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要点(生活与哲学部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资料”。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要点(生活与哲学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总结1+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什么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哲学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普和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怎样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唯物辩证法】
4、矛盾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5、矛盾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观点即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6、矛盾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哲学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③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这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三种情形。③根据对矛盾特殊性的把握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④反对一刀切。
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同时主次矛盾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两个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怎样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
如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①坚持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
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9、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0、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为什么要树立创新意识?①哲学依据: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②意义: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是对实践的推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怎样树立创新意识?①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②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二、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观】
11、人的价值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要求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成功。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如何正确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①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
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②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不应表现在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为什么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①哲学依据: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如何做到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①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②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同时也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用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来实现价值。
1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取得成功,找到人生的真谛,否则我们就会遭到失败,就容易滑向个人主义泥潭、与平庸和苟且为伍。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及其意义
什么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是什么?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衡量我们想问题、做工作的根本尺度是什么?衡量我们想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尺度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即人民群众的利益。
怎样做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②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部分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1、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三亚四中高中会考资料哲学生活哲学的主要流派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的哲学生活主要学习的是唯物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主要包括:辩证......
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列子一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
全国卷非选择题:哲学部分1.(2017全国卷Ⅰ)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2.(2017全国卷Ⅱ)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