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马瑞 课型 班级 46 授课时间
课题 16、社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写作意图。
重点 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
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准备 课前发导学案让学生预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展示
1、文学常识库
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相关知识: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2、基础知识园
(1)书写和注音
归省(xǐng)行辈(hángbèi)惮(dàn)絮叨(xùdao)
撺掇(cuānduo)凫水(fú)怠慢(dài)潺潺(chánchán)
蕴藻(yùnzǎo)漂渺(piāomiǎo)纠葛(jiūgé)
(2)词语解释
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
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朦胧:月光不明。
歌吹:歌声和乐声。
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3、朗读训练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互相评价并谈体会。
四、课文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2、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预设:
(1)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大意符合即可)。
明确:课文记叙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2)根据全文内容感悟课文意图。
明确: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图画,展示了那里的人情美和风景美,那里的人聪明、能干、热情好客、淳朴憨厚、无拘无束,那里的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明确:A、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在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G、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CDEF略写的是:ABG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明确: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五、质疑解惑
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六、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围绕“放学路上”这一话题,思考与这一话题相关的内容或情节,并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全班一起交流你们的成果。
1、通过预习体现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探究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质疑解惑和课堂练笔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马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社戏》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社戏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社戏》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赵岩●教师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
16《社戏》导学案【706班专用】一、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辨析词义。2、朗读课文、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3、学习文中记叙描写抒情的方法、品味......
社戏》第二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重点熟悉了小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