ,都是屋下架屋,机械模拟章节和句子,其弊病与《 七林》 相同,待至韩愈《 进学解》 一文问世。文坛上的那种机械模仿华而不实的风气,为之一扫而光。《 毛颖传》 刚刚问世的时候,遭到很多人的讽刺嘲笑,认为写得很怪,即使裴度也有些不以为然,只有柳宗元喜欢这篇文章。韩愈以文为戏,本来就一篇这样的文章,无知妄为的人既将该文附于《 革华传》 。而最近一个时期,罗文、江瑶、叶嘉、陆吉诸传,纷纭杂乱,都假托为苏东坡所作,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容斋随笔·卷七·七发的原文及翻译,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容斋随笔·卷七·虞世南的原文及翻译原文虞世南卒后,太宗夜梦见之,有若平生。翌日,下制曰:“世南奄随物化,倏移岁序。昨因夜梦,忽睹其人,追怀遗美,良增悲叹!宜资冥助,申朕思旧之情,可于......
容斋随笔·卷七·檀弓误字的原文及翻译卷七·檀弓误字作者:洪迈《檀弓》载吴侵陈事曰:“陈太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
容斋随笔·卷七·汉书用字的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卷七·汉书用字的原文及翻译原文太史公《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又曰:“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叠用七死字,《汉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