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赴阙 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3 12:07: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文天祥 赴阙 赏析

《赴阙》是南宋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短小精炼又内容丰富,深刻地反映了他卫国救国的决心、苦心和忠心。

赴阙

文天祥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注】

①赴阕: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长驱直入,兵临临安城下。诗人相应恭帝诏,散家产,组建义军,赶赴临安宫阙救援恭帝。

②役役:劳碌的样子。金注:金注碗,一种器皿。宋恭帝曾下诏赏赐文天祥金注碗等物,诏书中说:“其体吾注倚(注重倚靠)之意!”

③瓦全:指右丞相陈宣中、谢太后等人在强敌面前但求旦夕苟安的“瓦全”之策。

赏析

这首诗短小精炼又内容丰富,沉郁而又激昂,生动的表现了文天祥在国难当头时赴阙的复杂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了他卫国救国的决心、苦心和忠心。

背景

1276年初,临安形势危急。文天祥去皇宫陈述救国大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写成的。

注释

赴阙:到皇宫去

鞯:指马鞍的垫子

填海:借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决

苦胆:借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

役役:奔波劳碌的`样子

金注:金注碗。1275年

瓦全:比喻不顾名节,苟且偷生

定千年:决定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计

练习题

1.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颈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化用典故。

(1分)化用精卫填海、吴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

(2分)抒发了诗人全力以赴挽救国难的壮志豪情。(2分)

2.(1)“惭金注”表现出诗人不能及时为君王排忧解难,深感有负君王重托的惭愧之情。

(2)“欢瓦全”表现出诗人对朝廷中苟且偷安者的悲愤之情。

(3)尾联表达了诗人要带领义军抗击敌军助君王安定大宋的壮志豪情。

(每点2分,共6分,对诗歌内容要适当分析)

生平简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原名云孙,字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文天祥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有《文山先生集》传世。1283年,因不屈服于南侵的元兵诱降,被秘密杀害。

文天祥 赴阙 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文天祥 赴阙 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文天祥《赴阙》阅读答案及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文天祥《赴阙》阅读答案及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文天祥《赴阙》阅读答案及赏析

文天祥《赴阙》阅读答案及赏析赴阙文天祥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注】①赴阕:宋恭帝德v元年,元军长驱......

《赴阙 文天祥》阅读答案

《赴阙 文天祥》阅读答案赴 阙①文天祥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役役惭金注②,悠悠欢瓦全③。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注】①赴阕: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长......

《赴阙 文天祥》阅读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赴阙 文天祥》阅读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文天祥 赴阙 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天祥 赴阙 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