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原文注释及译文
【诗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出处】唐·李商隐《蝉》。
【意思】蝉儿呵,你最能引我共鸣,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全诗】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1】
①二句意谓本因栖息高树饮清露为生而难以饱腹,悲鸣寄恨亦是徒劳费声。②二句意谓鸣至五更时力竭声稀欲断,但自然界却仍一树清碧,对蝉的`悲鸣无动于衷,毫无感情。五更:古代计时法分一夜为五更,五更指天将晓之时。疏:稀少。
③二句由蝉之寄迹树枝联想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梗(geng):树木枝条。泛:飘浮。《战国策· 赵策》记载的寓言云:土梗与木梗斗,称木梗不如自己,因木梗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泛滥无所止。此处用其意。隋卢思道《听鸣蝉篇》:“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又云:“讵念嫖姚嗟木梗”,此处亦受卢诗影响。④二句意谓烦劳你总是警戒我,我亦家贫如洗。君:指蝉。警:警戒。
【注释2】
①以:因为。高: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故誉其高洁。恨费声:凄楚而吃力地鸣叫。 ②疏:指鸣叫声稀疏。 ③薄宦:指职位卑下俸禄微薄的小官。梗泛:哽指身不由己地、行踪不定地漂泊。梗,树木枝条。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大意是土偶对桃梗说:秋水一来,你就会冲走,漂漂然不知流向何方。此处喻指漂泊不定的生活。芜已平:已经长满杂草的意思。 ④君:指蝉。警:警醒。清:清贫。
【译文】 居处高洁而食不果腹,终日哀鸣也是枉然。五更时鸣声无力稀疏欲断,一树青碧仿佛与己毫不相干。我官卑职微四处飘泊不定,早已荒芜了故乡的田园。麻烦您在耳边时时警戒,我也是一贫如洗举家清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蝉》原文注释及译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蝉》原文及译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蝉》原文及译文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蝉》原文......
《蝉》李商隐译文及注释《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蝉》李商隐译文及注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