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评论: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_关于叶圣陶的文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18: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散文评论: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叶圣陶的文章”。

叶圣陶(1894—1988),江苏省苏州市人。原名叶绍均,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结集出版的散文主要有《剑鞘集》(与俞平伯合出)、《西川集》(混有少量小说)、《未厌居习作》、《叶圣陶散文》等。叶圣陶的散文看似平淡,却隐藏着作者独具的睿智与明见,仔细咀嚼,方能品味得出。著名评论家阿英曾赞赏他以哲学家的头脑和宁静的心态去探索人生的究竟。

《没有秋虫的地方》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写于1923年。这是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从正面直接描写秋天,而是独辟蹊径,通过秋虫汇集的环境,秋虫的鸣唱、形态来写秋,完全摆脱了“秋风秋月”的传统题材。中国文人似乎对秋天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叶圣陶当然也不例外,他对秋的描写显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欣赏,而是进入到了一种玩味的境界。他把秋虫的鸣叫描绘成使人留恋、令人向往的美妙的秋之乐:“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把握住了秋在中国文人心中的独特意蕴。“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国人的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应该说是最普遍的一种意识了。中国文人总把悲伤、苦恼、秋思一并镶嵌在秋这个特定的时空中。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从而使秋由自然现象转而成为一道人文景观,组合起秋的一道凄楚而伤感的风景线——悲秋图。而“劳人、秋士、独客、思妇”正是这种意蕴的普遍表达。

当然,叶圣陶并没想把自己沉浸在这种“悲苦”的情绪中而无法自拔。应该说他是在苦苦追求着秋的味道。这对中国文人来说是有着普遍性的:每到秋天就追求秋的况味。虽然他描写的对在城市里“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音”感到十分的怅惘、无奈,有着明显的借喻时代的意思,但我们仍能感受得到他对秋天的迷恋之情,他的记忆和思想中对秋的印象之深,正如他在文中所说的那样:“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又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当这凉意微迫时,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呢?” 作者以极其平淡的语调进行叙述,但在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捕捉到到作者不甘平淡的一丝意绪,“有味远胜于淡漠”。但秋虫所能带来的“有味”,却由于“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没有秋虫的地方”终于变得索然无味了。作者充满了无奈,不甘平淡又能如何呢?“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这大概就是作者的无奈之处,而这种无奈也只能归因于时代了。

王 健

没有秋虫的地方 教案

没有秋虫的地方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领悟作品的内涵,了解作者在作品中蕴涵的情感。 3.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领悟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能有自......

《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答案

《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答案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圣陶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

《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附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附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附答案

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附答案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圣陶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

下载散文评论: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文评论: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