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26 06:02: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 《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后游:杜甫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寺:指修觉寺,在新津县的修觉山上。

如:好像。

暄:松软、松散。

译文1:

修觉寺和桥怜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的再度登临。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译文2:

再次游览曾经到过的'山寺和石桥时,心中充满了怀念和爱怜。山水如画,好像在等着我再次欣赏,娇花翠柳也无私地用自身装点着大自然。清晨的时候,在薄薄的日光下,原野显得更加滋润;黄昏暮色中,沙土在余晖下也变得愈发松散柔软。看到这般如诗如画的美景,游客心中的愁闷全都消减了,离开这里,再到哪里去欣赏这样的美景呢?

赏析: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诗人,“等待”着诗人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诗人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细细品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语)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意思是:“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像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来表现这样的情感。正因为如此,诗句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的诗意: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

《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后游》全诗翻译赏析“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的诗意: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

《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后游》全诗翻译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杜甫《后游》全诗鉴赏

杜甫《后游》全诗鉴赏《后游》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后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诗记叙了诗人重游修觉寺的见闻感受,重在抒写内心的情绪......

下载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甫《后游》全诗翻译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