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英雄之我见_悲情英雄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5 23:35: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悲情英雄之我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悲情英雄”。

悲情英雄

———之萧峰形象分析

摘要: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史诗巨作。其中,萧峰当属金庸先生这部作品中,也可以说是所有作品中塑造的最为成功、最为复杂的“侠之大者”。他顶天立地,豪迈粗犷,光明磊落,行侠仗义,是武林同道公认的英雄豪杰。可是,命运作弄,随着出身契丹之谜的揭开,他由英雄变成遭人唾骂的胡虏,进退维谷。最后,雁门关外,忠义难两全,面对生他的契丹和养他的大宋,萧峰心灰意冷,拾起地上的两截断箭,自绝于雁门关外,杀身成仁。本文将通过萧峰的形象与魅力、性格情感及其命运悲剧三个方面去探讨这一艺术形象。

关键字:人格魅力爱情国仇家恨英雄寂寞

一,萧峰的形象与魅力

“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面,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采:“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 ①这是小说中对萧峰神威凛然的外貌描写,也是对萧峰大气磅礴的粗笔勾勒。

小说中无论“聚贤庄之战”、“小镜湖畔”、“赤手博虎”、“少室山之战”还是最后的苍茫山上荡寇鏖兵,作者无以复加的战斗场面都向我们展现了一超凡入圣的高手。

在慕容博与萧峰父子“交易”,用他的命,换萧峰侵宋时,他说,“杀母之仇,岂可当做买卖交易?此仇能报便报,如不能报,则我父子毕命于此便了。这等肮脏之事,岂是我萧氏父子所屑为?”②这是萧峰的高尚精神境界,宽广的胸怀和气度非凡的集中体现。

“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

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雁门关外“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为了宋辽两国的和平,为了两国的人民,萧峰不惜逼迫辽国皇帝有生之年不得攻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他的理想远大,古人认为“聪明秀出为英,胆气过人为雄”。英雄除了机智勇敢,还应该有胸襟气度,果敢节操,远大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卓越的才能。所有这些,都在萧峰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就是真正的英雄!

二,问世间情为何物

“ 塞上牧羊”,是萧峰对心爱之人阿朱的许诺。阿朱对乔峰道:“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后悔,跟着你吃尽千般苦楚,万重煎熬,也是欢欢喜喜。”萧峰道:“乔某得有今日,别说要我重当丐帮帮主,就是叫我做大宋皇帝,我也不干。” ⑤

造化弄人,一切都因马夫人康敏而改变。第一,她揭破萧峰(乔峰)的身世之谜,并谎称是乔峰杀害了马大元;第二便是向伪装成白世镜的阿朱透露“带头大哥”是段正淳。第一件事,让萧峰身败名裂,无家可归。第二件事,让萧峰错杀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落得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临死之时,阿朱将妹妹阿紫托付给萧峰,也是在同时,阿紫发现人世间有如此痛楚而美好的感情,于是,她心里有了萧峰。“我要是阿朱多好,有人这么疼我,有人这么关心我。”⑥陷入爱情深渊的女人都是自私而愚蠢的,为了得到萧峰,她设计差点杀死萧峰。“我不是得不到你嘛,那我把你打死。我抱着你的尸体,你就永远也离不开我了,我就永远跟你在一起了。”⑦正是对萧峰占有欲极强的爱,才使她上了耶律洪基的当,把软筋散认为是爱情的圣水,混在因阻止辽国攻打宋国而获罪的萧峰的酒中,导致萧峰被擒。在小说后部,萧峰自杀后,阿紫抱着他的尸体跳下了悬崖。她活着的时候,不能得到;死了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她仰慕的英雄。

对爱人的执着专一,永怀深情;对阿紫这位亲人无微不至的照料;对杀父之仇的坚持,无不反映萧峰这位天生英雄重情重义,美好崇高的内心情感世界。

三,自古英雄多寂寞

他有两对父母,却没有一对能陪在身边;他有两个民族,却没有一个民族能给他容身之地;

④③

他对丐帮众人仁义有加,丐帮中人却嫌弃他的契丹人身份,与他势不两立。他对耶律洪基忠心耿耿,最后却被其用计擒禁。当武林各门各派,四面合围欲杀乔峰而后快时,只有别人目之为迂阔不通世务的段誉和举止温吞可笑的虚竹愿与其同生共死,“人皆曰可杀,我意独怜才”,他的知己仅此二人而已,这是一代大侠的孤独苍凉。

他生活在一个夹缝里,乔峰并不是自杀而亡,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将他逼的无容身之地。他若求生于大宋,或者再任丐帮帮主之职,即视为不忠,他若继续追随大辽皇帝,则必南下侵宋,这样一来,一则违背父训,视为不孝,二则残害黎民,视为不仁,三则必然要与夕日好友为敌,刀戎相见,此视为不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又岂是乔峰这样的大英雄所为? 既不能存于大宋,又不能活于大辽,加之爱人已先他去,乔峰空有绝世武学,却无处施用,英雄末路,只能用死亡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

萧峰的悲剧,反映了人与命运之间的搏斗,人虽然终究敌不过命运,但是人性的尊严,却在奋斗的过程中得到肯定。萧峰虽死,却获得了永恒。此结局验证了一句名言:“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容易震撼人们的心灵。”

结束语:

金庸先生以主观情感逻辑为基础,按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为想象前提成功的塑造了乔峰这一无人可以替代的悲剧形象。“英雄”取代“侠”成为小说主人公。超越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局限,以现代的人道思想,对传统进行成功的改造,以传统文化的形式表现出现代的伟大的人类精神。

注释:

①金庸,《天龙八部》,第481页,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②金庸,《天龙八部》,第1521页,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③金庸,《天龙八部》,第329页,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人物志·英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④刘劭,⑤金庸,《天龙八部》,第752页,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⑥金庸,《天龙八部》,第854页,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⑦金庸,《天龙八部》,第637页,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

参考文献:

1.金庸,《天龙八部》,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

2.陈墨,《金庸小说赏析》,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3.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孔庆东,《醉眼看金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孔庆东,《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百家讲坛”,2005年版。

6.倪匡:《我看金庸小说》,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施爱东:《点评金庸》,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悲情奥运,悲情英雄

悲情奥运,悲情英雄天下豪杰聚伦敦,齐集心血向金牌。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在着残酷的竞技场上,冠军只有一个,成便是苦尽甘来,多年的苦练和汗水终究大功告成,而败则几年的操练化为一......

悲情英雄的散文

悲情英雄的散文历史总是极其惊人的相似,英雄的命运往往殊途同归。英雄总是以惊鸿一瞥的方式出场,又总是以悲天悯人的方式谢幕。很多事情,我们往往猜对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昨......

悲情英雄的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悲情英雄的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英雄精神之我见

英雄精神之我见------学习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有感 有这样一面英雄的旗帜,饱含沧桑,虽历经风雨,却始终鲜艳飘扬;有这样一支具有钢铁意志的队伍,久经磨砺,默默奉献五十余载,却依然斗......

希腊神话故事英雄之我见

希腊神话故事英雄之我见前言:很遗憾上个学期没有选上希腊罗马神话课,于是在寒假的时候就从图书馆那儿借了一本,细细地品读西学的精髓。我读的是来自欧阳贞诚编译的版本,我觉得这......

下载悲情英雄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悲情英雄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