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河中石兽》
引导语:如果给大家改写《河中石兽》,大家会如何写作呢?欢迎大家阅读下文的改写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沧州南河边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寺院,沉淀着历史的旧尘。多年来,每日晨灯暮鼓,我和其他的门下弟子在此伴古卷青灯,坐禅静心。
一天,斑驳朱红的寺门因久未翻修,不堪岁月,连同两只石兽一同沉入河中。十余年后,经过我与其他同门共同募集下,重新整修了寺庙,唯独不见那两只石兽。
同门一致认为是被河水冲到下流去了。于是大家一齐乘着几叶小舟,曳铁钯,去寻找石兽的下落。寻寻觅觅,方圆十余里,不见踪迹。
一位在寺中讲学的年轻学者,听闻此事,不由轻蔑地笑道:“你们这群和尚,终日念经祈佛,尚不知这事物的道理。
“何以见得?我等虚心求救。”老方丈道。
“你们想,这石头又不是木柿,岂能被洪水携去呢?沉重的石兽若是埋没于松散的.河沙中,日积月累,只会越沉越深罢了。若像你们那样寻找,恐怕是永远也找不到。”
人人都十分赞同其独到的说法。不由信服赞许。
一日,我去河边打水,偶遇一位常居河边的老伯。见他身体硬棒,性格爽朗,不由攀谈起来。
“听闻你们寺庙正寻两只石兽,可否求到?”
我心下惊讶,道:“曾数法求之,竟不可得。老伯可有些许好法子?吾愿闻其详。”
那老伯爽朗笑道:“吾乃一介粗人,不知甚么道理。不过曾是一小小河兵,多些经验教训罢了。凡水中失石,应到上游寻之。”
我暗暗兴奋,看来这次没有白来,不由追问:“何以见得?”
“河水冲不去石兽,其反作用力,必在石下迎水处将沙子冲成坑垌。越冲越深,到了石头一半的位置,石必倒入坑中。周而复始,日积月累长此以往,石头便逆流而上。在下游寻找,固然疯狂,在原地寻找,难道不更荒唐么?”
我拜谢了那老伯,回寺院告之大众。果如其言,不出几日,那二石兽被寻到。
欣喜之余,不由想,这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甚多。果真不可一知半解,据理臆断。
《河中石兽》精选练习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阅十余岁 阅:
(2)不亦颠乎 颠: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2分)
翻译:
(2)众服为确论。(2分)
翻译:
二、阅读纪昀的《河中石兽》,回答第9~第12题。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1)山门圮于河 圮:
(2)阅十余岁 阅:
(3)转转不已 已:
(4)如是再啮 啮: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1. 阅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4分)
12. 老河兵为什么能够提出寻找河中石兽的正确方法?(3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河中石兽》改写,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河中石兽》改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改写《河中石兽》,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河中石兽》改写导语:《河中石兽》是纪昀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
《河中石兽》改写两篇看《河中石兽》的古文很头疼?看看下面两篇改写文,您觉得风格和古文差异大吗?(一)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