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诵读激活古诗文学习
诵读激活古诗文学习
当前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以致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那么,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训练呢?笔者根据自己指导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读?想?品”三步诵读教学法。
一、读,就是读出语感,读懂情感。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古代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与今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差距,使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感受其主旨。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要诵出语感、读懂感情,就要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出语气。语气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最重。读出正确的语调,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古诗文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一般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多,古文按意义划分节奏的居多。
以上几点只是提及一二,其实每种读法中都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可以摸索。
二、想,就是想象联想,欣赏画面。
古诗文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妙。
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也是此意。其中的“音乐美”可理解为我们前文说的“读”,而“图画美”则是“想”。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如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文诵读,传承传统文化杨秀英每当清晨,阵阵清脆悦耳的诗文诵读声传出教室。这就是我们五年级呈现的早读风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主题活动活动主题目的:为了让中华经典诗词在校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学生了解、热爱、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鼓舞人们......
古诗文诵读(通用10篇)由网友“Oscarrr”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古诗文诵读,供大家参考。篇1: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 为了推动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活跃校园文化,......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满江红(写怀)(南宋)岳飞长歌行怒发冲冠凭栏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潇潇雨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抬望眼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仰天长啸百川东到海,何时......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2、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