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猴子种果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8猴子种果树”。
猴子种果树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谚、耐、拔”等8个生字,会写“种、棵”等7个生字,其中“种”是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猴子是因为没有耐心和主见,盲目听信他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4.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猴子、乌鸦、喜鹊和杜鹃的头饰。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谚、耐”等8个生字,会写“种、棵”等7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猴子种了四次果树,却什么果树也没种成。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猴子的头饰,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的朋友,大家热情地和它打招呼吧!(板书:猴子)
2.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猴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指名回答)3.导入: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只猴子,很爱劳动,看,它正在种果树!(板书:种果树)
4.要求学生齐读,并质疑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它迟到果子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想一想:你能解决就课题提出的问题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生词:(1)指名读,正音。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小老师带读,领读,齐读。(3)理解“农谚”的意思。
教师讲解: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几处农谚。5.学生读文后交流问题,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交流猴子不停改种果树的原因:迫切想吃到果子。(2)了解猴子先后种了哪几种果树。(梨树、杏树、桃树和樱桃树)(3)讨论:小猴子的果树最终种成了吗?(组织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4)指名说说课文里的农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农谚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
1.指名朗读生字并组词。2.同桌之间交流识记的方法。
3.指名在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教师随机点拨。4.组织学生交流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随机指导。5.师范写,生书空。
6.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提笔既是练字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7.教师选取好中差的作品展示,师生评价并再次练写。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勤劳”的小猴子,它种了四种果树,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成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探个究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1.课件出示词语:耐心、改种、施肥、等不及。(学生齐读词语)2.引导回顾课文内容,这些词语写的是谁(猴子)?猴子一共种了几种果树?(先后种了梨树、杏树、桃树和樱桃树四种果树。)
3.质疑导入:为什么孩子最后什么果树也没种成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二、读悟结合,理解词语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1.指名读一读,并思考:你从“天天”中读出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明确:梨树苗的成长是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猴子这样做是为了天天吃到梨子。
2.引导:是啊,这只猴子刚刚种下梨树苗,就像吃到梨子,你觉得这只猴子的心态怎么样?(非常着急)
3.启发想象:当种下这课梨树苗后,那只性急的猴子会对着梨树苗说什么呢?(指名表演)
4.指导朗读,读出猴子的心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正当梨树苗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横线画出乌鸦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猴子的想法。
3.集体交流。(1)课件出示句子:“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①教师范读乌鸦的话,第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第三句读出反问的语气。②指名读读乌鸦的话,并思考: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乌鸦认为猴子有没有这个耐心。(教师板书:没有耐心)
③指导朗读,读出乌鸦对猴子没有耐心的担心。
(2)指名读猴子的想法,课件出示句子:“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①角色体验:教师板演记者,学生板演猴子,教师随机采访其中一名学生:你为什么要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没有主见,并引导学生体会猴子急于求成的心理。②分角色朗读:教师当乌鸦,指名一名学生当猴子,一名学生读旁白。
(三)学习第四至八自然段
1.引导学生归纳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画句子,讨论了猴子的想法和做法,再通过分角色表演读的方法读懂了猴子第一次种果树的内容,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后面的呢绒。
(1)读课文,画句子。
①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第四至八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喜鹊和杜鹃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猴子的想法。
②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讨论交流。
①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听了()说的农谚(),猴子知道()比()结果需要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改种()。
②学生汇报,教师点评。③出示猴子想的三句话。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四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比较句子,体会猴子的心急。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
师:是的,这只猴子太没有耐心了。那为什么猴子一次一次听信别人的话改种果树?
生:因为这只猴子没有主见。
师:是啊,因为它没有主见,所以它什么也没有种成。学生齐读。
(3)分角色表演读。
①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分角色尝试朗读第四至八自然段。②指小组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过渡:猴子最后有没有种成果树?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九自然段。1.学生齐读,教师质疑:“就这样”指什么?
指导学生联系前面的内容思考、讨论,明确:“就这样”指的是猴子没有耐心,没有主见,一次又一次地改种果树。
2.提问: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板书:一事无成)3.引导说话:学到这儿,你想对猴子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三、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1.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在组内练习分角色表演:一人当猴子,一人当乌鸦,一人当喜鹊,一人当杜鹃,一人旁白。
2.学生在小组内按角色表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加上自己想说的话。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巡视指导。
3.指名小组上台,戴上老师提前准备的头饰,指名分角色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并评价。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因为猴子没有主见,没有耐心,一次又一次地听信了别人的话,改种果树,结果什么也没有种成。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像猴子这样没有耐心。
2.课件出示:(1)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是果实却十分甜美。(3)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学生齐读。板书设计:猴子种果树
“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
没有耐心 没有主见 一事无成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恒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教学重点、难......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一9820...一、揭题导课:今天,李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猴子种果树》。拿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没有经过周密思考,顺序有些混乱) 1凡是教过这篇课文的教师,大多会留下这篇课文文字较为简单的印象。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的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
猴子种果树教学过程:一、导入1、(投影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往这里瞧,看今天谁和李老师一起来了?谁站起来来叫一叫它的名字?小朋友一起来叫一叫。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