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_怎样做好一个新闻记者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01: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新闻学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怎样做好一个新闻记者”。

新闻学子如何能成一名优秀记者?

怎样做一名好记者呢?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能力:新闻采写能力、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而掌握这三项能力的程度深浅,直接决定这这名记者优秀程度。

发现力是最重要。“有些东西,你不去深入了解,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干或干不好呢?”在采访中遇到与预期目标偏差的情况,要寻找到更好的角度和最亮的新闻点。我认为,现场永远都是记者追求的第一原则。

自信心成就好记者。“要老老实实做人、做好人,利人利己;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用心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积极实践,提高自身素质。记者需要具备领导者的素质;而领导者,就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全局来看待事物。“记住,一定要有自信,要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谈到与人交流的方法时,“要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注意方言的积累,这样在与人交流时更易于情感的深入,才能够获得了更详细、更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跳出五行外,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记者的位置:制高点与联络点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更处在一个联络点上。一方面是联络社会与公民,另一方面是联络政府与群众,所以记者拥有强大的社会优势。”徐泓老师这样诠释记者的特点。

“文字记者手中的笔,摄影记者的镜头,都代表了舆论,很重要的舆论。”徐泓老师认为,总处于舆论中心的北大,前一段时间就因拆迁朗润园、镜春院破旧民居的消息被记者扭曲,放大为舆论力量,给北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记者是通过自己启动舆论。”徐泓老师说。她反复强调媒体可以造势,所以记者背后有强大的舆论力量。“这是一种可以启动社会,甚至改变社会的力量,所以承载这种力量的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徐泓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对个人成长也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优势。社会给了记者广阔的空间,他们有机会最大限度地接触人和事,不断进行知识和认识上的更新。“每个采访对象都是一本书,不断接触他们可以加速成长、成熟。”徐泓老师说。她认为做记者的经历是终生难忘的,因为它可以让人学会关心、学会倾听,做到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有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并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要“跑新闻”不要“泡新闻”

“记者是一个行动着的职业,行动目标就是现场。”徐泓老师说,现在不少记者把“跑新闻”变成了“泡新闻”,不是跑现场,而是泡会议、泡材料、泡网络。对于这种现象,她有些义愤填膺。她认为新闻的生命力和原创性都在现场,只有真正去“跑新闻”,才能理解记者行业的实质——代替大众到现场获取真相。讲座结束后,徐泓老师还热情地回答了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读书之外,要有计划地和社会接触”;“记者要自己创造媒体环境,不能作茧自缚”;“注意观察细节,既要培养发现„不寻常‟的能力,又要拓展知识面,熟悉每一个„寻常‟。”连珠妙语博得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是北大青年报社“传媒视点”系列讲座之一。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沈千帆列席现场。校团委副书记蒋广学主持了讲座。

1、首先要有基本的文学功底及口才。

2、要有敬业精神,不怕累,不怕险。

3、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些记者得到了某些灰色内幕之后,不把它报道给人民以警示,而是把它当作“敲诈勒索”的工具,得到足够的钱之后就不给报到了,这是什么行为?真是无耻、丧尽天良,给记者丢脸,难道他们忘了记者的本职了?

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导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Journalist或Reporter);记者属于职业的一种。

采访,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记者的工作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力,所以也被冠以“无冕王”的雅称。

一般而言,记者主要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通讯社等机构工作。网络出现之后,也有部分记者替网络媒体(网络报)或专业网站工作。许多政府机关、社团内,也有编制内的记者。还有不在固定媒体工作的记者,一般称为“自由撰稿”或“自由记者”,接受媒体委托或靠投稿维持生计。

记者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报导、专题、调查采访、专访、精确报导等等。但记者的稿件、照片、影带等,通常还要经过编辑台的处理。

记者的生涯在有新闻自由的国家,通常不限制记者的学历或条件,所以从事记者工作有许多不同的管道。很多记者在大学或研究所就读新闻、传播等科系,毕业之后立即投入新闻工作,是最典型的一条路。但在德国等地,记者也可能是先完成其他专业学位后,才就读短期的新闻学校,培养新闻采访、写作能力,或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媒体实习,由媒体负责教育。此外,政治、法律、社会、历史、语文等文法科的学生,因为所学与记者工作相近,担任记者的也很多。

在人口较多、版图较广的国家中,记者通常有典型的职业生涯,一开始通常在地方媒体工作,采访的路线又以“市政”(City)或“司法”(Crime)为主,之后再慢慢从地方媒体进入全国性媒体,同时也有机会采访党政、财经等其他路线新闻,或转入媒体的言论体系,担任主笔、评论员或专栏作家等职务。离开记者职务后,许多人也会从事公关、行销行业,例如至企业的公关部门任职、担任行销主管或发言人,或是成为文学创作者。在媒体环境恶劣的地方,许多记者在媒体工作时就会细心经营与企业的关系,为未来生涯铺路,但却因此严重影响媒体报导的公正性。在媒体环境尚未完全透明的地方,许多记者也 会收取红包。新闻从业者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敏锐地去发现事实〕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

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

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

敏锐的眼光背后,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大脑。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

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目光,即使是新闻与你擦肩而过,你也发现不了,更是捕捉不到。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应当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见到本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记者胡占凡,在采访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在杭州,有两个大款为了斗富显阔,在众目暌暌之下,比赛烧人民币,每人烧掉两千多元,只是哈哈一笑。有个“大腕”,扔下30万元买只哈巴狗,眼都不眨一下牵上就走。还有个“大款”,看到别人用6万元一桌的宴席请他,他竟“啪”地打开密码箱,甩出了30万元请了一桌。有所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53.9%的学生把“赚钱多”作为择业的头条标准,北京一些中学生唱“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 胡占凡认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应当向这种现象敲响警钟,便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给人们很大的触动。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中应有的之义。[忠实地报道事实]

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文明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第三次浪潮即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革命阶段。

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每天都处于新闻媒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们给我们提供信息。试想,如果记者给人们提供一条虚假的新闻,将会对社会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因此,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神圣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忠实地报道事实,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著名学者吴晗也说过:“历史工作者是记录昨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记录今天的历史。”

我们知道,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官的优良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卿崔杼杀害了国王齐庄公齐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传染病而死来记载齐庄公的死。太史不从,直书崔杼弑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杀。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写,不从,又杀之;再令其二弟改写,又不从,又杀之。最后轮到三弟,依然据事直书。他认为这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死去。史官这种忠实于事实的做法,对于新闻记者是很有

影响的。我国已故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就说过:“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

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含义是双层的。浅层的含义是,记者应当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深层的含义是,记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事实的本质。

80年代末期,我国某地农民买桑塔纳小轿车,某地农民买飞机、修跑道。这些事实本身是准确的,但在当时农村毕竟还是凤毛鳞角。有些记者以此大做文章,并由此得出“中国农民现在已愁有钱无处花”的结论。显然,这不是对事实实事求是的报道。从全国农村数亿农民的情况来看,一些穷山僻壤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未真正解决,不少地方还要扶贫救助。记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导致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怀疑,也容易诱发读者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只有记者把忠实地报道事实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读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何为民生新闻?孟子曾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他认为民为最大。《管子。霸业》云:“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其“人”亦指民。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民生无所不包。我国首次出现“民生”的概念是《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老百姓的生计。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等。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

以上便是对于每一个新闻学子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经验与方法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理论知识对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特别重要信息—知识—理论,这是一个人对事物认识渐深的过程,信息是事物向外界发出的信号,知识是人们对各种信号分析之后得出......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妆师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妆师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妆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潜质、对时尚的良好触觉,以及比较前卫的观念。化妆师属于艺术行业,没有一点先天的潜质是不行的。作为专......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2011-04-15-11:33管理企业的方法有很多。每个管理者都会给下属无形当中规定不同的“规矩”。很多企业家、经理人总会问一些“如何当领导者”,“......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区域经理?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区域经理?——营销中心市场部 雷慧目录一、前言.....................................................................................................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以前的我对记者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无冕之王”如此光鲜的形象上,却从未了解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其实不单单是一个称号就行的,还要求具备很多很多条......

下载新闻学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学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