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1_11课地下森林断想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35: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1课地下森林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预习题(1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瘠薄()

沉湎()孱()弱袅袅烟云()百鸟啾啾()

徘徊()愤懑()黑黝黝()狼嗥虎啸()万籁()俱寂

答案:jí

miǎn

chán

niǎo

jiū

huái

mân

yǒu

háo

lài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袅(niǎo)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shāo),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

B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yuān),熬(áo)过那漫长的岁月?

C然而我却想攀着古滕(tãng)下去,下到深深的谷底去。

D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sù)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

解析:解答本题需做到音形兼顾,其中选项C “滕”的书写有误,应是“古藤”。

答案:C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解释其中的加点字。

⑴肃然起敬:

⑵万籁俱寂:

答案:⑴表现出恭敬的神态和流露出钦佩的感情。产生,引起。

⑵各种各样的声响都静止下来,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安静。自然万物发出的声响。

4.《地下森林断想》作者是。“断想”意思是。

答案:张抗抗 片断感想

《地下森林断想》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地下森林的形象,感受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体会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探明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震撼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语言美、哲理美。另外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得朗读,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质;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

2.质疑研讨法: 本文是一篇略读篇目,要求学生运用积累的阅读方法练习自己读文,力求能读懂、领会,诵读中主动质疑解难,师生互动探究文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扩大学生视野,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结构。能力目标

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2.揣摩文章中重要的语句,加深阅读体验。3.学习本文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领悟“地下森林”坚忍顽强、沉着谦逊的品质。2.学会乐观地对待人生。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

领悟地下森林坚忍顽强、沉着谦逊的品质。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郑智化的《水手》。

生活中有许多身残志坚的例子,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吗? 出示幻灯片──张海迪、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照片。

人有身残志坚的例子,在自然界中也有这样让人震撼的例子──地下森林。多媒体显示地下森林图片。学生交换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地下森林的资料。

自己想象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作猜测。

设计说明:音乐和图片展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下森林的图片,给学生丰富的表象,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比较与作者的想象有和异同,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明确目标(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划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内容该怎么概括,突出表现了地下森林的什么特点?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文章总起点明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现实作者亲眼看到的地下森林的状貌,突出其自豪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景仰”之情,并揭示出作者悟出的深刻的哲理。结合朗读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合作探讨

再次有感情的轮读课文

试从几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做出解释。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需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学生合作探讨)

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生长历程的煎熬。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没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作者升华出的深刻主题,可以用课文倒数第二段中的话来回答:“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活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3、磨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将怎么对待磨练,请学生以“面对磨练,我这样说(或者我这样做)„„”为句式说话。

五、描点揣摩

细节研读21段至27段 思考:

(学生合作讨论完成)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阳光的“嫌弃”表现在:“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尔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通常被视为最公平的,但这里表现出轻忽、冷漠和不公正。时间对地下森林却是另一种态度: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必须出爱心。“几万年的代价”是指:

一、极言时间之长;

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

②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作者在课文的最后明白的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迪”,用的文字较多,不是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要求学生用格言警句来概括,可以顺着作者的话去说,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另作概括,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然后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六、品析文章中精彩的语句,请用“我认为„„句最精彩,表现在„„”这个句式说话。

学生自选角度从修辞、写法、内容等方面对所选句子进行品析。

如“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准确形容词的应用,构成排比的句式,丰富描写的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再如“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如诗一般的语言,工整对偶,又有很深的意蕴。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走入文本,作好语句的赏析,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感。

七、拓展延伸 将课文与下面的短文比较一下,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描写和说明有说明不同?(多媒体展示文章内容)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胡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这里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得狭长地带上共有10个。他们得直径在400只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

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火山溶洞。溶洞内气温反常,酷热有薄冰,严冬有清泉。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芩、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地下森林中有许多动物,鸟、蛇、兔、鼠等小动物穿行于树林草丛中,马鹿、野猪、黑熊等大动物也时隐时现,连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也经常出没其间。

教师总结:本文虽是咏物的,但是它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我们可以把这里所述写的物当人来读、来理解。所以读这篇散文时,你会惋惜、你会不平、你会激动、你会亢奋、你会敬佩、你会赞叹!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背景音乐:郑智化的《水手》徐徐响起。

板书:

地下森林断想

坚忍顽强

沉着谦逊

乐观豪迈

无私奉献

课堂检测10分钟(20分)

1.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A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B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C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D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

解析:根据每句的表达效果可知A、C、D选项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格,而B项则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答案:B

2.在下列括号中填上一对同义词,使其成为成语。

(1)()天()日

(2)山()地()

(3)()姓()名

(4)()言()语

解析:本题的几个词语均出自本文,解答时可从文中找出。还可根据本题的要求,所填词语既要是同义词,又要结合起来组成成语。

答案:(1)遮蔽(2)崩裂(3)隐埋(4)寡少

3、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⑴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它们。(抚爱抚摸)

⑵它悄然无声的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夸耀炫耀)

⑶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诚真挚)

解析:要区分这两三组近义词细微的差别及各自的用法,还应认真阅读文章,注意典型词语在文中的运用。

答案:⑴抚爱⑵炫耀⑶真挚

4.根据例句,以“生命”为话题仿写句子。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仿句:

解析:仿写本句时,先把握例句的特点,所写语句的形式应与之相同,然后抓住“生命”的特点来写,还要注意前后句搭配要得当。

参考答案:示例一:生命像大海,海在呼啸,那响雷般的怒吼是大海对搏击风云的战斗生活的渴望。

示例二:生命像道路,路在延伸,那醒目的路标是人生对理想的追求。

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2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 张鸿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结构。能力目标: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2.揣......

11、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结构。二、能力目标: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2.揣摩文章中重要的语句,加深阅读......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1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1 [教学过程]:一、以学生对森林的知识导入,引出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三、跳读文章,品味欣赏文中文字优美,含义深刻的语句。四、合作探究,分......

地下森林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深挚的感情。 2.读懂和品味其中思想性情感性的东西,并将它化为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等。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张抗抗,1950年......

地下森林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人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地下森林的品格以及作者由此悟出的哲理。 2、品味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

下载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