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29 17:50: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

通过这首诗作《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表达作者辛弃疾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此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奇妙的想象。请作具体简要的分析。(4分)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4分)

3.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诗中展开了奇妙的想像:以金波四射的转轮 比月之圆(1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 ( 1分),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救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1分),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看大好河山(1分),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1分)。(比喻和想像各举两例,每个1分。)

2.作者感叹“白发欺人”,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忧 伤;(2分)俯看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1分)砍去桂树,寓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1分)

3.上片中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并大胆地对月发问,表达了内心的愤懑愁思,展示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重 用的英雄的内心矛盾;下片作者大胆想像,利用一个神话传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和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这首词是作者在自己力主抗金、反对妥协投降的主张得不到采纳,自己又得不到重用的情况下写的。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怀。词中的“桂婆娑”应该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

译文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诗词鉴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诗词鉴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诗词鉴赏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诗词鉴赏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赏析咏月抒怀,早......

下载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