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笄之年,意为古时十四岁的女子,汉语词语。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
《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将笄,故未及。所以是指女子十四周岁。
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古时还有其他表示年纪的'说法。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三岁。
3、始龀:七、八岁。
4、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5、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7、束发:男子十六岁。
8、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
桑榆通常形容一个人到了晚年阶段,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岁数和年龄。桑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g yú,指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以喻事之后阶段。比喻晚年;......
弱冠之年是指男子二十岁,《礼记》里面记载“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的时候,家人会为他举行加冠仪式,表示他已经成年了,可以为国效力,承担起自己作为男子汉的责任了。扩展资......
及笄,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扩展资料及笄礼的由来及笄属于古代嘉礼的一种,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花甲之年是指多少岁,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青春年华是一种比喻,15-30岁左右都会被称作青春年华。青春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之;二指青年时期,年纪轻;三指年龄,年岁;四指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