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课时提升训练 第二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 选修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为秦开帝业”。
课时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3·乐山高二检测)“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该观点()A.强调治国策略要随时代变化而改革 B.分析了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
C.改革就要否定礼乐制度和古代传统 D.所说的“国”是当时的秦朝
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是()①重农抑商
②奖励军功 ③废井田制
④奖励耕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3·安徽模拟)商鞅变法规定:民众“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禁止商业的发展
4.商鞅变法中推行下图所示标准器具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统一局面
D.为灭六国做好准备
5.(2013·宁波高二检测)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令他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连坐法
6.(2013·阜阳高二检测)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废除井田制
B.建立户籍制 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
7.(2013·济南高二检测)毛泽东同志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说明商鞅是“理想主义者”的变法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刑不避大夫 C.连坐法
D.奖励耕织
二、非选择题
8.(2013·枣庄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3)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有些题目还需要注意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关键词“主要目的”及对历史文物的认识,此器具为商鞅铜方升,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产物,从变法的措施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令他恐惧的法令”是关键信息,对比选项可知连坐法应是正确选项,故选D。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理想主义者”意为“不可为而为之”,商鞅的阶级本质是地主阶级,“刑不避大夫”直接威胁到地主阶级的利益,也是他被“车裂而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第(1)题,要依据材料一信息“三晋地狭人贫”“务本于内”“国富兵强”等信息分析。第(2)题,首先要提炼材料二中的观点,由“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可提炼,然后分析造成此观点的原因。原因依据材料一的提示,可从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分析。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9.【解析】本题考查商鞅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的措施及影响。第(1)题,由材料信息“父权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关系复杂”“人数众多”“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等概括总结即可。第(2)题,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答案:(1)主要分为宗族大家庭和个体小家庭;宗族大家庭是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家庭关系复杂;个体小家庭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回答其中三点即可)(2)变化:个体小家庭取代集体大家庭(分解大家庭、分居立户),家庭结构更简单。(回答其中一点即可)影响:移风易俗,保证国家租税收入和赋役征派,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秦国崛起。(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井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废除井田,允许土地买卖,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讲练通】高中历史课时提升训练 第四单元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人教版 选修1)
课时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造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B.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C.地主占有......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标要求] 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1)主持者:冯太后。 (2)重点: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
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他乡,主要是因为哪些阶级或阶层......
【讲练通】高中政治课时提升训练 第2单元 第3课 第2课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人教版必修3)
课时提升训练【基础达标】1.下列活动不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 ①古代商旅活动 ③教育 ②网络互动④人口迁徙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⑤红色旅游 2.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也......
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2013·内江高二检测)《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