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翻儿散文随笔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2 01:36: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不翻儿散文随笔

第一次在孟津人口里听到“不翻儿”这个词,儿化音听起来非常特别。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不翻儿”应该就是一种不翻个儿的食物。

小镇街上有一家专门做这种小吃的小店,在一栋楼房底下的角落里,没有门脸儿,烙“不翻儿”的是个老太太,穿着朴素的衣服,戴着洗得白亮的帽子,穿着同样白亮的围裙。

在摊子旁边有一个小石磨,有一个沉默的男孩,他低头坐在石磨后面,左手推转着石磨,右手不时往石磨上加些脱了皮的绿豆。男孩用力均匀地把饱满的绿豆磨成稀稠合适的绿豆浆,绿豆浆顺着石磨边缘,聚集到前面的瓷盆里,等绿豆浆积攒满一瓷盆,男孩就会把瓷盆端到老太太身边,把空盆换回来。

老太太也是安静的,但手脚利落,把黄色的绿豆浆用勺子舀起来,放在小火炉上呈凹型的鏊子里,撒上些许食盐,盖上盖子。五六个炉子按顺序不断地填绿豆浆,片刻后再把熟的“不翻儿”取出来。

偶然发现,那个推石磨的男孩是个智力缺陷者,老太太会叫他小军,小军只称呼老太太短促而亲昵的一个字“奶”。但小军并不是老太太的孙子,而是老太太的邻居,在其父母去世后无力讨生活。老太太家里条件很好,并不需要做这份生意,只是为了照顾这位邻居的儿子。老太太固执地认为人就应该养活自己,不希望小军接受国家的照顾,认为他自己就能养活自己。老太太购置了简单的工具,带着小军出来做“不翻儿”,赚的钱除满足小军的`生活,还经常用来做些好事。

在“不翻儿”摊上,一般吃的都是小孩子或者老人,年轻人是不吃的。小孩子是没上幼儿园的奶娃娃,由爸爸妈妈抱着。老人都是由儿子女儿搀着坐到凳子上。有的老人手脚不灵活了,儿子女儿把热的“不翻儿”拽成小块,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喂进老人嘴里。每看到这一幕,就会想起一句犹太人的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不翻儿”原是黄河边的渔家为了易于保存、讨个吉利而创造的食物,发展到现在成了一种小吃。从这种简单的小吃上,能看到勤劳乐观、尊老爱幼等深植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力量。

榆钱儿散文随笔

榆钱儿散文随笔这棵老榆树有些年代了。听年长的人说,算起来它比我的年龄大出几倍。她那斑驳的树干裂纹,记载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时光的印记。尽管这样还是十分茂盛,每年都是榆钱......

榆钱儿散文随笔

榆钱儿散文随笔......

不经心散文随笔

不经心散文随笔有时候,在连续遭遇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想起接下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于是不宁的心绪总是有些莫名的不安。生活总是这样,当你觉得你马上就可以大步向前的时候,冷不防的......

不经心散文随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不经心散文随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不经心散文随笔

不经心散文随笔(共17篇)由网友“yishishw”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不经心散文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篇1:不经心散文随笔 不经心散文随笔有时候,在连续遭遇一些不顺心的......

下载不翻儿散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翻儿散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