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4 07:03: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

《西江月·梅花》也题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西江月·梅》。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江月·梅花》

苏轼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注】这首诗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⑴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抒发这些思想感情的`?请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西江月·梅花》这首词题或作《梅》、《梅花》。《野客丛书》:“盖悼朝云而作。”苏轼侍妾朝云,随词人徒岭南,不久即去世,时年三十二岁。秦观曾写诗说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苏轼把她比为“天女维摩”。朝云是虔诚的佛教徒。苏轼另有诗悼念她。此词通过咏岭南梅花,赞扬朝云“玉骨”、“冰姿”和“仙风”,敬仰她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素面”、“洗妆”两句写朝云天然丽质,不敷粉脸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红。“高情”句,是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同梦”写与朝云互为知己的情谊,而不能“同梦”,点明悼亡之旨。全词既是咏梅,又是怀人。咏梅中能以“绿毛么凤”、“唇红”、“海仙”、“瘴雾”等突出岭南特色,并以绿羽禽是海仙派来“探芳丛”的神话般情节和细节表现,让作品带有浪漫色彩。构思缜密,立意超拔脱俗;境象朦胧,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构之一。杨慎云:“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么凤为第一。”(《词品》卷二)《耆旧续闻》卷二引晁以道言:“朝云死于岭外,东坡尝作[西江月]一阕,寓意于梅,所谓‘高情已逐晓云空’是也。”

参考答案:

①梅花生长在远离世俗的幽谷之中,荒芜的草棘之间,并且遭到了狂风暴雪的猛烈摧残,处境十分恶劣。它品格坚贞,傲立荒谷,顽强生长;尽管遭到打击,枝损花飞,但仍然半守残枝,坚强不屈。(第一问3分,以“幽”“荒”与“恶”为要点,第二问以 “坚强”为要点,2分;答成“悲惨”之类的得1分。)

②这首诗既有对暴虐的狂风飞雪的揭露与控诉,有对不幸而坚强的梅花同情与尊敬,同时借此抒发了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坚守自我不肯低头的情感。托物抒情,将个人遭际及复杂情怀都是寄寓梅花这个形象之中。(第一问3分;第二问答象征并解释正确得2分;答比喻得1分)

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赏析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赏析西江月·梅花宋·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苏轼古诗

西江月苏轼古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江月苏轼古诗,欢迎阅读......

苏轼《西江月》赏析

苏轼《西江月》赏析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赏析: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

苏轼《西江月》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苏轼《西江月》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轼古诗《西江月·梅花》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