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_学记的教育思想启示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40: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记的教育思想启示”。

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刘红梅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摘要]:洛克的教育思想无一不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对英国社会甚至欧洲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英国人的风度和气质得益于洛克《教育漫画》的广泛传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洛克教育理论中所倡导的绅士教育目标,塑造了传统英国人的全部性格。用其思想来省视当今中国的教育,我们仍可以得到莫大的启示。

[关键词]: 洛克;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启示

一、洛克简介及教育思想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画》《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他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是一个清教徒。1652年进入牛津大学的基督支委会学院,学习哲学、物理、化学和医学,先后获得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及医学学士学位。当时学校主要负责人都支持资产阶级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家庭教育及熏陶,使洛克形成了同情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倾向。曾担任英国著名政治家沙甫伯利伯爵的秘书、医生及孙子的家庭教师,深受其政治思想的影响。洛克的教育与他的社会政治观、哲学观有密切的联系。

在社会政治观上,他坚持国家起源于契约及自然权利的理论,对自然权利的具体内容他概括为:平等权、自由权、生存权、财产权。特别是强调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与生存权同样重要。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并将国家权利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将自由提到“其余一切的基础”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的思想家。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英国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给整个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深远地影响。

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培根以来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否定了天赋道德原则。他在《教育漫画》中这样写道:“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洛克对教育的重视。

在教育思想方面,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仍是培育一位合乎社会的需要的标准绅士,藉由教育洗礼后的绅士人才,能使国家繁荣、进步。他认为绅士必须具备体魄、德行、礼仪、勇敢和智能这些不可或缺的良善品质。所谓的绅士教育,主要透过“德行”、“体育”及“智育”三方面配合而成。在三者间“德育”仍是首要的关键。他在《教育漫画》中认为,“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直接的德行……其余一切的考虑与成就都应退避都应该让它一步……一位绅士在德行上应具备„勇敢‟、„礼仪‟、„智慧‟、„克欲‟等品质”。在体育层面上,洛克说道:“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身体健康同精神健康同样重要,不善于用心的人做事决不能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就是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他认为从小就要对幼童实施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从事体育活动,使其有健全身心发展的基石。在智育发展上,他认为这只是很其次的。由此可知,洛克认为“良善德行”、“人格”比知识的汲取更为重要。

此外,洛克还提出了技术教育的思想。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一位绅士外,技艺教育及手工的培养亦不可或缺,他认为绅士还应具备一到两门技艺,特别是手工技艺。

二、洛克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一)在德育方面的启示。

我们一向奉行“德育为首”的观念,一个人首先必须要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从中国的封建教育思想开始,“德”便在教育目的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在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熏陶下,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已在每个中国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纵观我国德育德历史,有多少不是和专制、惩罚联系在一起,从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到现在的道德禁令与家长、教师专制,青少年的道德缺失、家庭关系冷漠、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高智能化、团伙化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教育思维的失败。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这样提到,“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智,就是能够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让儿童学习礼貌、礼仪和风度,懂得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智慧的培养指的是一种本领的培养,它使人能干而有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物,要把孩子培养成坦诚、公正和智慧的人;勇敢的培养,洛克认为勇敢和坚韧是绅士必备的美德,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格,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使之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够做到刚毅、果断和勇敢。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需要的、希望得到的,而单单靠我们现在使用的说教、惩罚、道德禁令是无济于事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洛克有关这方面的思想,他主张对儿童实施德育时,家长要做榜样和示范,要充分练习好的行为使之成为好的习惯,要和儿童讲理,还应该给儿童奖励,这包括尊重、称誉和赞扬。他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责备、斥责也应该保留,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在具体的操作上,洛克并不要求

放弃自己的权威,而是主张在孩子儿童时代及早有力的行使父权,以培养孩子日后获得独立所需的自律性。而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关系就能在孩子成年后保持下去。洛克还指出,做父母的应在孩子精神最薄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进行教育,不能放纵不管,流于溺爱(这正是中国广大父母在教育孩子是所存在的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去培养他运用自己的意志、理智去克服欲望的能力,应尽早培养儿童自制的脾气,父母、导师都要以身作则,不能流于说教和肉体的惩罚,应让儿童尽量避免接触坏的榜样。也就是说,德育最好的方法是形成一种学校、教师、家庭、家长和社会的综合教育体系,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才有望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在智育方面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是世界历史上现存的少有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宝库。早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了知识的重要性。文人、知识分子在我们心目中一直占据着一个崇高的位置。重学习、重知识的思想一直沿袭至今。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具有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在国际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别国教育在时代的要求下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却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缺少对人和社会的关心,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甚至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学生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缺少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果断实施了“素质教育”,但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从何处着手、怎样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在社会当中仍争论不休,也许我们可以从洛克的思想中得到一些启发。

在智育方面,洛克强调培养有学问的人。他要求绅士一方面通过多方面的学习研究获得知识、增长学问、发展智力;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各种技能技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洛克认为儿童不仅要学习阅读、书写、图画、速记、外语、神学、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伦理学、法律、逻辑、修辞、自然哲学等知识,还要选择地学习舞蹈、音乐、击剑、骑马、图画、园艺、细木工、熏香、油饰、雕刻、铁铜银工、刻板、琢磨.安配宝石或琢磨光学玻璃、商业计算等。在具体的方法上,洛克认为关键要让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欲望,要加以鼓励,“儿童无论问什么问题都不应该制止他、羞辱他、讥笑他,而应尽量向他解释,让他懂得。”同时采用称誉的方法,让儿童感到自己名誉得被尊重。另外,给儿童的答复不应是虚妄的,为了引导儿童得好奇心,还可以故意使他们看到新奇得事物。洛克反复的强调智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

因此,现在还简单重复地把相同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传授给不同的儿童的教育者们,现在还用统一的标准来压制儿童的天性,简单地用学业成绩衡量学生好坏实施课堂专制的老师们,是你们该觉醒的时候了。

(三)在体育方面的启示。

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大唐盛世之时,四海归服的宏伟场面,我们也可以想象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及辽阔无边的祖国疆土。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缺乏强悍勇士的民族,可不知道为什么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扣到了我们的头上。中国是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在这片并不辽阔的土地上,已不能容纳下更多的人了。于是,一条禁令从天而降,中国并没有因此强盛,人口素质也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东亚病夫”的帽子又一步一步地向中国的儿童靠近。日本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也许都还记得,但是对中国人口素质也特别是儿童身体素质的普遍不理想,又有多少可行的措施在运用、实施,光靠几个领导将几句话是无济于事的。中国人口素质要提高,必须从人民大众的思想意识上着手,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洛克有关这方面的思想。

洛克非常重视健康教育,他提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我们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洛克认为身体健康是靠锻炼出来的,对幼儿的锻炼做父母的应该尤为关注,如:幼儿最好不戴帽子,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对幼儿的脚每天要用冷水洗一洗,鞋子要薄,能透水;饮食应该极为清淡,极简单,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三岁前应尽量避免肉食;要从小开始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少睡眠、少吃药,衣服不能过紧或过暖;卧床要硬,以锻炼身体。这样,可经以把孩子培养成强壮、勇敢又坚定的人,而且他还指出身体强壮的标准是能吃苦耐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洛克主张在极小的时候(甚至是以出生)就应该对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等到儿童发育全才进行锻炼已为时已晚。因此,那些还怀抱这他们的宝贝,生怕被风吹、日晒、雨淋的家长们,那么因儿童还尚小就放弃了对他们进行教育训练的家长、老师们,请你们放放心,让我们的孩子们在自由的阳光雨露小茁壮成长。

(四)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启示。

中国是一个最喜欢走独木桥的国家,每年都有几千万的人在同一座桥头竞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可在这些前加上重点二字)已成为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为自己的子女们设定好了的生命轨迹。如果你没有通过那座独木桥,你必须永沉江底,随波逐流至少在父母与旁人眼里,你不是一个好孩子。由此,应试教育之风在国内盛行,即使有些家长认为应试教育不好,但为了孩子的好出路,他们宁可选择应试教育,而不屑你什么素质教育。而这几千万人同挤一座独木桥的现象也给国家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改变传统的观念,努力发展职业教

育,无疑成了缓解这个压力的一大法宝,职业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现今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多数皆强调培养一技之长,以便使其在社会中具有谋生的功能,然而这样具有实用偏导的教育目的,忽略了职业技职体系学生全人发展空间。

洛克认为,一个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即绅士,除了必须具备在德育、智育、体育三个层次上良善的品质外,还必须培养他在基础手艺的技能,技艺教育的陶冶仍实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这里所指的技艺教育是在一定的德育、智育、体育水平上的技艺教育,而决非纯粹的技艺教育,正如没有道德的黑客是我们不需要的一样。因此,从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又为我们提供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另一处深思,那就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德行、健康、智能与技艺兼备的发展,由此从而建立技职教育以“专业技艺为花蕊,通识为花瓣”,培育“博雅专业人”的新典范。

(五)对我国课程设计的启示。

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的中小学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导航表现出了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必修课过多,对学生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弹性,各类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较薄弱;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总量偏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总之,旧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

顺应时代的潮流,中国从2000年起开展了新一轮基础课程的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国家和命运具有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形成初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学习化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乐于创造、勤于动手,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身心健康、体制强壮、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从中我们已看出了中国教育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训,但这些技能技巧似乎仅仅是限于音乐和美术及学习其他一些课程所必要的技能上,对生活中实际需要的技能却只字未提。我们培养的人首先要能在社会中很好生活的人,比如,一个人在实验室里他可能完成许多试验,面当他一走出实验室,连日常生活中换电泡都不会或是一点点小小的机械问题就不能解决的话,我不认为他受到的教育是值得的。

洛克认为儿童不仅要学习阅读、书写、图画、速记、外语、神学、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伦理学、法律、逻辑、修辞、自然哲学等知识,还要选择地学习舞蹈、音乐、击剑、骑马、图画、园艺、细木工、熏香、油饰、雕刻、铁铜银工、刻板、琢磨.安配宝石或琢磨光学玻璃、商业计算等,同时,他还强调了出国旅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性。因此从小学开始设制手工课和思维训练课是十分必要的。

三、洛克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从《教育漫话》等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洛克教育思想是具有妥协性的。他的唯物史观还不彻底,仍然相信上帝的存在;他歧视劳动人民,主张给他们设立劳动学校等,比如,在对儿童的教育中,谈到榜样的作用,洛克坚决反对儿童接近仆人,认为仆人都是粗俗的都是不好的榜样。同时,虽然他主张要及早发现儿童的气质,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教育不同的儿童,但他彻底否认了学校教育,也是值得考虑的。

但从其思想的局限性中,我们仍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教育不是分阶级贫富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家庭教育对儿童一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同时,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没有可能。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教育中将出现越来越多新的观点,这也正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对此,我们无须悲观,在回顾了历史上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历程之后,我们仍能从中受到莫大的启发。洛克是世界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绅士教育思想、技艺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⑴《教育漫话》,洛克著

⑵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当今素质教育》,郭齐家著

⑶中国教育信息网—专家论坛

(4)《简析洛克“绅士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兼谈全民教育背景发展与内涵》,胡燕琴

浅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浅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单位:九龙坡区西彭二中姓名:陈丽红日期:2010年11月9日浅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主题:孔子思想对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启示 关键......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2单元 洛克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洛克(John Locke,1632 ~1704)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建立在“自然、权利基础上的天赋人权”论和“社......

洛克的智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浅析 洛克的智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作者:谭盼 指导老师:舒桂华 班级:高2014级三班摘要: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通过《教育漫话》我们能够清......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引言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

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主题: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摘要:儒家的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当今的中国教育推行的应试教育诟......

下载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