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分子_知识分子论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28: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知识分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知识分子论”。

论知识分子

外国——

以色列的康菲诺综合各家的意见,把代表社会良心这一阶层的知识分子特征归结为以下的五点:

(一)对于公利益的一切问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问题——都抱有深切的关怀。

(二)这个阶层常自觉有一种罪恶感.因此认为国家之事以及上述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是他们的个人责任。

(三)倾向于把一切政治、社会问题看作道德问题。

(四)无论在思想上或生活—亡,这个阶层的人都觉得他们有义务对一切问题找出最后的逻辑的解答。

(五)他们深信社会现状不合理,应当加以改变。

法国思想家圣西门曾假设说如果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几百位优秀的知识分子,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

美国社会学家席尔斯:知识分子就是在社会中那些频繁地运用一般抽象符号去表达他们对人生、社会、自然和宇宙理解的人。

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就知识分子而言,迫害比漠视更好受。

苏珊·桑塔格在1997年接受法国某杂志的一项名为《知识分子及其角色》的国际调查时,这位享誉国际的美国女作家的回答打破了有关知识分子的神话:“如果期望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以反抗非正义的行为、保护受害者、挑战占统治地位的权威的信仰为己任的话,未免太乐观了。大部分知识分子就像多数其他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样因循守旧„„赋予知识分子制造麻烦者、良知的代言人这样美名的人一直是少数。有些知识分子旗帜鲜明,为了自己的信仰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更多的知识分子在公开言论中昧着良心欺骗别人,或者对所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却厚颜无耻地说得头头是道„„”尽管如此,桑塔格却并未降低知识分子的标准,她说,“一个人之所以是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言论中表现出了正直和责任。”

被称为“美国良心”的苏珊·桑塔格。“9·11”之后,她批评美国政府及各大媒体的片面报道和煽动反伊斯兰情绪;2001年5月9日,她在为她颁发“耶路撒冷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文字的良心》的演说,毫不客气地指斥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的野蛮行径,“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并尽快拆掉这些移居点和撤走集结在那里保护移居点的军队,否则这里不会有和平。”2004年5月23日,她在《纽约时报》发表长文《关于对他人的酷刑》,针对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丑闻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将美国士兵与萨达姆的行刑队,甚至纳粹军队相提并论。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文中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波普尔:“科学,尤其是科学的进步,不是孤立的努力的结果,而是思想的自由竞争的结果”,“进化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可供选择的物质的多样性。仅就人类进化而论,这就是‘人们有自己的偏爱和有别于他人的自由’——‘有不赞同多数人和走自己的路的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一书中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穿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的神话:“我们的史学家们大都对美化历史比对真实更爱好。他们都说贞德英勇就义。但是根据当时的记事和史学家维拉雷所述,她接到判决书时声泪俱下。”

哲学家罗素和科学家爱因斯坦共同发表呼吁废止战争的宣言,并将其副本分送给美、苏、中、英、法、加6国首脑,“据非常可靠的权威人士说,现在能制造出的核弹,威力要比炸毁广岛的大2500倍。„„我们要向人类呼吁:记住你们的人性而忘掉其余。„„要是你们不能这样做,那么摆在你们面前的就是普遍死亡的危险。”88岁时,罗素参加了核裁军群众大会并发表演说,与“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通过电视进行越洋对话;去世前两天,他还在公开谴责以色列对埃及的轰炸。

汗斯-耶尔格`亨内克曾经这样评价哈耶克:“在整个一生中,他(哈耶克)始终强调自己以学术研究为本,在政治领域极其节制,在他看来,涉足政治或是担任顾问太容易使人堕落。”

中国——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多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少的时代,一个亟需知识分子的时代。拥有教授、博导和各类专家头衔的人多如牛毛,但是能够像马寅初和黄万里那样有着为了真理和良心可以和整个世界对撼的勇气的知识分子纵然没有绝迹,却也已经到了凤毛麟角的地步。知识分子中的很多人颇像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小说《小世界》中的大学教授一样四处参加学术会议、连篇累牍地出版泡沫专著以牟取名利,而对逼到眼前的关涉到最大多数群体利益的大问题视而不见,保持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便他们发出了一些嘀咕,也几乎没有被人听见。

不畏“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失落,不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寂,不畏“同妻何肉尤吾累,不患分明有此身”的痛苦。

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但是爱国主义在他们心灵深处已经生了根,什么力量也拔不掉的。甚至

泰山崩于前,迅雷震于顶,他们会依然热爱我们这伟大的祖国。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史景迁先生在其《**: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一书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勇气和能力,称赞他们“明知政治行动充满危险却义无返顾,明知希望没有结果仍一如既往。生活在一个四分五裂、险象环生的世界上,他们表现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和勇气。”

王国维“呜呼!美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昭雪也。此亦我国哲学美术不发达之一原因也。”(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李大钊曾在1918年撰写《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一文:“禁止思想是顶危险的行为”,并断言:“思想是绝对的自由,是不能禁止的自由,禁止思想自由的,断然没有一点的效果。”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昭公十八年.愚民说》当中历数了中国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最后提到:“文章”以及“明理载道”之事固无不足以自愚愚人,愚民之术亦可使愚民者并自愚耳。

毛泽东——

“我历来讲,知识分子是最无知的。”

“大局问题,不是知识分子决定的,最后是劳动者决定的,而且是劳动者中最先进的部分,就是无产阶级决定的。”

“有些知识分子现在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在空中飞,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我说,这些人叫‘梁上君子’”

“对右派是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打他几棍子是很有必要的。你不打他几棍子他就装死。”

俞可平把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简单地归结为五个字,叫作“游魂无处归”。并解释说:“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没有自己的归宿,没有自我定位,没有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而象一个游魂,飘拂于社会之中。它依违于政治和学术,游离于传统和现代,“谟谥泄臀鞣健_sina_#8221_word__

顾颉刚:“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陈寅恪:“沧海生还又见春,岂知春与世俱新。读书渐已师秦吏,钳世终需避楚人。”

陈思和:“人类历史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不就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么?他们在人类社会充满暴力与残酷的历史进程中,别塑一个温馨无比的精神发展王国,与冷酷的世俗权力抗争,与卑琐的动物本能抗争,继绝存亡,薪尽火传,这,才叫做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我相信,真正的传统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要做出一个开端。只要意识到了,开始做了,即使是我们的失败来证明一个无家可归的精神浪子的悲剧,也实属亡羊补牢之举。”(《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

季羡林《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干知识分子这个行当是并不轻松的,在过去七八十年中,我尝够了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有时候,光风雾月;有时候,阴霾蔽天。有时候,峰回路转;有时候,柳暗花明。金榜上也曾题过名,春风里也曾得过意,说不高兴是假话。但是,一转瞬间,就交了华盖运,四处碰壁,五内如焚。

李济时:“回顾一百年来,政治干预学术给知识分子造成的巨大伤害。因为政治干预学术造成伤害的不仅是知识分子,还有政治本身。没有知识分子的独立的建设性批判作用,政治很容易误任歧途。因此,政治如果真的是文明的、理性的,那么它可以做的就是:不要去管知识分子,让他们自为、自治。我们现在既然要建设自由市场经济,同时也必须建设自由文化和自由学术。给知识分子以独立、还思想学术以自由,使之成为市民社会的中坚,这恐怕才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福音。”

张申甫40年代末提出了“反哺论”:“一个知识分子,倘使真不受迷惑,真不忘本,真懂得孝道,对于人民,对于劳苦无知者,只有饮水思泉,只有感恩图报,只有反哺一道。”(《知识分子与新文明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

读《俄国思想家》有感:知识分子小论

知识分子小论——读《俄国思想家》有感王小泽以赛亚·伯林这本关于俄国知识分子及其思想的书读下来确实有些艰涩——这大概也是所有关于思想类的书籍给我的感觉。这或许也是......

思修论文——论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邹梦君1033213510环境1W 论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

论党外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论党外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发布时间:2011-05-09 来源:崇左新闻网-左江日报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共同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推动党外知......

知识分子苏轼

钱江晚报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三年,即1037年1月8日。他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苏轼八岁入乡校就读,由于他学习成绩优秀,在近百名学生中只有苏轼深得老师赏识。......

下载论知识分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知识分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