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教学指导书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经济地理学是为地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指导书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经济地理学是为地理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学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或参与各级各类地域和各种城市的规划或参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开发利用和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基本要求:经济地理学、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经济地理学的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研究热点问题。考核重点: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的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习题与作业:
1.掌握经济地理学概念
2.了解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3.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明确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了解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6.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7.理解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8.明了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研究热点问题。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 基本要求:区位理论的发展及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异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定义、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土地作为一个布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区位的影响。考核重点: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生产要素投入、市场、区域环境、交通运输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习题与作业:
1.了解区位理论的发展及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异同。2.明确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定义。3.掌握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区位的影响。4.掌握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5.掌握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6.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土地作为一个布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7.交通运输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基本要求: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杜能农业区位论意义的评价、区位因子类型、韦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韦伯工业区位的意义。考核重点: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区位因子类型、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形成机制、韦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习题与作业:
1.掌握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等概念 2.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形成机制。3.客观地对杜能农业区位论意义进行评价。4.了解区位因子类型。
5.了解韦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6.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7.了解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基本要求:掌握中心地、中心度、中心地职能、服务门槛、廖什需求圆锥曲线等概念、明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克氏的中心地系统在三种原则下的形成机制、特点及简要评述、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和主要论点(包括市场区位、经济景观理论)、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考核重点:克氏的中心地系统在三种原则下的形成机制、特点及简要评述、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和主要论点、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习题与作业:
1.掌握中心地、中心度、中心地职能、服务门槛、廖什需求圆锥曲线等概念。2.明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3.克氏的中心地系统在三种原则下的形成机制、特点及简要评述。
3.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和主要论点(包括市场区位、经济景观理论)。4.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基本要求:掌握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概念、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和区别、扩散的两种形式及异同、企业成长的动因、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肯迪的全球转移模式、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
考核重点:规模效益、规模经济的概念、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和区别、企业成长的动因、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习题与作业:
1.掌握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概念。2.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和区别。3.了解扩散的两种形式及异同。4.了解企业成长的动因
5.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6.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7.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8.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9.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10.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11.肯迪的全球转移模式。
12.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基本要求:产品周期理论、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跨国公司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特征、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的特点和差异原因、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核重点: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习题与作业:
1.了解产品周期理论。
2.了解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3.跨国公司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4.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特征。
5.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的特点和差异原因。6.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区域结构与组织
基本要求:三次产业分类、产业功能分类及要素集约度分类、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与演变规律、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的方法、区域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的演化与运行机制(极化与扩散机制)、极化与扩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以及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类型、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考核重点: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与演变规律、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的评价、产业布局的演化与运行机制、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类型、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1.三次产业分类、产业功能分类及要素集约度分类的主要内容。2.了解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与演变规律。
3.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和试述雁行形态说的内容及比较。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的方法。5.了解区域空间结构。
6.产业布局的演化与运行机制(极化与扩散机制)
7.极化与扩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以及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8.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类型。9.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基本要求: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把区域经济增长分别分成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和特点、经济区和经济区划的概念、经济区的构成要素及经济区的基本特征。、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特点的比较、几类型经济区划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考核重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 习题与作业:
1.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2.了解区域增长极理论。4.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5.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6.了解几种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把区域经济增长分别分成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7.了解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和特点。8.掌握经济区和经济区划的概念
9.经济区的构成要素及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10.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特点的比较。11.几类型经济区划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结构
基本要求: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了解依赖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考核重点: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习题与作业:
1.了解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2.了解梯度推移学说。
3.了解中心-外围理论。
4.了解依赖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基本要求: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考核重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经济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习题与作业:
1.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简述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3.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特点。7.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十一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基本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现代服务业特征、影响国际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世界贸易的特点
考核重点:现代服务业特征、影响国际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世界贸易的特点 习题与作业:
1.概念题:
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服务业。
2.根据汽车工业的影响因子,分析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3.分析电子工业生产格局的全球变动特点。
4.分析电子工业消费市场的全球变化特点。
5.分析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等区位因子对电子工业区位变化的作用。
6.简述服务业的发展条件。
7.简述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8.根据邮电通信业的生产特点,分析其空间布局因素。
9.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及其布局因素。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基本要求:世界经济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尖锐矛盾的表现、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考核重点:世界经济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习题与作业:
1.简述世界经济联系中的四大依赖体系 2.比较新旧国际分工体制的异同
3.分析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尖锐矛盾的表现,以及跨国公司该如何解决矛盾。4.分析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第十三章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方法、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习题与作业:
1.概念题:
公司调查;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2.简述公司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3.如何进行公司调查?
4.如何评价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5.如何进行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
6.简述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基本要求:了解新产业区研究、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 习题与作业:
1.概念题:
产业区;新产业区;意大利产业区;马歇尔式产业区;新贸易理论;结构主义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2.简述马歇尔式新产业区的特征。
3.简述新产业区的特性。
4.如何判断新产业区?
5.简述新产业区的类型。
6.分析新产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7.研究新产业区有何意义?
8.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
9.福利地理学的方法有何特点?
10.试述经济地理研究社会化有何表现。
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 1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目录 摘要----------......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篇幅和结构要求:论文正文内容6页以上(A-4纸,小四号字),参考资料10本(篇)以上;有封面页,目录页; 交稿时间:最迟为第十六周;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在本学期......
经济地理学第二次作业内容和要求同学们:经济地理学第二次作业布置如下:一 作业内容:在以下两项中任选一项1 相对具体全面地介绍某个国家的地理概况和经济贸易情况。一般尽量......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本章重点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 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市场调查 课程实习教学指导书一、实习目的、要求:1、为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准备资料,确定毕业设计题目。2、寻找毕业设计实习单位或者真实课题。二、实习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