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
(2)能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3)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并掌握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4)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5)了解氢气的性质,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气,了解氢气的用途。
2、过程和方法
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用过滤、蒸馏等方法分离混合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预习】
(一)水的电解实验的现象:
正极气体气的验证方法:
负极气体气的验证方法:
结论:这说明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质:
化合物:
画出物质的分类图表
(三)净化水的方法有、、、。
(四)过滤操作要点主要有哪些?
(五)1、什么是软水和硬水?
2、如何鉴别软水、硬水?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哪些麻烦?
4怎样使硬水软化?
(六)1、水污染的成因:(1)、(2)、(3)、2、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1)
(2)
(3)。
(七)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
(八)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文字表达式:
。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文字表达式:
现象:
实验开始时要先
再,结束时要先
再
③氢气的用途:(连线)
性质
用途
密度最小的气体
冶炼金属;用作保护气
燃烧产生大量的热
作化工原料
还原性
充灌探空气球
和多种物质直接反应
作高能燃料;用于焊接、切割金属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我的问题:。
二、精讲点拨
例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②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你认为上述哪几点存在明显的不足。()
(A)①
(B)②
(C)①
②
(D)① ②都正确
例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例
3、利用所学习过的氢气实验室制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实验室常利用石灰石(主要化学成份为CaCO3)固体与稀盐酸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成份为CO2);又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请你依据上信息来分析一下: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时,应该选用下列哪套装置?为什么?它与你学过的哪种气体的发生装置类似?
(2)若想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采用下列中种收集方法?为什么?
三、我的收获:(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蒸馏水
C.软水
D.硬水
2、某同学在实验室闻到类似碘酒的气味,寻“味”而去,发现实验台上棕色瓶内装有固体碘。据此不能说明的是()
A.碘易升华
B.分子在不断运到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
3、向一烧杯自来水中滴加红墨水,红墨水会扩散于整杯水中。该现象说明()
A.分子用肉眼可看见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都有颜色
D.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4、从下图获得关于水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5、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A.氯气
B.活性炭
C.明矾
D.漂白粉
7、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B、1L 芝麻和1L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2L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
D、2L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8、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9、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10、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间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1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
12、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13、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A.金属导电„„„„„„„„„原子是运动的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有间隔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14、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
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这会导致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填“小”或“大”)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15、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请将氢气、氧化镁、四氧化三铁、红磷、铝和一氧化碳等六种物质分成二组(填化学式),并写出分类依据。
第一组:,分类依据是;
第二组:,分类依据是。
16、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周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
化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
且澄清透明
pH 6 5~8.5;总硬度
(以碳酸钙计);铜
细茵总数
(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
操作,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
_______,若为硬水,其现象是,生活中将硬水变为软水的方法是;
(3)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和性质1、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水的电解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 质量比:1 :8“正氧负氢,氢......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教案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