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_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49: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

试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推动。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法治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一、法治文化素质的含义

1、法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崇尚法治、服从法治、遵循法治、维护法治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面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建设。

2、法治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对法律及其内涵的价值、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在行为方式中自觉地将法律规定、法治原则作为行为准则。

总之,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之舟、沟通之桥、立国之基,人们的法治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法治观念能否得到树立、法治原则能否得到遵从、法治精神能否得到弘扬。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1、一方面, 法治文化建设的成就显著。一是大力构建联动机制,培育法治文化。二是积极推进形式创新,繁荣法治文化。三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相结合的道路。五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另一方面, 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法律的权威还未完全树立。在政府管理层面,还有为数不少的领导者认为权比法大、文件比法律管用,各方面干扰司法等一些现象还常见。二是法治文化宣传较为单一。一些地方的法治文化缺少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 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三是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参差不齐。目前, 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中懂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和文化宣传的专业人才不多。

三、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素质是当代领导素质的构成要素。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者肩负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任务,因此领导素质面临着新的要求,除具备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外,法治文化素质成为越来越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依法治国方略、变人治为法治历史使命的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率领者、引导者,在公权力的行使中负有重要职责。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法治的原则和精神,更好地执行、实施法律,自觉将权力行使置于法律制约之下,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职责的要求。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维护社会稳定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责任。领导者没有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就无法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就不能做到善用法律定纷止争,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具体环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推动科学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牢固树立人权观念,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推动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掌握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统筹兼顾。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途径

在法治文化素质中,有三个构成要素尤为重要——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文化素质,必须把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一)塑造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人们能够尊重法律、信任法律,进而自觉遵守法律。对领导干部而言,依法

行政,公正执法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根本。

1.塑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信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应该深入领导干部的内心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领导干部是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应该对公民权利予以肯定与保护,将保障公民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领导干部塑造这种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2.塑造法律至上的信仰。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应当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保证宪法和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这样才能使宪法和法律落到实处。

(二)强化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作为新时期肩负使命的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善法之治理念。社会要法治,首先要有善法和良法,要有反映公平、正义,维护民主的法律。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不应该是恶法,不应该背离人类理性,不应该背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不应背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集中意志。

2.人权保障理念。领导者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切实谋求与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必然通过法律作出具体的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保护这种利益。

3.权力制约理念。权力具有双重性作用,领导干部若正确运用权力,可以有序科学地管理社会,造福于人民;如果权力被滥用,就会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人民。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不仅于国于民有利,而且也是个人避免少犯错误、不犯严重错误的重要保证。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领导干部通过法律的形式和途径达到预期目标的本领就是法治能力,法治能力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依法履行职责,是评价干部法治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依法科学民主决策。领导干部要依法行使决策权,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在决策过程中,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民智民力参与决策,确保决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2.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做到正确用权、廉洁从政。

3.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塑造法律信仰,强化了法治理念,还要把这种信仰和理念切实的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依规定执行,不断提高法治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国家管理的法治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我国的法律体系中,80%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行政管理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依法行政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徐遥领导干部法治水平直接关系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决定依法治国成效和国家的治理水平。笔者认为,真正形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找法依法......

规范语言文字 提高文化素质

规范语言文字 培养高雅人才----洪湖实验中学语言文字工作汇报语言文字工作是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教育而言,也是各级各类学校理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一直以来,......

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李先波2013-3-21 5:15:12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21日 15 版)法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试卷80分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 试卷80分1、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当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很重要。正确2、领导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潜能逐渐变成一个显能的过程。正确3、根据“利......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

如何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一个企业的安全状况如何,取决于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控制程度, 全管理就是要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环境、设备设施和人的不安全因素,使......

下载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