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之职业道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道德之道德讲堂”。
崇尚职业道德、感悟道德力量
道德讲堂之职业道德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为:崇尚职业道德、感悟道德力量。主要有六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
(二)第一环节:唱一首歌曲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请大家起立,请工作人员放音乐。(大屏幕播放)
歌词:
公民道德歌
男:中国老百姓
炎黄好儿孙
重情重义重品行
立志先立人
女:爱国又守法
盛世享太平
明礼讲诚信
不负天下人
合:团结友善一家亲
勤俭自强万事兴
道德重如山
道德贵似金
人
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说:中国好传统
大家来继承
有爱有恨有责任
是非两分明
说
:(男)同唱道德歌
(女)文明向前进
(合)和谐社会中
争当好公民
合:敬业奉献勇创新
建设祖国为人民
道德重如山
道德贵似金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合)敬业奉献勇创新
建设祖国为人民
道德重如山
道德贵似金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结束歌曲)谢谢大家。请坐。
(三)第二环节:看一部短片《我是文明**人年度十大人物》 接下来,我们进入“看一部短片”的环节。
岗位,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分工,从小的方面讲是个人谋生的场所,从大的方面讲,是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展现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人生价值是指个人的人生目的与社会实践及其道德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需要所付出的奉献。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人爱岗敬业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没有自觉的岗位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个人的价值创造,当然也谈不上人价值的实现。刚才短片里的同志们在自己岗位上奋斗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衷心的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四)第三环节:诵一段经典
1、过渡:
圣人已远,精神永存!再请孔子上讲坛已是遥不可及的梦了,就让我来为大家诵读一段孔子关于敬业的经典名言,虽然隔腹传 2
音,难免隔靴搔痒。权且当做道德讲堂为承传孔子儒家思想作的一丝努力。
2、出示语录,明理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
语出《论语〃述而第七》。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背景介绍
这个事情发生在公元前489年,当时孔子62周岁,正处于仕途不顺,招人排挤后,周游列国推行儒家思想的第八个年头。叶公原名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为尹,故史称叶公。当时,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拜访了叶公,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叶公主张“大义灭亲”,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伉直好勇,敢于批评”闻名,他全程追随孔子周游列国。这段话据考据是在孔、叶政见相左的情况下,叶公对子路的追问。当时,孔子仕途受阻,儒家思想难于推行,周游列国无人问津,可以说颠沛流离,处境相当尴尬。因此子路也不好回答:贬低孔子,是让子路违心的,毕竟推行儒家思想是自己坚定的信念;褒扬孔子,又让子路担心(遭人贻笑),毕竟推行儒家思想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他,聪明的,回避了这个问题。孔子是个比较豁达的人,他与子路同样清楚处境的尴尬,但是他认为回避问题会使儒家思想的推广雪上加霜,因而呢采取了迂回的战术,我不跟你讲成绩,讲成绩 3
你不服,因为当时儒家思想推广确实也没有多少成绩;我就跟你讲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你也没有事实可以反驳我。就这样,孔子讲了以上关于敬业精神的一段话,也为儒家经书注入了新的要义,丰富了儒家思想,这就是师傅比徒弟高明的地方。
讲到敬业,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孔子的职业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先交代一下。历史给予孔子很高的评价,叫做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这么多个“家”反而让人搞不清楚孔子到底是干什么事的人了,其实不然。只要稍观孔子生平,就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个爱国为民的人,在儒家“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导下,孔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当官治理好国家和社会,但是事与愿违,孔子作官屡遭不顺,虽然在52岁时官至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但因政敌破坏,为官时间不长,一生中加起来也仅仅是短暂的4年。因此,退而求其次,孔子只能为治国理政爱民做些对策研究,也就是后来他首创的儒家思想。当然孔子在思想界、教育界、哲学界、史学界、美学界乃至养生方面造诣很深,他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等等,被当世称为“天纵之圣”,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他围绕爱国为民的至高理想所做的努力。因此,我认为孔子的职业去掉重叠的部分,核心就是思想家。孔子在事后向子路回答叶公的提问时,讲到自己的敬业,用了很简单的三句话,刚才大家听了原文和译文都是很简练而朴实的,其实它饱含了很深的敬业精神要义,我给大家解读一下:
一是发愤忘食。儒家思想为孔子首创。这个创作创新的工作本来就是一块硬骨头,孔子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他的创新完全是来源于生活和政治实践,据说是遇到不懂的地方有求教于老子,可见孔子求知之心之切、求学之举之忙;再加上常年在外周游,生活风餐露宿,因此,从主客观上讲,孔子发愤忘食都是一个确 4
证的事实了。我们大家基本上都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但是因为岗位的不同,有些同志基本上能八小时内解决工作,有些同志也因为忙或者额外的任务,不得不发愤忘食了;人都有不忙的时候,也都有忙的时候,因此,大家都达到孔子“发愤忘食”的敬业第一境界了,当然永远发愤忘食的人是不存在的,否则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了。
二是乐以忘忧。做学问是很艰苦的,有时候要打圈圈、打转转,却难以绕出原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学术上、思想上要提高一个层次,往往要费很大的气力,一路遇到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个东西就是孔子讲的“忧”,即实实在在的困难。但是,大家要注意,孔子要讲的不是忧,而是对待“忧”的态度——“忘忧”。讲的是敬业当中如何对待困难的问题,如果“因为忧所以忧”,那么不但很难有新的成就,还会打退堂鼓,使已有的研究成果付诸东流,大家都知道编箩编筐难在收尾,一个尾没收好,前面的功夫就白白浪费了。孔子正是采取了忘忧的乐观态度,甚至以忧为乐——遇到一个困难,就是找到一个突破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把畏惧困难的情绪抛诸脑后,把遇到困难转化为“踏在困难的肩膀上,结果困难,才能看得更高远”,因此,孔子在儒学研创和推广上最终超越时空,为中国多代帝王所独尊。这是敬业的第二个境界。尽管有一小部分人比较习惯“遇到问题就躲,躲不过去就绕”,但是,从美丽和谐的现代化绿色**蒸蒸日上的建设成效反推,大家基本上也达到了“乐以忘忧”的敬业境界,这是可喜的。
三是“不知老之将至”。这在孔子的讲话里是敬业的最高境界了。但是,人终须一老终须一别,如何能做到“不知老”呢?我觉得很难,近乎不可能。从养老产业的兴起,可以窥见人都是怕老的,何况乎“不知老”?我们做不到,但是孔子做到了。让 5
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做到的呢。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孔子在为官失意的情况下,他对原来凌乱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怀疑,于是调整为“以推广儒家思想为毕生的事业”。可以说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理想追求的无缝对接,因此,他能够把整个生命融入到推行儒家思想当中去,他又能够从推行儒家思想中获取生命的动力源。尽管处处碰壁,鲜为人采用,但是只要帝王愿意采用他的儒学,哪怕是听听他讲儒学,就心情轻松,虽然年老,却也感觉事业的激情使人的生命更年轻。这是孔子讲的敬业的第三个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孔子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他是圣人啊,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我们能否做到呢,我觉得太多的因素在里面了,所谓时势造英雄,或许有待时代的孕育。但是时不我待,做不成圣人,我们年长的同志就要做到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这是退而求其次,助自己“不圣也贤”,做一个贤人!我们年轻的同志,也要以年长的同志为榜样,早早立下“贤人”梦,虽然知老,但不服老。
孔子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啰啰嗦嗦地把它化成三种境界,希望能对我们理解这段古文,践行孔子敬业精神有所帮助,以此跟同志们共飨共勉。
4、诵读经典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互动,一起诵读《公民道德歌》之爱岗敬业篇,把咱们现场观众分为两组,左边为一组,右边为一组。左边读一句,右边读一句,交替着读。准备好了吗?我左边的一组先开始吧。
《公民道德歌》之爱岗敬业篇
社会有分工,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文明新风创。
职业各不同,目标都一样。
全心和全意,为民服务忙。
爱岗忠职守,敬业情高涨。
刻苦钻业务,技术求精良。
立业在诚信,兴业德弘扬。
言利不惟利,情义播四方。
为官须勤政,廉洁莫贪赃。
为民办实事,造福在一方。
执法应秉公,明镜悬公堂。医家讲医德,救死又扶伤。
妙手能回春,爱心胜春阳。
为师重师表,丹心燃烛光。
传道并授业,桃李自成行。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翔。
行行竞风流,处处鲜花放。
(五)第四环节:讲一个故事
听完古人的故事,我们回到我们身边的凡人道德故事。下面进入第四环节,讲一个故事。
(六)第五环节:作一番点评
我们看了一部短片,听了顾萍兰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让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有请一两位职工简谈感悟)。
(七)第六个环节:送吉祥
本次道德讲堂送出的吉祥是“**”,让我们传递道德力量,共同为创文明城区添彩。同时,希望大家今后能多读传统经典文章,用传统道德思想充实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就一定能带给我们人生平安、吉祥。
(一边放音乐,一边发放吉祥卡)在送吉祥的间隙,我想和 7
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最后一堂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最后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旷野中,旷野里长满杂草,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除掉杂草,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稻谷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草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多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他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八)结束语: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 8
一日之勤。”让我们大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朋友们,本期道德讲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再见!
道德讲堂之职业道德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走进皋兰公交公司道德讲堂。我是主持人,很高兴主持本期“道德讲堂”活动之职业道德篇。尊职敬业,是工作人......
龙岩行政服务中心“道德讲堂——五心换一心”主题教育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龙岩行政服务中心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
道德讲堂之爱岗敬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道德讲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
道德讲堂之感悟老师们:下午好!今天学校为我们发了福利,带我们走进了《道德讲堂》,享用这视听大餐。听了两位老师的报告,感触颇深,从杨老师的“践行工作室职责,助跑教师成长”领悟到......
“见义勇为”道德讲堂主持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走进本期道德讲堂。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道德讲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