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官路镇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
官路镇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路
官路镇司法所赵玲玲
当前,随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区矫正工作逐步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社区矫正所体现出来的发动社会力量来矫正改造罪犯的特点,以及在矫正过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使其成为刑罚执行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官路镇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实践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官路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情况
官路镇司法所自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98人。当前,现有矫正对象37人,其中:被判处管制的1人,缓刑的30人,假释的3人,暂予监外执行的1人,剥夺政治权利的2人。官路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2名,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名,担负全片区37名矫正对象的监管工作,对其进行日常管理,落实公益劳动、教育活动、走访等工作。
目前,官路镇司法所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核心,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行为监督、教育矫正,通过组织公益劳动,“阳光驿站” 结对帮教,每日电话抽查3-5名矫正对象等方式,使矫正对象认识到自我人生价值,同时感受到的社会关爱,促进社区矫正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官路镇司法所结合当地实际也创造性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例如:官路镇司法所针对矫正对象相互之间便于交流、便于沟通的特点,本着方便、就近、先进带动落后的原则,结合“阳光驿站”的工作机制,实行一对一的帮教方案。把矫正对象按照犯罪类型、居住地及现实表现等情况编为“三人一组”进行“互帮、互学、互监”的三互活动。使矫正对象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实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效率化。在“三人一组”的活动中,选出平常表现好的服刑人员为组长,从精神上激励大家积极向上。
二、官路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宣告场所不够规范。
官路镇司法所的办公场所与综治办、信访办共用,没有规范的宣告场所。由于工作原因,办公室内信访人员较多,比较嘈杂。再则,司法工作人员没有统一的司法警服,矫正对象在入矫宣告时无法体现出宣告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这势必造成入矫对象对矫正服刑工作的轻视,容易产生消极改造心理。
(二)舆论宣传欠到位,社会认知度不高。
对社区矫正这一新生事物,群众认知程度低。老百姓对在监狱服刑的犯罪人转移到自己的眼皮底下服刑,或多或少存在着担忧与不安。同样,不少社区矫正人员及家属对于社区矫正也存在抵触心理,害怕看到邻里间歧视、异样的眼光。
目前我们所了解和看到的大多是些内部刊物,电视、报纸上很少看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内容,宣传工作欠缺,极大地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造成了社会不予理解、缺少支持的局面。
(三)衔接机制不健全,存在脱管漏管隐患。
实践中,法、检、公、司等部门之间的衔接制度还很不完善,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难度较大。相关职能部门在移送法律文书和移送监外执行罪犯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到位、不合拍情况,导致矫正人员存在失控或脱管漏管隐患。如有的矫正人员自行到司法所或派出所报到,但没有判决书、执行通知书,见人不见档;有的执行通知书由监狱邮寄,但矫正对象一直没有报到,见档不见人;有的矫正人员是只到司法所报到,还是只到派出所报到,还是都要去报到,认识不明确。
(四)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区矫正保障乏力。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和工作量的增加,经费的需求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官路镇社区矫正经费没有,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例如:由于缺乏交通经费,不得不放弃走访远距离的矫正对象;由于经费问题,无法印刷法律宣传画报,只能采取简单的宣传形式。这些问题的凸显,势必造成社区矫正活动的单一。
(五)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队伍建设的具体问题)。此外,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辅导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
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就目前来说,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人员很缺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及时的、制度化的心理辅导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这样就会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奖惩措施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在社区矫正条件下,罪犯的生活相对于监狱内来说相当自由,这固然有利于罪犯回归社会;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罪犯的自满情绪,认为社区矫正与刑满释放已经差别不大,持一种熬日子的消极改造心态,这将使社区矫正的效果大打折扣,与设立该制度的初衷相违背。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针对目前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认同。
进一步拓宽宣传推介渠道,创新宣传推介方式,细化宣传推介内容。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作用、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氛围。可尝试通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宣传月”、“社区矫正大家谈”、“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解答等活动,跟踪报道官路镇社区矫正工作进程,以及在矫正工作中涌现出来的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助人为乐等方面的社区服刑人员典型,使全社会都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支持和协助社区矫正工作。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力量充足、本领过硬,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
社区矫正需要一支懂法律政策、熟悉犯罪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队伍。首先,司法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素质。社区矫正工作涉及法律、管理、心理咨询等许多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要求高,因此,必须加强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本领,才能胜任社区矫正工作。其次,可以广泛动员和吸收社区内热心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青年学生、离退休干部、教师、社区干部等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充实社区矫正工作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志愿工作。
目前,官路司法所矫正队伍最缺少心理专家。第一,可以通过聘请心理专家。第二,鼓励社工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培养现有的司法工作人员来填补缺口。
(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发展。
首先,基层司法所应主动与辖区内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联系,加强沟通,增加了解,争取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区矫正的衔接、协调工作。其次,建设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与政法专网对接,解决司法文书及数据资料的交换、送达及相关工作程序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
要防止消极改造状况的出现,就必须设立完善的奖惩措
施,激励服刑人员对改造持积极态度。只有对罪犯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才能给罪犯以直观的亲身感受,使其认识到,只要积极改造就会有更为光明的前途。同时,在罪犯群体中形成积极改造的主流,影响和带动少数消极改造的罪犯,创造出进步向上的改造氛围,实现刑罚的教育改造目的。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
基层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
基层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摘要: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我国刑罚执行工作的新亮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文明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之举......
试述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完善一、我国社区矫正现状2002 年 8 月,司法部成立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开始对社区矫正制度进行研究,并形成《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报......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讨怀来县人民检察院课题组特殊人群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难点,强化对社区矫正活动的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切实加强对刑释解......
新时期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县社区矫正工作从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围绕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构建、规范运作、创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