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30 22:23: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

宋人吴子良的《林下偶谈?饮墨》载:“唐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汁数升,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改一字,人谓勃为腹稿。”于是见不少引用此段文字者称王勃作文“饮墨汁数升”!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则说:“王勃每为碑颂,先墨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其实王勃并没有饮墨汁的嗜好,《新唐书》在这段文字中加了“酣饮”二字,是说他还喝了酒。《林下偶谈?饮墨》说了饮墨的由来:“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葢亦有据,《通典》:载北齐策秀才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东坡监试呈诸试官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山谷次韵杨明叔云:睥睨紈袴儿,可饮三斗墨,又题子瞻画竹石云:东坡老人翰林翁醉时吐出胸中墨。”接着,他又把王勃腹稿的事加在了后面,把王勃饮酒误解为饮墨了。

《通典》的记载是:“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於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后魏、北齐,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孝廉,字写得不好,要喝下一升墨水以示惩罚!古人没有现成的墨汁,也不知道是自磨自饮,还是有人代为磨好了墨,但要磨上一升,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使。

后人常以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来形容学问的多寡,甚至以留洋为”喝洋墨水“。没有储备一定的学问,肚子里自然就”没有墨水“了。当然,如果不勤学、不断积累学问,再灌多少墨水进肚,也是徒然的。

罚喝墨水据说是梁武帝为劝学而立了“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的规定。《通典》和《隋书?礼仪志》等书都记载北齐是“饮墨水一升。”到了清人笔记中,则成了:“梁试进士不中程者,饮墨水一斗。北齐策秀才,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斗。”于是就出现了“一斗”究竟是多少的问题。按照通常的度量,十升为一斗。一下子喝下一升水尚且不容易,现在要喝一斗难喝的墨汁,恐怕非得花上几个时辰才行。如此说来,李白斗酒诗百篇,也不见得高明到哪里去了。而且如果梁武帝是为劝学而设罚,也显然过虐。《项羽本纪》说:“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斗是酒器,一斗充其量有现在的半瓶也就差不多了。砚铭也有:“砚田一区,墨水三斗,不耕而获”之句,笔耕一年也用不了太多的墨水。

墨汁绝对不是一种美味的饮料,但喝者确有人在,苏轼说那是“事之可笑者”,他的《仇池笔记》载:“真松煤远烟,自有龙麝气。世之嗜者如滕达道、苏浩然、吕行甫,暇日晴暖,研墨水数合,弄笔之余,乃啜饮之。”古人的.墨也并不是吃不得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加了特殊药材的“香墨”,是还能作为食品使用的。比如:清朝盐商童岳荐的《北砚食单》就有用松烟香墨磨汁,加酱油、酒,煨肉,烧制的“墨汁肉”。不过,吃完了大概嘴巴上总有些不雅的,而且吃进肚子里的墨水,也很有限到不致反胃才好。至于罚人喝的墨汁,自然不会用香墨了。

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

宋人吴子良的《林下偶谈?饮墨》载:“唐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汁数升,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改一字,人谓勃为腹稿。”于是见不少引用此段文字者称王勃作文“饮墨汁数升......

茶里人生杂文随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茶里人生杂文随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茶里人生杂文随笔

一枚嫩嫩的绿叶,经过白皙灵巧的挽成兰花指的手,从高山上的枝头采摘下来,又经过复杂的工艺,便成了制作考究,包装精美的茶,然后,辗转千里万里,摆在了人们的茶桌上,成了招待宾客的必须品......

幸福里的杂文随笔

幸福里是一个多么温馨的词语呀,但又有谁去真正的体会它的含意呢? 幸福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域性的标准,它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有人说:"幸福里就是......

下载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肚子里灌墨水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