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5 16:23: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领悟其思想光彩。

重点 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难点 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合作交流讲授为辅

准备 多媒体设备。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阐释,明确重难点,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思想感情。

3.划出精彩的语句,品味语言。

三、挑战新知识

(一)【知识链接】()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1043年任参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做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做。他的作品收在《范文正公集》里。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讨论,多媒体出示。(《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二)【基础知识】()

朗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属予()浩浩汤汤()怒号()冥冥()岸芷汀兰()()

偕忘()霪雨()朝晖()霏雨()樯()楫()

2.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课文第一、第二段大意。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1、请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鼓励学生背诵。

2、学习并翻译3--4段。

(1)、翻译文章第3、4段,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答:一、阴雨凄凉二、明媚晴朗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3、试背诵课文三、四段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1、翻译文章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和自己的旷达胸怀与政治抱负。

本段表现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旷达的胸襟,

“先天下……乐而乐”表达作者政治抱负。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三)【重难点学习】()

问题一:作者想要寻求怎样的古人品德?

--明确: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问题二: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品?

--不贪图名利和富贵,清廉正直,忧国忧民

问题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四)【拓展提升】()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它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答:范仲淹的话源于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对孟子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民本思想,即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五)【当堂检测】()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语言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

2、解释下面句中的“或”:

或以钱币乞之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3、“二者之为”指上文所说的()()两种心情。

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运用了()修辞方法,分别指()和()。

5、与“是进亦忧,退亦忧”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D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7、找出反映课文主旨的句子。 

胡曼莉

《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共8篇)由网友“如是我闻”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岳阳楼记》导学案......

出师表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一、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9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27岁:在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旋即出......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3、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一、解释词语百废具兴 具 去国怀乡 去把酒临风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予观夫......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岳阳楼记》导学案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准确翻译课文,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情感态度......

下载《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阳楼记》导学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