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是转型发展的关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深化改革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韩保江
2012-11-14 11:10:42来源:文汇报2012年11月13日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目标和新要求,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转变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根本转变的关键。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不协同、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突出,说到底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导致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目标和新要求,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转变。
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客观地讲,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创造性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体制机制缺陷仍不可忽视:
一是政府职能混乱而导致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不到位,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分布过广、效率不彰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不充分,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仍没有根本消除;四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以及“条块分割”体制痼疾依然严重;五是现代市场体系发育还不成熟,真正反映商品和资源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许多稀缺的商品和资源还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也正是这种体制机制的缺陷导致的扭曲权利关系,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深陷“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窠臼而不能自拔。因此,要转变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让改革开放的宏大力量去冲破各种既得利益阻力,用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保障科学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
面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多层次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能真实反映重要资源和要素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切实使市场能够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有“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才能把各种稀缺资源配置到合适的地方、合适的产业中去,经济发展方式也才能做到优化和集约。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还是在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进而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分工协作”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可以借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化改制、改组过程中的富余人员和其他成本;非公有制经济,则可以借助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公共产品等领域的发展,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性
产业。即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处于某些竞争性行业,这种“混合生存”的多种经济成分也可通过平等竞争,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还可以通过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财产组织形式,互相参股,互相渗透,混合生长,成为一个“内在兼容”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从其内在机制来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有利于国有、集体、个人、外商等各种不同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不同性质的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而且有利于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微观的财产组织制度支撑,从而“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总之,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就能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全面深化改革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实现......
深化改革 领导干部是关键(新论·学者说改革)李 伟《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9日 05 版)编者按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启。如何把握这一轮改革的目标、方向?怎样理解改革举措、改......
尊敬的党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
:城镇化转型的关键在深化改革2013年05月14日15:18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分享5月上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
从严管理是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基石 ——访股份公司副总裁、集团公司企业改革管理部主任江正洪0 宁 彬日前,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在全系统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为什么选择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