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隐忧修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多媒体教学的隐忧”。
多 媒 体 教 学 的 隐 忧
泸州市龙马潭泸化中学 毛世平
内容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它以容量大、富于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等优点,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其间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堂效率
优点
传统教学
方法手段
曾几何时,多媒体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它以容量大、富于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等优点,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但笔者目睹了许多多媒体教学课及各种大中小型的比赛,例如CAI优质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之后发现: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其间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笔者的肤浅的认识,希望能够和广大同仁一起探讨。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多媒体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要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真正的媒体作用,就必须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种配套设施,多媒体的各个零部件及其组合应该是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反之,如果媒体设备要造成公害,它应该首先遭到拒绝,如电脑是否存在辐射,幻灯、光盘、录像资料是否正宗,能否影响正常的教学流程,投影仪的效果怎样,图像是否清晰,影不影响学生的视力等等。如果使用一些劣质设备,即便是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连起码的革命本钱——身体都丢掉了,那又有何用呢?更不用说因为设备的原因影响正常的教学流程等情况了。因此,学校在添置这些教学设备的时候,应该以人为本,将环保作为首选条件。
其次,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对着一个屏幕,这就好似看电视,学生往往只注意画面对感官特别是视觉器官的刺激,往往只注意到了老师制作的图片怎样,音响怎样。如果色彩调配得宜人,动画制作精彩,音响效果悦耳,可能还能够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对所教学的东西有所收获。相反,学生就动不起来,特别是思维更加动不起来。为什么呢?前文已经提到,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学生对它产生好奇、产生兴趣是必然的。但长期使用惯了之后,能不能保证学生对此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或者说能不能让多媒体一直在课堂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这关键要看老师能否制造出花样翻新的课件来。如果课件不翻新,学生一旦对此生腻,那么,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时候的多媒体使用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了。
第三,显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除了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以外,还需掌握其他学科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多媒体教学对老师的备课要求尤其要高。老师必须在课前花大量的功夫制作出相当有水准的课件,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这儿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自以为在课前花了很多工夫了,制作的课件质量相当高了,课前的准备已经足够充分了,到正式上课的时候就依赖于这些现成的东西去教学,这恐怕也是不行的。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不要让预先的设制锁定了教室上课的思路。有经验的老师都明白这样一点,我们每上一节课都存在着一个临场发挥的问题,因此不要让预先的准备将我们的思维模式化了。其二是老师应该注意到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前的粉笔、黑板依然存在,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对于临场发挥的需要补充的东西,对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还是应该充分利用起这两样教具来办帮助完成教学,也就是传统说不能丢。换言之,就是不要让你已有的课件呆板了你的课堂,也不要让你预先的备课主控了你的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仍然要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容易分散学生的精力,作何解释呢?前文已经说到,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容易将其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运用多媒体就意味着教师的媒体运用和课件制作包含着多种成分,而学生却有各自的喜好,正因为如此,也许在听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他们所喜好的那些元素上去了,而忽视了其他内容,因此学生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残缺不全的,教学的效果也就随之而大打折扣。例如在教学《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时,有老师制作了一套课件,其中配乐、配图片朗读一部分,无论是音乐、图片,还是朗读,都极富表现力,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课件制作者可谓苦心经营,文、图、声并茂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展示了语文课的美育特征,这肯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不作很好的提示和必要的指导,恐怕学生就不一定跟着教学的实际走了。喜欢音乐的可能就只顾注意倾听音乐去了,钟情于美术的可能就只顾欣赏图片去了,而那些对语言敏感的恐怕就只顾注意聆听朗读去了,真正全方位去感受、去体悟的也许就很少了。因此,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如果事先不作诸如怎样将文字和画面结合在一起去欣赏,怎样将朗读和音乐融在一起去品味,或者每播放一次要求学生注意什么的方法性的指导,那么它的媒体使用恐怕也是失败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运用多媒体教学,笔者还想谈一下几个方面的隐忧。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以情为文的文章内容和风格。故情感在诸多的文章中都有丰富而完美的体现,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祝福》、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等,喜怒哀乐忧恨爱,可谓七情皆备。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并且教学面对的学生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而关键是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唯我至上,往往不在乎身边的人对他们的感情,比如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受之不愧。相反,他们却很在乎许多媒体传播给他们的情,但那些都不是感人至深的纯情,不是自然流露的真情,不是令人陶醉的雅情,而是些疯疯傻傻的狂情,如令人捧腹的搞笑片;是矫揉造作的虚情,如多而滥的言情片;是附庸风雅的忘情,如劲歌热舞等。面对这一反差,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当如何处理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就不应该简简单单地将作者写到的几次背影通过图片播放出来就行了。如果这样,学生看了也许只会觉得好笑,根本就无法感受凝聚在“背影”身上的作者的真挚情感。教师应该结合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设计好问题,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那醇酽而哀婉的至爱亲情。如果这一点做得不好,学生也就只是停留在“背影”的肤浅认识层面上,对文章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也达不到相应的层次。另外,前文说到利用媒体教学容量大,课件制作花样应翻新,但也应注意不要将整个教学搞得过于花哨,否则就会给学生造成上课就是看电视、欣赏节目的错觉。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目标就到达不到,当然就更说不上运用语言、提升能力之类的了。何以言之呢?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左脑是主语言功能和想象思维能力的。而又有专家指出:看电视会影响左脑的开发。尤其是现在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居多,在电视机面前一坐就是两三个钟头,有的说甚至是半天,长时间地可以不说一句话。节目好看他跟着看,电视里乐他跟着乐;节目不好看他也懒得看,根本就谈不上交流、说话、动脑思考的问题。长此以往,思维就不活跃了,反应就不灵敏了,表达也退化了。因此看电视会滞后了语言功能的发展,抑制想象力的发挥。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学生看多了日本的卡通漫画,平常很少与人交流,到后来就只会说“哇塞”一词了。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电视在某个层面上的危害。因此多媒体教学不应当成为学生机械的坐着偷乐、偷懒的依赖。特别是像语文这种无所不包的学科,课件的制作与设计应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积极思考的能动效应因素,不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媒体运用的展示课堂,不要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只看不动的“电视课堂”。
还有,有的语文老师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忽视了自古以来学习语文的老传统——朗读训练,殊不知这也是一个巨大失误。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是其他任何媒体所不能替代、也替代不了的。因为语言文字的学习本身就存在这一种感悟即语感,朗读即是训练语感的妙招。故在实际教学中是绝不能轻视和忽略的。例如,学习高尔基的《海燕》,其诗化的语言是任何其他媒体手段代替不了学生的朗读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语文课是一门艺术课。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朗读的感受和领悟,将它变成一门技术课,那就未免太离谱了。即便是王维的诗画之间存在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关系,媒体图片展示固然可以完成,但真正要实现它们二者之间的互相转化,也只有靠读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的意境和情景,才能将语言表达培养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付诸实施。这一点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制作课件、运用媒体教学中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传授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的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而已,它永远也取代不了人的主体地位。多媒体的应用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科内容及课时内容而定,并且在教学中应趋利避害,就如一位同仁指出的那样:多媒体教学不能搞一窝蜂。而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该因课而论。
利率改革隐忧[导读]过去银行业“坐地收钱”的历史,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而一去不复返了。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等一系列决定,这标志着推动近10年的中国......
2018年楼市的隐忧她们的故事,是创投时代下“性”工作者故事的缩影,加速了人们对于两性传统认知的瓦解和重塑。■文|樱桃■来源|樱桃大房子(ID:ytdfz8)今天文章的两部分是不同的主题......
隐忧优美诗歌——家乡九里港里“银鱼儿”、“虎头鲨”、“桂花鱼”“河豚鱼”是小时候最常见的鱼种,现已消失殆尽家乡兴化是一个美丽的水乡小城河水清澈、甘甜河道密布、鱼虾......
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教学情境还可以大大减轻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
课件与教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部分高校还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和多媒体课堂的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