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 杨万里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5 15:57: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稚子弄冰 杨万里

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作家杨万里描写了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感情真挚,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儿童的童趣的尊重。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注释】

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弄冰》通过作者杨万里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

杨万里的诗《稚子弄冰》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杨万里的诗《稚子弄冰》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杨万里《稚子弄冰》翻译及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杨万里《稚子弄冰》翻译及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杨万里的诗《稚子弄冰》赏析

杨万里的诗《稚子弄冰》赏析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

杨万里《稚子弄冰》翻译及赏析

杨万里《稚子弄冰》翻译及赏析《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稚子弄冰》翻......

下载稚子弄冰 杨万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稚子弄冰 杨万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