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学术艺术简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艺术设计专业简况表”。
郑志刚学术艺术简况
郑志刚1976年生于河南省武陟县。2009年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盟河南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老槐诗社社长等。现供职于河南省书画院,从事专业美术史论研究、批评写作及书画创作。
郑志刚有过硬的文字写作能力、扎实的学术研究根底、浓烈的学术钻探兴趣。近10年,其学术研究范畴涉及美术学、金石学、考古学、史学、古文字学、民俗学、敦煌学、新闻传播学、文学等,广汲深探,迭有新见。学术撰述之余,长期坚持诗词、书法、绘画、篆刻及文学创作,作品曾在多种重要艺术活动中入选、获奖。
迄今出版有个人专著、编著计有书籍35册,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丹青引》(安徽美术出版社)、《曹操高陵新出土石刻选》(河南美术出版社)、《稀见古石刻从刊(20册)》(河南美术出版社)、《金文·秦风十帖(10册)》(河南美术出版社)、《谢冰毅的水墨世界》(河南美术出版社)等深受读者欢迎。其中,《金文·秦风十帖(10册)》获河南省政府优秀图书一等奖;《稀见古石刻从刊(20册)》与《马国强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蝉联第19届、20届全国美术图书“金牛杯”评奖银奖。
郑志刚迄有学术论文、书画评论、书评、新闻报道、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约百万余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中国美术》、《中国国家美术》、《中国文化报》、《书法丛刊》、《东方艺术·书法》、《书画世界》、《美术界》、《书法报》、《书谱》、《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美与时代·美术学刊》、《文艺报》、《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粮油市场报》、《时代人物周报》、《工会博览》、《中州统战》、《中原文史》、《豫商》、《河南日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东方家庭报》、《西部时报》、《教育时报》、《报告文学》、《武陟报》、《经济视点报》、《初中生之友》、《河南工人日报》、《竞报》、《世界》等报刊杂志。另有百余篇计约近30万字的学术论文、书画评论、艺术访谈、序跋等专业文章,为多种美术图书、画册、作品集、展览等所刊载。
郑志刚在研究中外美术、书法史论过程中,侧重于中国古代部分的研习,从而对考古学尤其是周秦汉唐考古领域发生强烈兴趣,曾多次不辞辛苦,到河南、陕西、山西、北京等地考古遗址及文博单位进行观摩、考察,获益匪浅。先后从艺术考古的视角,撰写了《“西高穴体”汉晋刻石书迹胪析》、《曹操高陵出土书画遗迹初论》、《“鲁潜墓志”略说》、《私印“曹休”浅议》、《唐“秦客墓志”读解 》、《唐王古墓志释解》、《北齐石刻五种》、《阡陌清通,体貌昂藏——西周金文书风刍议并“金文·秦风十帖”弁端》、《书法名石汉画考论》等相关学术论文,先后刊发于专业学术期刊及图书。
特别是在安阳曹操高陵发掘结论公布之后,郑志刚进行了一系列艰苦而琐细的研究工作,引起了较多关注。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通过新闻发布会,对社会公布了安阳西高穴大墓即为曹操高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从此,围绕这一话题的口水战就一直没有消歇过,甚至一度达到了白热化状态。曹操高陵考古结论甫一公布,郑志刚便即从“书画艺术”视角,对西高穴大墓所出石刻书画遗迹,进行了密切关注。2010年3月9日,郑志刚冒着隆冬严寒深入安阳县西高穴村高陵发掘现场、丰乐镇西门豹祠、安丰乡派出所等地进行了全息探访,并对“鲁潜墓志”墨拓作了细致观察、拍摄。在翔实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郑志刚撰写了学术论文《曹操高陵出土书画遗迹初论》,旋即刊发于专业期刊《书画世界》(2010年3月号,总第138期)头题位置,为书画艺术视角观照曹操墓之首文,发全国先声。嗣后,该文又发《青少年书法报》3月2日第9期第6版头题、《中原文史》2010年第一期等。
就在国内“疑曹”之声鼎沸、曹操高陵所出石刻及内容涉及曹墓方位的《鲁潜墓志》备受指摘之时,郑志刚静心蓄势、勤奋著文,继《曹操高陵出土书画遗迹初论》之后,又推出了《“鲁潜墓志”略说》一文,对该墓志的书法艺术风格进行了理性解读,进一步肯定了其真实性与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编撰出版了图文并茂的《曹操高陵新出土石刻选》(河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一书,为国内首本自书画艺术视角解读曹墓相关刻石书迹之书籍。
无独有偶,西高穴大墓**未平,2010年5月18日,墓葬形制与之相似的曹休(曹操族子)墓,在洛阳邙山被考古发掘。该墓出土“曹休”铜印一枚,不独对墓主身份确认有着决定性作用,在印文艺术风格上,亦有可圈点处。郑志刚立即奔赴洛阳,对“曹休”印拓进行了研究与拍摄。他所撰写的《“鲁潜墓志”略说》、《私印“曹休”浅议》两文,分别发表
于《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1年10月【中】,总第442期,第88页)与《书画世界》(2010年9月号【总第141期】第23页)。
面对曹操高陵出土及其学术半径内的相关历史遗存(大致包括西高穴大墓前室所出“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圭形石牌7块;大墓后室南侧室门道部位集中出土的50余块六边形刻铭石牌;画像石残块;公安机关追回的汉末隶书残碑一块;西门豹祠隶书残刻;后赵瓦当文字;西高穴村所发现的《鲁潜墓志》以及“曹休”铜印等),郑志刚从关注之始,即确立了“理论研究与创作借鉴”两面开弓的思路,先后撰作、出版了如上论文、书籍,成为当之无愧的“书画艺术视角查考曹操高陵国内第一人”;在艺术创作上,本人敏锐地意识到,如此风格独具、资料丰实的书画遗存,如果被冷落、漠视于单方面的考古论争之外,对其艺术价值而言,将是巨大的浪费。
本着如上认识,郑志刚先后用通临、节临、集联、意写等艺术形式,对曹墓出土石牌、画像石、鲁潜墓志等书画遗迹,进行了积极而深入的借鉴性创作。此举在国内书画界,无疑是独一无两之举。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原迹中所茹含的汉魏风骨,得到了较好的沿承。尤其值得强调指出的是,郑志刚在参考了大量美术、书法史论资料之后,斟酌再三,大胆提出了对曹操高陵出土及相关书法遗存的风格命名——“西高穴体”,并撰写发表了《“西高穴体”汉晋刻石书迹胪析》一文。这种徘徊于后汉末至元魏前、楷意攒动的隶书,质朴方劲、奇正相生,与书法史上该时期内一系列名迹一道,形成了一抹耀目的风景。
2007-2008年度,郑志刚即在《青少年书法(青年版)》杂志上开辟历时年余的“志刚访碑”专栏,以视角新颖独到、文字健朗流畅而见称业界。自2011年初应邀撰写《书画世界》杂志“围观”专栏至今,郑志刚以每期5000字的篇幅,对活跃在国内艺坛的书画名家进行冷静理性而又一针见血的分析论评。往往见人所未见,言人所难言,在时下严重“缺钙”的美术理论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批评”之音。至今,专栏文章已陆续推出了6万余字,社会反响强烈,先后被多家专业网站及纸质媒体转载,为刷新美术批评家的固有形象,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生命因奉献而精彩——大理市优秀共产党员洪志刚先进事迹系列报道编前语2011-01-10 阅读:1119 出处:苍洱时讯 作者: 编辑:赵一丹 2010年10月30日,正值壮年的大理市下关镇副镇长......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我受第六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本次大会是在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贯彻......
郑志雄教授英文姓名:Choung - Ji Woong 教授韩国脸部整形专家 江南三星整形外科院长上海富华医院国际部特聘专家简历: 三星首尔医院实习医生结业 三星首尔医院口腔颚颜面外科......
志攀学术顶,情洒桃李园教师,这个神圣而平凡的职业在我们求学的路上,倾注心血,引导我们为您成长。他们悉心指导我们的学习,孜孜不倦,无时无刻不释放着温暖和智慧的力量。而班主任对......
监理工作总结─浅谈监理质量控制一、DK492+755.96框架涵边墙、顶板混凝土施工记录及原因分析DK492+755.96框架涵边墙、顶板混凝土于2012年7月20日灌注。现场旁站监理人员: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