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_中国红旗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21: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红旗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红旗渠”。

红旗渠

各位远到而来的朋友们!

一路辛苦了,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去参观游览红旗渠,我是山水旅行社的导游小李,大家也可以叫我李导,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安全大使王师傅,由他为我们保驾护航,安全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在这次旅行中将由我俩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的满足大家合理而可能的要求,大家相遇在一起,也可以说是缘分,在这几天的行程中希望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为这段旅程留下难忘而美好的回忆,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接下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我们从郑州出发经京珠高速途经新乡,鹤壁大约需要3小时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红旗渠旅游风景区了。

朋友们,此刻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是郑州市区,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为河南省会,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期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开皇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现在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成了郑州标志性的建筑,19世纪初由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建成使郑州成为东西,南北大动脉的纽带,郑州因良好的绿地和发达的商贸有“绿城”和“商城”之称。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新乡境内了,新乡是新飞牌冰箱的生产基地,还有新乡原阳县有一道儿歌唱的是“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这座玲珑塔就在原阳境内,大家可能知道外国有个比萨斜塔,但大家肯定不知道中国也有个斜塔,那就是玲珑塔,它与地面呈77°角,登上塔身可以可以看到原阳的整个城,而原阳大米素有“中国第一米”的美称。米的颗粒饱满晶莹,软筋鲜香,元素无害无污染,可谓是原阳的一大特产,过了鹤壁就到安阳境内了,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东接齐鲁,西依太行,北濒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是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旗渠,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红旗渠的精神:在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千军万马占太行,开始了引漳入林大会战。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干十年,肖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太行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车到了,下车前提醒大家关好车窗,带好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起去参观游览吧。

红旗区的建成,使林县54万亩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红旗渠地势险峻,工程宏伟,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更是林虑山的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世界奇迹,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地球的蓝色飘带,在红旗渠工程刚刚开始时,就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斌亲自接见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胜利竣工后,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的红旗渠,90年代,当人们重新呼唤红旗渠精神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观有:红旗渠分水苑,青年洞。分水苑又名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所以改名为分水苑。它不仅是红旗渠三条干渠的分水枢纽,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岭,岭南的水汇入恒河,岭北的水汇入漳河,分数两个不同的小水系。大家请看这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宽11米,高9米。是1994年6月底落成的仿古建筑,正面“分水苑”三个大字,由原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题写。

走进分水苑牌坊,我们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占太行的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进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占太行的群体形象为主体,用磅礴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面前让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了,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上。它是红旗渠水土建筑和自然相结合最为巧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天每人只有6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上,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为纪念奋战的青年们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30分钟,30分钟后大家在大门口集合,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与君离别意,何日君再来”,在这次旅程中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多提您的宝贵意见,让我在以后的工作里做的更好,然后我代表我们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最后预祝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天天开心,笑口常开,期待下次重逢,谢谢!

红旗渠

红旗渠沿途大家好!相聚即是一种缘分。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车,相信这偶然间的真诚定会值得我们珍惜。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句话叫常出去转转。我就是大家本次行程的导游员。今天......

红旗渠

纪录片《红旗渠》观后感很早就听说红旗渠,听着红旗渠精神,今天在单位的组织下观看纪录片《红旗渠》后,我内心深处被那份力量、那份精神深深震撼。那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怎样的一......

红旗渠

《红旗渠》观后感三旅一营二连陈浩1312010082在课上,教员组织了我们观看了《红旗渠》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感受到了林县人民那坚韧不拔坚强品质,在毛主席思想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单......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 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红旗渠精神 学习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报告会 红旗渠 红旗渠的儿女们 红旗渠路 红旗渠的故事 河南红旗渠 林州红旗......

红旗渠观后感

红旗渠观后感2010年4月23日,我们部门员工来到了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进行参观。首先我们来到了红旗渠博物馆,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回顾了林州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物......

下载红旗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旗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