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戴望舒意象解读
有以下七种意象:
1、雨巷。
“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这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
2、油纸伞。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3、抒情主人公“我”:
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
4、雨。
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前面有具体分析。
5、篱墙。
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
6、“丁香”。
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7、“丁香一样”的姑娘。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雨巷》刻画的是阴冷的绵绵细雨下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雨巷”里,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雨巷戴望舒意象解读《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戴望舒意......
解读 戴望舒《雨巷》导语:《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最能体现现代派诗歌的基本特征,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雨巷》解......
戴望舒《雨巷》解读引导语:《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小诗。初读《雨巷》,我似乎感觉你有一悠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戴望舒《雨巷》解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解读 戴望舒《雨巷》,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